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钱中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07出版) 作者:钱中文 编 页数:492
内容概要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1)》主要内容包括: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电视艺术批评的方法论诉求、现代性徘徊的幽灵——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的电影理论、对同一性的否定和抗拒——阿多诺批判理论中的生存论解读等。
书籍目录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我国当代文论建构浅议(代前言) 在中外交流中发展文学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与当代中国文论建构”大会总结发言 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比较研究 关于文化政治 “后理论”是什么 “后理论时代”马克思主义宏大叙事的追求——伊格尔顿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以德里达为例 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电视艺术批评的方法论诉求 现代性徘徊的幽灵——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的电影理论 对同一性的否定和抗拒——阿多诺批判理论中的生存论解读 齐泽克: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 巴特比式的“拒绝”与齐泽克“减法”的政治理论 欧美生产型文论: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论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论”之争 学术史视角的引入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当代中国文化批评对西马“奇观”理论的研究及其反思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对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影响 错位的话语与新时期文论症候——论西马艺术生产论对我国新时期文论的影响 从马克思主义文论视阈看古代文论在当代文论建构中的作用 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观念比较分析 从政治到审美:20世纪中马文论意识形态观念的发展轨迹及其与西马差异 论中国当代文论建构的三个关系维度 当下实践论美学的六种发展路向 以“尺”度人——我国美学界有关“两个尺度”的论争及其对人的探析 西方文论与中外文论比较研究 论“文化研究”的不足与政治经济学的危机及哲学重构 中国比较诗学早熟态势探因 情感结构模式的传达——“表现”命义新读 语言拆解或话语生产——后现代视阈中的20世纪中后期文学文本观念 公共话语视阈中的语言变革与文学变革 在言说西方中抗拒西方——20世纪初汉语文论对西方文论的误读 毛泽东的“两结合说”与“西方文论中国化” 刘勰与巴赫金: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 巴赫金:形式主义者,或反形式主义者 兰色姆与金圣叹的文学形式观之比较 “公共领域 公共性”问题之本土研究与演变 现代主义从何时开始? “想象”的中日之旅 对鲁迅“无视”朝鲜“问题”的“关心”和讨论——与韩国学者李泳禧先生商榷 中国文论研究 实例说明文化诗学是可能的和必要的 论继承中国传统的美学体系建构——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讲演 文学制度:文学现代性的重要维度 浅论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与章太炎《文章总略》——从传统文论通向现代文学理论的过渡环节 论朱光潜美学的现代主义性质及其思想来源 真:王国维美学思想的灵魂 试论戏曲目录体批评的体制特点 论“和”:泰州学派何心隐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 感悟印象完善——中国古典戏曲品评特点浅论 浅议庄子思想的逻辑轨迹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身份认同的曲折——1949年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学科史检讨与反思 现实主义文学: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 论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大型对话 新媒介与新媒体文艺理论研究 网络媒体语境下的文学现场 浅论“媒介即讯息”的文学意义 论新媒体对于文学发展的积极影响 后现代语境下的媒体奇观——凯尔纳对媒体现象的阐释与反思 艺术的日常生活化与后终结时代的文学发展——以网络写作为例 当批评遭遇批评——论电子时代的学术批评 生态学时代的网络文学研究 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的性别叙事探析 附录 附录一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历届会议 附录二《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来稿须知及稿件体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大学文艺学学科的形成与内在机制、中共文艺政策的发展变化对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等问题,也引起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者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董学文、童庆炳等学者就提出,为了弄清楚文艺学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应当对20世纪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与引进,尤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后出现的中国学者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文学理论教材,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总结。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仅出版的论著就有毛庆耆、董学文、杨福生主编的《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童庆炳主编的《新时期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调查报告》,张清民撰写的以20世纪40年代文艺学教材为考察对象的《话语与秩序》等等。另外,几部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著作,对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情况也多有论述,有些还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设置专门章节,如杜书瀛、钱竞主编的《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董学文、金永兵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都是这样处理的。程正民、程凯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文学理论教材与教学的历史沿革》一书,则将文艺学教材与文艺学教学活动同时作为考察对象。此书用很大篇幅介绍了建国初期高校文艺学教学大讨论,苏联专家在北大、北师大、人大开设研修班,以及从苏联引进文艺学教材的情况,分析了这些事件对之后中国文艺学教材的编写体例、文艺学教学与学术研究队伍的形成、学者的学术背景与知识结构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影响。中国文学理论教学中的苏联模式及其影响,以及如何超越这一理论模式,吸纳中国古典文论中的一些合理成分与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是文艺学教材与教学体制研究者着力探讨的问题。由孟繁华撰写的《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三部》,在论述20世纪50—60年代的历史时,则引入了对新中国形成的独特的学术机构、学术团体的考察,以及对一些重要学术会议影响的分析,并注意到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学者社会地位与精神地位之间的矛盾与反差。这种研究,无论是研究思路,还是具体结论,对中国文艺学研究而言,都很新颖,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三 当代学术史研究的思路,你可以说多多少少地与来自福柯“知识考古学”、格林.布拉特等人的“新历史主义”有关,而实际上,它与中国古代的“乾嘉学派”之间的渊源关系却更为直接。“乾嘉学派”的学术传统在20世纪初期曾经被梁启超、章太炎、刘师培、胡适等人吸收改造,运用于包括文学史在内的历史研究。也正是在这一学术传统影响下,形成了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个学术史研究的高潮。新中国成立后,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新史学”对旧史学的批判,就包含了对旧的学术方法的批判。于是,这条以考证与归纳为主,强调证据、强调“论从史出”的学术传统,基本上被人文学科主流的研究者抛在了一边。这不仅给史学研究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新史学“以论带史”、将某种外来的历史发展模式硬套到中国历史研究中去的做法,产生了许多问题;而且文学、哲学等学科同样受到影响:在这些学术领域,外来的学说、观点往往被不同时期的研究者当成普适的理论引入中国,到20世纪80年代,新旧思想与学说之间的更替如同走马灯一般。与此同时,学者的学术话语往往带着浪漫的“启蒙”色彩与主观的独断色彩,多数人不但没有兴趣与耐心做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甚至没有耐心对自己的学术观点进行学理上的充分论证。在追求前卫与创造新思想的冲动面前,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被弃置不顾,学者的浮躁心态日益严重。90年代初学界关于“思想与学术”问题的讨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一些学者这时候对学术史研究的倡导,就是试图借此接通远至“乾嘉学派”,近至梁启超等人的学术传统,以纠正中国当代学术研究存在的上述弊端。
编辑推荐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1)》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