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研究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马焕灵  页数:293  字数:226000  

内容概要

马焕灵编著的《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研究》是一部关于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走向公正的批判性著作。本专著把重心放到了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正义性与规范性上,深刻揭示了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实质正义标准、程序正义标准、制度文本规范标准三大范畴。本专著通过对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调查研究,鉴别不符合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的高校学生纪律处分规则,并在借鉴英美等国家的纪律处分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平合理的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研究》对实现高校管理权和学生正当权益之间的有效制约与平衡,解决实践中处理此问题出现的混乱局面,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法治化的进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马焕灵,男,1973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市,教育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教育政策和法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03年至2004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教育学院访学一年;2004年至2007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并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0年在西南大学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现已出站。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师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章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产生机制
第一节 高校是一种存在意义上的社群
第二节 秩序是高校存在的必需
第三节 纪律规范:高等学校存在所必需的共同道德
第四节 纪律处分:纪律规范在实践中发生效力的强制措施
第五节 学生纪律处分制度化
第二章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内容标准(上)
第一节 高等学校纪律规范实质标准的理论前提
第二节 高等学校纪律规范的范围标准
第三节 高等学校纪律规范的内容标准
第四节 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的程度标准
第五节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之连带处分
第三章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内容标准(下)
第一节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程序的价值标准
第二节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制定与修订
第三节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程序
第四节 与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程序相关的问题
第四章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文本规范标准
第一节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形式结构
第二节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文字规范
第三节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主要表格范例
第五章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批判与构建
第一节 我国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实质正义批判与构建
第二节 我国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程序正义批判与构建
第三节 我国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文本规范批判与构建
第六章 结束语
一 传统社会高校内部构序方式
二 转型期高校内部构序要素新变化
三 正确的秩序观与规则改革意识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在高等学校当中,个人是这个整体的成员,都拥有一种成员资格,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因为社群需要通过制度形式使得参与者有一种共同的认同。由于利益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高等学校取得了自主承担社会活动的实体地位。于是,高等学校成员原有的普遍需要获得了更为具体的形式,或者换言之,人们的普遍需要在利益中被组织起来,为了实施教育活动而自主的组织起来并在这一活动中获得现实意义。说高等学校是构成意义的社群,是因为,在学校内部,个人的自我目的不可能独自实现,而必须在与他人共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而这些与他人共同追求的理想便成为与自我不可分割的、构成自我的本身的基本要素。这样,自我和他人一道构成的社群,同时也是构成自我的基本要素。高等学校具有构成性社群的两大基本特征:第一,高等学校成员认同高等学校这个共同体,而且高等学校完全可以界定成员的基本归属,比如问“你是谁”,我可以回答“我是西南大学的博士后”,西南大学可以成为成员界定自己的标识。第二,高等学校可以为成员提供思维、行为、判断和生活的基本背景。如果我们提起食堂、图书馆、宿舍,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高等学校生活。综上所述,高等学校是社群,而且是一种构成性社群。  作为一种构成性社群,高等学校有着自己的存在理由,那就是成员的共同利益。高等学校内的成员,不管他们的私人目的是什么,他们进入高等学校或者工作或者学习,很重要的一点,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那就是教育实践的展开和教育目的实现。对大学生来讲,就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这是高等学校存在的终极目的,也是这个群体的共同利益。基于这种共同利益,成员之间就需要合作,因为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充分理由。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