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陈东景、李斌、刘晓阳、 马晓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0出版) 作者:陈东景,李斌,刘晓阳 等 著 页数:288
内容概要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评价研究》共分三部分,九章。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与内涵,以及资源节约社会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包含第一章、第二章两章的内容;第二部分是运用IPAT模型对资源节约型社会进行理论分析,并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开展水、能源和耕地资源的节约状况定量研究,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对策建议,包含第三章一第六章四章的内容;第三部分,即第七章一第九章,研究了生态足迹理论与资源节约型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对旅游饭店和高等学校这两个资源消耗型场所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定量研究,从微观的角度
作者简介
陈东景,男,1974年4月出生,博士,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负责人,青岛大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青岛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点学科负责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二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海洋产业发展理论与政策、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评价。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包括国家海洋重大专项、国家海洋公益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各类科研课题20多项,在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中国软科学》、《自然资源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出版专(编、译)著五部。上述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包括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内的各级奖励五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与内涵 第一节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与发展/002 第二节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006 第三节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010 第四节 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研究与进展/013 第二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024 第二节 循环经济理论/029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理论/033 第四节 产业生态学理论/038 第五节 绿色消费理论/043 第三章 IPAT模型及其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系 第一节 IPAT模型的产生及其内涵/048 第二节 IPAT模型的相关研究与应用/049 第三节 IPAT模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系/054 第四章 基于IPAT模型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因素贡献分析/060 第二节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预测/063 第三节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的资源消耗敏感性分析/067 第四节 基于IPAT等式推导模型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共同作用/069 第五章 山东省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现状 第一节 山东省自然资源赋存状况/076 第二节 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概况/080 第三节 山东省节约型社会建设差异的省际比较/082 第四节 山东省资源节约状况的变化趋势/089 第五节 山东省资源节约状况的市际比较/091 第六章 基于IPA7模型的山东省资源节约利用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水资源节约利用分析/098 第二节 耕地资源节约利用分析/120 第三节 能源资源节约利用分析/130 第四节 山东省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141 第七章 生态足迹理论及其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关系 第一节 生态足迹理论/162 第二节 生态足迹的国内外研究动态/l74 第三节 生态足迹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系/190 第八章 饭店生态足迹与资源节约型饭店建设研究 第一节 饭店生态足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96 第二节 饭店生态足迹的概念与计算说明/199 第三节 饭店生态足迹计算方法/200 第四节 饭店生态足迹实证研究/209 第五节 建设节约型饭店过程中降低生态足迹的对策/233 第九章 高校生态足迹与资源节约型校园建设研究 第一节 高校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240 第二节 高校生态足迹的实证研究--以青岛大学为例/242 第三节 青岛大学节约型校园建设/256 第四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过程中降低生态足迹的对策/266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这个阶段,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就全社会来说,要真正做到比较充分地实现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日益得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日益得到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也是过去发展、现在发展与未来发展的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构成了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的统一整体。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强调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正确处理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才能保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才能长期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握住了发展的规律性,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编辑推荐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评价研究》基于两种方法,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问题进行定量研究,以期为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