祠堂与教堂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炎兴  

内容概要

《越文化研究丛书:祠堂与教堂》通过对韦伯命题的一般化处理,将中西方文化模式归纳为“祠堂模式”和“教堂模式”。以祠堂模式为背景,通过“准先发内源型发展模式”、“行担经济”、“后福特制”等概念,对浙江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浙商精神的特质,进行了学理化的阐述:浙江模式是政府与民间良性互动的结果,是一种祠堂模式基础上的后福特制;浙商精神以工具理性代替价值理性,具有贪婪攫取性特征。政府与民间如何协调、浙商精神如何改善,事关浙江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张炎兴,1963年生于浙江省诸暨市,绍兴文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区域经济研究。已经主持国家级和省级课题若干个,在《会计研究》、《学术月刊》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浙江模式及其研究 第一节浙江模式:一种“准先发内源型”发展模式 第二节浙江模式的研究 一、浙江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二、浙江模式的研究 第三节“韦伯命题”和浙江模式的研究 第四节一个基于文化—情境的经济分析框架 一、韦伯文化分析的两个层面和两个要素 二、格兰诺维特的“镶嵌”观:一种经济社会的微观分析 三、韦伯式、格兰诺维特式分析框架的结合:一个基于文化—情境的经济分析框架 四、经济系统与基于文化—情境的经济分析框架 五、一个基于文化—情境的经济分析框架的意义 第五节本书架构和研究方法 一、本书架构 二、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祠堂模式与教堂模式 第一节建立一个基于“制度—世界图像”的中西方文化比较类型 第二节“祠堂模式”与“教堂模式”概念的提出 一、韦伯的中西方“制度—世界图像”比较 二、“祠堂模式”与“教堂模式”概念的提出 第三节祠堂模式与教堂模式 一、教堂模式 二、祠堂模式 第四节基于“祠堂模式”与“教堂模式”的心理、行为及制度取向 一、基于二元世界图像的教堂模式和基于一元世界图像的祠堂模式 二、基于祠堂模式与教堂模式的心理和行为取向 三、基于祠堂模式、教堂模式的制度取向 第三章行担经济与块状经济的形成 第一节以市镇区系为基础的浙江乡村社会 一、乡村社会生活方式研究的两个视角 二、以市镇区系为基础的浙江乡村社会 第二节浙江传统乡村中的行担经济 一、自然环境、人口与浙江传统乡村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二、浙江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行担经济 第三节1949—1978:浙江乡村行担经济的延续 第四节个私经济发展与块状经济的形成 一、行担经济的新发展 二、计划经济缝隙中私营经济的发展与块状经济的形成 第五节祠堂模式基础上的块状经济 第四章政府与民间良性互动基础上的浙江模式 第一节“政治集权—经济联邦制”下的中国地方政府 第二节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挤压中的浙江地方政府 一、苏南模式和珠江模式的崛起 二、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挤压中的浙江 第三节浙江地方政府顺势而为的政策取向和“省管县”体制创新 一、地方政府顺势而为的政策取向 二、“省管县”体制创新 第四节地方政府与民间市场化力量的良性互动:浙江模式的扩展 一、一个案例:1988—1998中国轻纺城十年发展史 二、浙江模式的扩展:地方政府与民间市场化力量的良性互动 第五节浙江模式:祠堂模式、经济发展方略基础上政府与民间良性互动的产物 一、“政治集权一经济联邦制”与中国传统差序格局式政治结构 二、浙江模式:祠堂模式、经济发展方略基础上政府与民间良性互动的产物 第五章行担经济、祠堂模式与浙商精神 第一节教堂模式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精神 一、“韦伯命题”的研究路径 二、韦伯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三、教堂模式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精神 第二节“韦伯命题”与浙商精神的研究 一、余英时的《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二、两种“入世苦行” 三、“韦伯命题”与浙商精神的研究 第三节行担经济、祠堂模式与浙商精神 一、基于庶民阶层的浙商精神 二、具有贪婪攫取性特征的浙商精神 三、价值理性日益式微的浙商精神 第四节浙商精神与浙江模式 第六章浙江模式:祠堂模式基础上的后福特制 第一节基于农户的技术(设备)引进和资本积累 一、产品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设备)引进 二、资本分散一集中式积累与设备可分性 第二节浙江模式:祠堂模式基础上的后福特制 一、西方后福特制的兴起 二、浙江模式:祠堂模式基础上的后福特制 第三节浙江模式的竞争优势分析 一、纵向一体化模式和市场化合作模式的成本比较 二、纵向一体化模式和市场化合作模式的成本要素分析 三、浙江模式的低成本优势分析 第四节浙江模式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附件1 附件2 第七章浙江模式与中国经验 第一节浙江模式的发展 第二节徽商、晋商与浙商及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政治权力与徽商、晋商的兴衰 二、浙商成长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改革开放后,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经验和资金,中央决定开放与试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广东、福建两省委的报告,正式确定分两步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4个经济特区,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的指示作为中央41号文件下发,正式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在整个80年代,中央对外开放的各种优惠政策几乎都给了广东、福建两省。 香港在20世纪50年代前,既无农业,又无像样的工业,主要作为大陆与国外商品的转运站而生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依靠从上海和珠三角转移出去的工业底子,香港开创了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经济模式,并利用大陆20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和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每年流入香港的数以万计的劳动力而发展壮大起来。20世纪70年代后期,香港重新成为大陆的南大门,由于中央的开放政策,大批香港以及澳门、台湾的企业,由于当地生产要素成本过高,乘机纷纷移师珠三角投资办厂。珠三角由此成为外资(尤其是港资和台资)抢占中国市场的“桥头堡”和“主战场”,同时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窗口。 珠三角的工业,从“三来一补”和国内生产的进口替代两个方面起步。 临近香港的珠三角东部地区的工业主要从加工贸易起步,1978年。中国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在东莞成立,“三来一补”是珠三角东部改革开放后城乡经济起飞的突破口。香港的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利用大陆较低的地价和工资,把设备和技术搬到内地乡村进行生产,产品则运回香港向外销售。这种形式,内地乡村既不需要投入启动资金,也不需要垫付流动资金,只需提供土地和劳动力;由于产品由外商包销,内地乡村也不需要承担市场风险。因此,这种“无本生意”一旦启动,地方和农民均可得到利益,逐步积累起了发展所需的资金。

编辑推荐

《祠堂与教堂:韦伯命题下的浙江模式研究》以韦伯文化分析为基础,结合格兰诺维特基于社会网的镶嵌分析,从受利益驱动的个体出发,在结合经济系统基础上,论述了在经济分析中如何引入“情境”、“文化”的问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祠堂与教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