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史论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姚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09出版)  作者:姚力  页数:254  

内容概要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文库:当代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史论》以新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生和发展为线索,意在呈现其历史演进脉络的同时,为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正本清源。在借鉴多学科研究成果、查阅档案资料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科学博士文库:当代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史论》追溯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形成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合作医疗“三足鼎立”格局的历史源头;在对史料的钩沉中,着重解释了“文化大革命”中农村合作医疗红遍大江南北,改革开放之初又迅速而悄然瓦解的原因;结合田野调查,分析了新型医疗保障制度“三险一助”的发展状况。作者认为,传统医疗保障制度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单位自保”是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转换的过渡环节;社会效益是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最高准则。在医疗改革的进程中,与挫折和教训并行的是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中国经验:以基本医疗保障为核心,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秉持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原则,新型医疗保障制度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支撑;“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解决农民医疗保障问题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关键。

作者简介

姚力,女,1968年生,辽宁沈阳人。2001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系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法学博士学位。发表的论文有《中国共产党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与经验》等,译著有《大家来做口述历史》。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书籍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三  研究文献综述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  当代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溯源  第一节  民国政府医疗保障概说    一  缺医少药、疾病丛生的医疗卫生状况    二  医事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作为    三  劳动立法中的医疗保障    四  有名无实的公医制度    五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卫生实验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战时医疗保障    一  战时供给制下的免费医疗    二  劳保医疗的实践    三  互助共济的保健药社和卫生合作社第二章  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确立与调整  第一节  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    一  劳保医疗制度    二  公费医疗制度  第二节  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改善    一  问题初见端倪    二  政策上的修补  第三节  实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意义    一  提升职工健康水平    二  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三  巩固新生政权第三章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兴起与推广  第一节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兴起    一  农业合作化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选择    二  “大跃进”运动与合作医疗的第一次高潮    三  调整方针下的合作医疗  第二节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一  “六·二六”指示的历史缘由    二  毛泽东发出“六·二六”指示的初衷    三  “六·二六”指示的功绩与过失  第三节  政治动员下的合作医疗    一  “合作医疗好”:乐园经验    二  合作医疗的波折与拓展    三  巡回医疗的支援  第四节  “赤脚医生”的功过是非    一  “赤脚医生”的由来    二  “赤脚医生”的选拔与培训    三  “穿鞋论”与两种思想的交锋第四章  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试验  第一节  问题的积压与改革的催生    一  工会组织的瘫痪与“文化大革命”后期政策的调整    二  改革的帷幕徐徐拉开  第二节  “摸着石头过河”    一  医疗费用与个人挂钩    二  医疗费用社会统筹    三  加强公费医疗管理  第三节  医疗保险改革试验的起步    一  “统账结合”模式的出台    二  “两江”试点    三  其他地区的改革探索第五章  农村合作医疗的解体与复办  第一节  合作医疗由盛转衰    一  大起与大落    二  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    三  合作医疗瓦解的原因  第二节  农民失去医疗保障后的社会问题    一  农村公共卫生的逆转    二  农村人口健康状况下滑    三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四  城乡关系和社会公正失衡  第三节  “重振合作医疗的雄风”    一  合作医疗的回流    二  重建合作医疗的制约因素第六章  新型医疗保障制度初步建立  第一节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一  新制度的颁行    二  “三  项改革”并举  第二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出台    一  制度环境与政策架构    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在何处    三  逐步推开的试点工作  第三节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试点    一  制度的酝酿与试行    二  制度的推广与成效  第四节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起步与发展    一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二  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第五节  新型医疗保障制度的评价与前景    一  医改成败讨论引发对新制度的反思    二  “全民医保”任重道远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在历史的脉络中认识历史问题    一  传统医疗保障制度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二  “单位自保”是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转换的过渡环节    三  社会效益是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最高准则  第二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医疗保障制度    一  以基本医疗保障为核心,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二  突出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原则    三  落实“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附录  中国共产党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与经验参考文献后记CONTENTS

章节摘录

  为了进一步调查和研究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情况,1965年,钱信忠、贺彪、崔义田等卫生部领导同志亲自带队,选取湖北省麻城、江苏省句容、北京市通县、湖南省湘阴等地进行合作医疗的具体研究和试点,希望通过调查研究和农村防病治病的实践,把一个县的卫生整顿建设好,总结经验,寻找到指导全国农村卫生工作的办法和出路。湖北省麻城从1958年全县实行合作医疗,并一直坚持下来。1965年8月,卫生部工作队到麻城蹲点,采取深入实地、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当地合作医疗情况。最终批驳了对合作医疗的一些错误认识,得出结论:合作医疗是符合实际,深受群众欢迎和拥护的制度。工作队在反复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合作医疗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和《麻城县合作医疗暂行管理办法(试行草案)》。《管理办法(试行草案)》条款内容十分周详、缜密,包括合作医疗的性质、什么人可以参加合作医疗、缴费办法、医疗费的管理、社员就诊办法和诊疗费的报销以及成立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等,就连合作医疗证的式样设计也包括其中。可见当时合作医疗的研究试点工作何等深入、细致,这对于完善合作医疗制度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1965年时,全国有陕西、湖北、江西、江苏、福建、广东、北京、新疆等10余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一部分县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处于平稳、有序的发展状态中。然而“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却将这一时期农村医疗卫生的调整政策说成是阻碍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破坏合作医疗,不顾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并将此作为“内奸、工贼、叛徒”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一条罪状。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者广泛吸取现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运用多学科知识,汲取国外相关研究的进展,作了具有一定开创性的综合研究分析,做到了内容充实、分析问题深入、事实论述清楚、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二文章条理清晰,逻辑性较强,语言流畅,表现出作者良好的学术修养和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是一篇值得称赞的博士学位论文。  ——张同新    本书从国史、党史角度对当代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和演变作大跨度的回顾和总结,这样的著述尚不多见。作者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新见解,史料丰富,论据充分。本书的结论是在查阅、比对了丰富史料和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的,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得出的。  ——曹普    作者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历史与现实的系统考察,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当代巾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创立、发展与改革进程,具体阐述了实行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条件、政策措施和工作经验,深入探讨了医疗保障制度变迁和新型医疗保障制度创制的经验动因与社会价值。无论在实践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和社会建设,还是在理论上对于国史研究中的专题史研究,本选题都填补了一定研究空白,是一篇具有较强创新性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宋月红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史论》由姚力著,作者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历史与现实的系统考察,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当代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创立、发展与改革进程,具体阐述了实行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条件、政策措施和工作经验,深入探讨了医疗保障制度变迁和新型医疗保障制度创制的经验动因与社会价值。无论在实践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和社会建设,还是在理论上对于国史研究中的专题史研究,本选题都填补了一定研究空白,是一篇具有较强创新性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当代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史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