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两司行政研究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苗月宁  页数:33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清代两司制度肇端于明代,并在其基础上演进而来。在地方行政事务的处理中,两司上承督抚下启道员,并总管一省行政、司法事务,其职掌和行政关系的演变,伴随着清王朝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清代两司行政研究》主要从两大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对清代两司的基本职掌和阶段性职掌的全景性考察。清沿明制,在省级政府设立布政使和按察使,二者在职掌上不但有固定的基本职掌,而且各个阶段两司职掌也不尽相同。笔者按两司基本职掌和阶段性职掌论述,并对两司职掌变化的阶段和原因进行分析。另一个是两司与督抚和道员行政关系的演变。清代两司之所以地位特殊,关键在于二者不但处于省级行政高官的重要地位,而且与督抚和道员之间联系紧密,清政府在地方事务的处理过程申,适时地调整了两司与督抚、道员之间的职掌,使其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并在政务的处理中互相合作,保证地方行政体系的有序运行。

作者简介

  苗月宁,山东淄博人。2000年毕业于山东烟台师范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此后于淄博十一中从事历史教学工作。2006年于山东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从清史专家杜家骥先生.2009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为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制度史,曾在《历史档案》、《历史教学》、《齐鲁学刊》、《理论学刊》、《济南大学学报》等杂志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第二节 学术研究状况第三节 本书的框架及创新之处一 本书框架二 创新之处第二章 清代两司溯源及其衙署官吏的设置第一节 两司制度溯源一 布政使制度溯源二 按察使制度溯源(一)按察使制度溯源(二)明代按察司监察职能的转变第二节 清代两司的设置一 直省布政使司的建置(一)布政使的建置与变化(二)布政使衙门属员设置二 直省按察司的建置(一)按察使的建置与变化(二)按察使衙门属员设置第三章 清代两司基本职掌第一节 清代布政使的基本职掌一 财政(一)地丁钱粮和本色钱粮(二)藩库和州县库(三)通省仓谷(四)杂税(五)采买物料的承估和管理二 民政(一)编审户口(二)兴修事务的估价和勘查(三)捐纳(四)旌奖事宜(五)颁发《时宪书》三 司法(一)颁发国家律例,兼管地方教化(二)对地方民政、财政案件的审理(三)布政使的其他司法职能第二节 按察使的基本职掌一 司法(一)徒流案件(二)命盗案件(三)自理案件和京控案件(四)秋审(五)地方监狱(六)秘密教门(七)律例增删(八)赎锾银两二 驿站三 保甲第三节 两司共有职掌一 民政(一)布政使办赈(二)按察使办赈二 财政……第四章 两司职掌的阶段性变化第五章 清代两司与上下级之行政关系

章节摘录

  (4)清代道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清代道制的改革和发展和司、道、府、州县四级行政体制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了康熙朝的调整和发展,乾隆朝的确立和稳定以及光绪朝的新调整,这样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特点是大规模的裁撤守巡道,尤其是对巡道的裁撤,将道员数量减少,使道向实体制发展迈进了一大步。第二阶段的特点是通过让道员兼水利、屯田、兵备等衔进一步减少对道的设置,同时,将道的官品和惩处制度加以确立,道正式成为清代地方的一级行政机构。使之单位制度化,行政实体化,最终形成司、道、府、州县的四级行政管理体制。第三阶段的特点是将原来各省所设的守巡道统一为巡警道、劝业道,适应了社会政体“科层制”的发展。  清代道制改革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是从理论上看,这是一次在国家治理问题上,国家与地方关系处理,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形式管理地方行政为合适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具有理论和实践推动意义。具体来说,其改革与探索实践推动了中国历史上以中央集权、间接层级管理为特点的四级制地方行政体系的形成。二是从现实上看,道制改革解决了清廷行政的实际问题,通过道一级中间管理层级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清廷中央的地方管理幅度,并且改善调整了国家发展与地方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地方发展的制度环境。同时也因此而具有合理配置管理资源的意义。清代对道制的改革,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分级管理,调整改善了两司与府之间辖区太广,“巡历难周”的弊端,提高了行政效率。  综上所述,清代在康熙、乾隆、光绪年间,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进行了大规模的道制改革,这些改革适应了社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最终将道作为一级行政机构固定下来,这是清帝王几代努力的共同结果,也是地方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同时,道在本身改革的过程中也和两司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清代两司行政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