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月琴 页数:26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伊斯兰文化与社会现实问题的考察》选择伊斯兰文化作为具有新意的切入点,拓宽了以往中东研究的视野,尤其是在理论上搞清伊斯兰文化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关系,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还有学科跟踪意义。《伊斯兰文化与社会现实问题的考察》作者以在阿拉伯国家实地考察所得到的切身感悟,认真剖析了伊斯兰现实社会所涵盖的诸多问题,挖掘它们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人们提供一个真实、可靠的认识伊斯兰社会的基础性视角以及穆斯林大众的生存现状,重点体现调研、考察形式的内容,这种“不唯书”的研究方法亦是作者的首次尝试,走出了“读书形式”的传统研究模式,避免了“闭门造车式”的一些研究弊端,从而得出更符合社会实情的判断、更切实际的学术结论,在国内中东学术界尚属开拓性作品。
作者简介
刘月琴,1978年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系毕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中东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世界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东政治、国际关系研究,学术专长为伊拉克国别、伊斯兰教历史和现状、伊斯兰文化、海湾地区国际关系及综合问题等。代表作有独著:《冷战后海湾地区国际关系》(2002);《伊拉克》(2007);《伊拉克——伊甸园的故乡》(2010);合著:《简明西亚北非百科全书》(2001);《当代阿拉伯问题研究》(2006);《伊拉克战争后动荡的中东》(2007);《当代阿拉伯研究》(2009)等十余部学术著作。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伊斯兰文化理论及实践应用第一节 一神教文化理论学说第二节 伊斯兰文化的理论基础:六大信条一 信主唯二 信使者三 信经典四信天使五 信后世六信前定第三节 逊尼派哈里发理论学说一 早期哈里发制度二 倭马亚王朝时期的哈里发制度(中期)三 阿拔斯王朝时期的哈里发制度(后期)第四节 什叶派伊玛目理论学说一 什叶派伊玛目的教义二 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分歧第五节 伊斯兰和平理论第六节 伊斯兰“圣战”的历史一 圣战内容及实践应用二 文武并举的圣战文化三 小圣战与大圣战四 近现代以来的圣战五 献身精神第七节 伊斯兰服从理论第八节 伊斯兰报应理论结语第二章 伊斯兰文化的渊源和内容第一节 伊斯兰文化的三大渊源一 阿拉伯固有的文化二 伊斯兰文化三 外来文化结语第二节 伊斯兰宗教制度文化一 伊斯兰宗教制度二 器皿(器物)文化三 精神文化四 其他的宗教制度第三节 传统宗教节日文化与当代社会一 节日制度:民族文化的认同二 主要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三 节日精神文化生活第三章 伊斯兰政治文化与当代社会第一节 伊斯兰文化的政治功能一 伊斯兰政治文化二 权力结构的建构与整合三 政治观念的建构与整合第二节 早期伊斯兰民主政治与协商制一 早期伊斯兰民主政治与协商制……第四章 伊斯兰文化的社会功能第五章 伊斯兰伦理道德文化及其社会应用第六章 清真寺文化及其价值——兼论当代伊斯兰社会现状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20世纪80年代,伊斯兰教的圣战思想继续发展,其中有针对世界霸权主义的圣战,也有针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圣战,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国际化特点日益突出。当今的伊斯兰“圣战”精神仍具有极强的动员、号召和鼓舞作用,包括在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等一些大规模局部战争中,参战国发起的军事攻势一般均以“某某圣战”命名。阿富汗伊斯兰圣战者组织进行的反对苏军入侵的战争,称为圣战;巴勒斯坦境内哈马斯抵抗组织的反以色列活动也称为圣战;伊拉克境内各类组织进行的反占领活动同样称之为圣战;黎巴嫩的真主党、埃及的圣战组织以及本·拉登所进行的武装斗争,均冠以圣战之名。伊斯兰圣战是历史的产物,当代伊斯兰圣战表现出许多与历史上经典圣战概念不同的新特征,这显然与伊斯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相关,一些圣战已经变异,表现形式“进攻性”不够,多为“自卫性”状态,且对手远比自己强大,如在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夺回被占领土的圣战中,巴勒斯坦人处于弱势,而以色列则处于明显强势;伊拉克反美武装进行的圣战,双方力量对比极其悬殊;阿富汗圣战组织的抵抗活动也都处于弱势。 由于伊斯兰的力量在与西方对峙中处于弱势,导致一些冠以圣战之名的组织走向激进或极端,伊斯兰圣战在国际上被西方人贴上了贬义的标签。西方世界对伊斯兰教存在严重偏见,他们在精神上与伊斯兰世界对立,片面地理解国际关系中的伊斯兰现象,任意贬低、攻击伊斯兰教,甚至使用不恭之言辞,加剧了两者处于不公正、不平等的状态中。 伊斯兰世界不断面临的新问题,在中世纪确立的伊斯兰理论中仍能找到依循根据,从穆罕默德对麦加贵族的宣战,对犹太教的圣战,对所有异教徒的圣战,到反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及霸权主义的圣战,都能找到理论根据,这似乎可以说是个神话。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