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吴玉军 页数:21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丛书?现代性语境下的认同问题:对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论争的一种考察》现代性作为一项不断颠覆现有行为方式的进程,催生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导致了个体与共同体的分离。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在享受高度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归属感匮乏、身份感模糊的困境,从而陷于对“我(们)究竟是谁?”的追问当中。认同问题成为现代社会的突出问题,以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探讨为代表流派。《丛书?现代性语境下的认同问题:对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论争的一种考察》作者对这两种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评判和阐释,是比较有学术见地的学术专著。
作者简介
吴玉军,男,1978年1月生,山东昌乐人,哲学博士。1995年至2005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北京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基地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政治哲学研究,出版著作《非确定性与现代人的生存》(人民出版社,2011),译著《经验及其模式》(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5)、《美国中小学社会课教学策略》(华夏出版社,2004)等多部。先后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70余篇,2010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计划。
书籍目录
第一章引言:作为一种现代性现象的认同问题 第一节现代社会与认同困境 一认同:我(们)是谁? 二现代性与认同问题的生发 第二节社群主义:摆脱现代性隐忧的尝试 一现代性的隐忧:社群主义兴起的境遇 二社群主义对现代性的扬弃 第二章自我认同 第一节自由主义自我观及其认同困境 第二节自我认同的建构 一自我:表现性的存在者 二自我:构成性的存在者 三自我:叙事性的存在者 四自我:社会性的存在者 第三节社群主义自我认同观批判 第三章社会认同 第一节现代社会与个体归属感的匮乏 一初级群体的式微 二集体性结构的削弱 第二节归属感的建构 一婚姻家庭的营造 二公民友谊的强调 三交往空间的营造 第三节社群主义人际观批判 第四章国家认同 第一节自由主义国家观与公民的忠诚感问题 一工具化的国家 二国家中立 三自由主义国家认同观批判 第二节忠诚感的建构 一精神有机体的强调 二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 三爱国心的塑造 第三节社群主义国家认同观批判 一共享的善如何实现? 二公共生活的优先性何在? 三公民的德性如何提升? 第五章群体认同 第一节自由主义与公民身份问题 一差异性的忽视 二实质正义的缺乏 三话语霸权 第二节群体认同的建构 一相互承认 二平等承认 三尊重差异 四对话沟通 第三节社群主义承认政治批判 一民族国家内部如何实现团结? 二集体权利与个体权利如何协调?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在麦金太尔看来,情感主义自我观在道德碎片化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情感主义把事实判断与道德判断区分开来,认为事实判断和道德判断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判断,前者是关于事实的经验陈述,后者是关于陈述者欲望和情感的表达。事实判断或真或假,但道德判断只是建立在情感和态度的基础上。事实判断的系词为“是”与“不是”,道德判断的系词为“应该”与“不应该”。事实判断与道德判断的区分意味着从“是”的前提推不出“应当”的结论。既然从“是”推不出“应当”,那么道德评判本身就无客观标准可言,因而“当我们断言这个或那个具有‘价值’时,我们是在表达我们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在表达一个即使我们个人的情感各不相同但却仍然是可靠的事实。”这样一来,不同的自我具有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信念,每个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道德评价,任何宣称客观普遍的道德标准的理论都得不到合理的证明。这样,每个人就同一个问题作出具体的道德判断是基于不可通约的框架基础上的,而“如果一个人的框架选择的合理性无法被另一个证明,那么,那个人就无法对他自己证明这种合理性。这是一个纯粹和完全不可证明的——纯粹的个人偏好问题。”情感主义导致了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各种道德观念之间争吵不休,人们的道德实践之间存在着冲突和矛盾,道德出现碎片化,人们只求今朝有酒今朝醉,只求个人的享受而不顾及他人的状况。对于情感主义的缺陷,麦金太尔批评道,“这种不具任何必然社会内容和必然社会身份的民主化的自我能够是任何东西,能够扮演任何角色、采纳任何观点,因为他本身什么也不是,什么目的也没有。” 为解决自由主义在自我认同问题上的困境,麦金太尔认为应该重返古代的德性传统之中。在此,他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将人理解为有一个本质的特征和一个本质的目的东西。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美德的概念实际上是指一个东西能卓越地履行其特有的功能,这个人在履行该角色上的卓越性便构成了评价其行为的规范标准。一旦社会确立起这样的标准,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就好像是从外面施加上的。 麦金太尔通过分析认为,古老的德性传统体现于荷马史诗的“英雄社会”之中。在古希腊的英雄社会,德性是维持某种社会角色所必需的品质,它体现在角色所要求的那些行为当中。“英雄社会”是一个以亲属结构和家庭结构为核心的社会,社会的基本价值是确定的,每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也是确定的。在这样的社会中,一个人通过认识他在这个制度中的角色知道他是谁,并借助这种认识,他也知道他应该做什么,以及他能够从其他的角色那里得到什么。这不仅意味着每一种社会地位都有一套明确规定的责任和权利,而且也意味着人们清楚地知道,什么行为能够履行这些责任和权利,什么行为不能达到这些要求。因此,在德性传统中,人的合适的功能概念与一套社会角色的观念密切相关。一个人的同一性不可能先于这个人占有的社会角色而被构成。
编辑推荐
《现代性语境下的认同问题:对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论争的一种考察》作者对这两种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评判和阐释,是比较有学术见地的学术专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