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遗民思想研究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汪学群  页数:578  字数:61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该书以明代遗民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对明清之际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给予整体观察,梳理,从而填补了明清思想史研究上的一个空白,对推进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具有积极意义。该著作引证的资料丰富、规范,分析深入,论述精辟,视角新颖,可谓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上乘之作。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章王学的批评与修正
第一节孙奇逢以心为本的道德实践论
第二节李颗的体用之学
第三节陈确的惊世骇俗之论
第四节黄宗羲的心性论与政治及史学思想
第二章朱子学的复兴
第一节张履祥的务实思想
第二节朱之瑜的实理实学
第三节陆世仪的《思辨录》
第四节 吕留良对《四书》义理的阐扬
第三章 张载之学的滥觞——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
第一节宇宙者,积而成乎久大者
第二节可依有待、变化日新
第三节心载知能、行可兼知
第四节天地之性人为贵
第五节正统、道统、治统
第四章经学的复兴
 ……
第五章 回归先秦儒学的尝试
第六章 诸子学的先导——傅山
主要参考书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张履祥作为平民学者,除读书之外,一项重要活动就是耕作。他自己有一份耕地,论及耕读关系时写道:“人言耕读不能相兼,非也。人只坐无所事事,闲荡过日,及妄求非分,营营朝夕,看得读书是人事外事。又为文字章句之家,穷年累岁而不得休息,故以耕为俗末劳苦不可堪之事,患其分心。若专勤耕桑,以供赋役,给衣食,而绝妄为,以其余闲读书修身,尽优游也。”反对耕与读割裂,主张二者兼顾。农闲时开卷诵习,讲求义理,既是学知识也是很好的休息。顺治四年(1647),他编辑《农书》,后又多次增补,其中多处谈到耕读关系。如他说:“人须有恒业,无恒业之人,始于丧其本心,终于丧其身。然择术不可不慎,除耕读二事,无一可为者。”耕种是物质基础,有了这些才可以谈伦理道德。他还建议改革科举考试,效仿汉代的“孝悌力田科”,既要熟悉经书,与此同时也要学会种田这门学问。耕读兼顾杜绝社会上闲散懒惰之徒,这继承了古代耕读传家的传统。 康熙三年(1664),他在致孙尔大信中认为,有志于学问的人应重视检点克治工夫,丝毫不放松自己,此为为学大旨。具体有以下几项:辨心术,包括邪正、义利;明义理,包括讲习、讨论;治性情,包括刚柔、过不及;这些属于敬以直内之事。正容体,包括九容;谨言语、慎事为,这些属于义以方外之事。其中辨心术为第一事,工夫紧要处全在明义理、治性情。存养如此,省察克治也如此。存养和省察克治皆得,修身大本由此而确立,然后动作威仪应事接物运用自如。敬义夹持则见善必迁,有过必改。学是学习道德,学习如何为人处事,这样才能获得吉祥。 他把读书当成一种工夫,说:“无事则读书,读书者,所以维持此心,而不使其或怠也,非以务博也。默坐则思索,思索者,所以检点其身,而不使其有阙也,非以耽寂也。事至则泛应,泛应者,所以推行天理于事事物物,而不使其有过有不及也,非以外驰也。” “读书只是工夫之一种,非不能读书便无工夫也。但择善之功,惟读书为得益之易,故以为先务耳。”读书使心不怠,但不是泛滥,思索是检点自身,不使行为有所缺失。读书是工夫的一种而且是当务之急。就读书而论,也不可不专一。耳目专一则心志专一、义理纯熟。反之,不专一则意分气散,即使目力所注也有所不给。他告诫学者读书的大忌:包括文弱、懒惰、矜骄、自是、虚无、饰诈,而通过勤奋谦让诚实可以消除此弊。

编辑推荐

《明代遗民思想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明代遗民思想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对于遗民思想的系统研究,专著尚少,尤其是从史学方面进行论述,更是可补文学之单薄。赞。
  •   书挺贵的,不知道写的如何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