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1-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韩思艺,陈春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韩思艺编著的《从罪过之辩到克罪改过之道——以与为中心》以《七克》与《人谱》为中心,对明清之际耶儒对话中关于“罪”与“过”以及克罪灵修与改过工夫的问题作了比较研究。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简单介绍了明清之际耶儒对话的基本情况和宗教文化背景。其次,在基督宗教的信仰传统中论述了《七克》中“七宗罪”思想以及克罪灵修的历史发展。再次,在儒家的文化传统中论述了《人谱》的过恶思想和改过工夫的发展线索。最后,在阐明《七克》与《人谱》各自的信仰文化和神哲学传统的基础上,分析研究耶儒双方在罪过思想和克罪改过修养上的差异,同时也在《七克》与《人谱》以及其各自所代表的传统中,寻找相似之处,以及可以相互理解、相互会通之处,得出如下的结论:虽然由于不同的信仰文化传统,“罪”与“过”以及“克罪灵修”与“改过工夫”之间存在着关键性的不同,但是也有许多的共同点,可以在会通中互相理解,甚至在互相启发、彼此借鉴中,通过相互学习来丰富发展各自的罪过理论和克罪改过的修养传统。
作者简介
韩思艺,男,1995.8—2004.12,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曾全程参与编辑整理出版郑安德主编的《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5卷60册),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内部出版)。 2005.1—2009.6,在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2009年至今,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讲授《宗教学基础》、《基督教概论》。 最近5年内发表论文若干篇,其中“‘罪’与‘过’论述的会通——以《七克》与《人谱》为例”,收入《哲学与文化月刊》(2010年11期)。
书籍目录
缘起
双管齐下的修养工夫
《从罪过之辨到克罪改过之道》序
引言
一 明清之际耶儒围绕罪过问题对话的概况
二 以《人谱》与《七克》为中心展开对比研究的必要性
三 目前耶儒罪过问题对话的研究概况
四 本书的研究目的、方法及结构
第一编 明清之际耶儒围绕罪过对话的思想脉络
第一章 明清之际耶儒对话的概况
第一节 耶儒对话的三方
第二节 耶儒会通的信仰基础
第三节 耶儒辩异的理论框架
第二章 明清之际耶儒双方围绕“罪”的对话
第一节 耶儒双方围绕原罪的讨论
第二节 耶儒双方围绕本罪的讨论
第三节 耶儒双方围绕救赎论的讨论
第一编小结
第二编 《七克》中的罪过理论及克罪灵修
第三章 《七克》的罪过理论和克罪灵修的源流
第一节 “七罪宗”、“七美德”与“七克”灵修的起源
第二节 “七罪宗”、“七美德”及“七克”灵修在中世纪的发展
第三节 现代社会中的“七罪宗”和“七克”思想
第四章 《七克》的罪过理论及克罪灵修的神学基础
第一节 罪过的本质与后果
第二节 “七罪宗”理论
第三节 罪过、德性与恩典
第五章 《七克》的罪过理论
第一节 《七克》中的原罪思想
第二节 “七罪宗”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七罪宗”与人的罪性
第四节 “七罪宗”及其相应的惩罚
第六章 《七克》的灵修思想
第一节 信靠天主
第二节 攻克“七罪宗”
第三节 以“七美德”克胜“七罪宗”
第二编小结
第三编 《人谱》的过恶思想及改过工夫
第七章 《人谱》过恶思想和改过工夫源流
第一节 《人谱》中“过”、“恶”、“罪”和“工夫”释义
第二节 儒家传统中的过恶思想和改过思想
第三节 当代儒学中的过恶思想与宗教对话
第八章 《人谱>过恶思想及改过工夫背后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与《人谱》相关的哲学范畴
第二节 《人谱》背后的形上学
第三节 与《人谱》相关的道德实践
第九章 《人谱>的过恶思想
第一节 过恶的本性
第二节 过恶的发展
第三节 过恶的解决之道
第十章 《人谱>的改过工夫
第一节 《人谱》工夫论概述
第二节 《人谱》的静坐改过工夫
第三节 《人谱》改过工夫的补充说明
第四节 证人谱系
第三编小结
第四编 《七克》与《人谱》的罪过思想和克罪改过修养的会通
第十一章 “罪”与“过”的会通
第一节 罪之过与过之罪
第二节 得罪天主与离其天
第三节 贪欲与私欲
第四节 人的罪性与人的陷溺
第五节 七罪宗与微过
第六节 七罪宗与六重过
第七节 除罪之道与改过之方
第十二章 克罪灵修与改过工夫的会通
第一节 灵修与工夫
第二节 除罪与改过
第三节 以德克罪与改过迁善
第四节 圣贤德性与圣贤境界
第五节 灵修与工夫的双向互动
第四编小结
第十三章 结论
第一节 “罪”与“过”、“克罪”与“改过”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第二节 “罪”与“过”、“克罪”与“改过”可以会通
第三节 《七克》与《人谱》的传统应当在互相学习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Abstract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