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源新探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周强、 陈望衡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07出版)  作者:周强,陈望衡 编  页数:279  

内容概要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权威专家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不同层面深刻考察了庆阳先周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历史渊源,其观点主要集中在:庆阳先周时期积淀形成的以早期农耕文明、礼乐制度、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等为主要内容的先周文化,涵盖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囊括了哲学、经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涉及范围之广在文化研究史上极为少见,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农耕文化、儒家文化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周强,男,生于1962年2月,甘肃渭源人,中共党员,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专业,甘肃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兼职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共庆阳市委副书记、庆阳市市长。 陈望衡,男,生于1944年10月,湖南邵阳人,日本大阪大学文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景观文化研究规划中心主任。兼任国际应用美学研究学会国际理事会副主席、中华美学学会理事、湖北美学学会副会长。

书籍目录

序言 前言 先周文化与儒源 儒源——周祖文化意义新探 先周文化对中国文明的奠基作用 仁民与尊生:“公刘居豳”与“古公迁岐”的儒道精神 周代先王与中国儒学——以《逸周书•宝典》篇为中心的探讨 以“天”代“帝”:周人对于君权正当性之反思及“德”之初步独立 先周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 基于历史文献学的庆阳先周文化“儒源说”的实证分析 儒家的“礼”发端于周先祖时代 从《诗经》看儒家伦理与周部族文化的关系 庆阳先周文化与儒家礼学 《诗•大雅•公刘》篇新释新译 周祖农耕文化 全球视野下周祖农耕文化的特色、价值及创新 先周考古与先周农业史研究 中国美学的农耕特性及景观表现 陇东农耕祭祀活动与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与庆阳远古农耕文明 北豳周祖农耕文化浅说 先周历史与民俗 豳国地望考 论不窑 “周”字起源考 泾水与先周历史文化 北豳遗诗与北豳先周文化的渊源 豳先王遗风蠡测 先周历史研究综述 先周历史研究综论 先周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按照一般的看法,中国农耕文明起于新石器时期。这种文明在中国的早期发展状况,可套用苏秉琦先生的“满天星斗”说做出多元的描述。但同时,这种多元最终被归并为一体,即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奠定了后世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础。关于农耕文明对中国经济模式、政治结构及国家观的塑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农业经济是一种自然经济,自然是劳动的对象,也是获得生活资料的对象。人对自然的高度依附性,决定了观念领域对自然价值的全面肯定。正是因此,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天道自然,不管是对儒道还是墨名法,都是哲学认知的起点, “天人合一”则是共同的价值选择。其次,中国传统政治是一种自然政治,人的社会政治行为只有组入自然秩序中才具有合法性。这种政治模式显然来自农业生产方式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和发现。以《礼记•月令》为例,在一年的12个月,帝王、公卿、百工及至黎民的政治和日常行为,都被纳入了四季的变化中,自然的时序更迭为人事的运作提供了尺度和依据。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者魁奈曾讲: “在中国,思辨科学没有取得什么进展,而对自然法的研究却已达到尽善尽美的最高程度。”这种以自然法则为人的行为立法并作为政治一般原理的做法,是农耕民族的典型特征。最后,传统中国是被人地关系限定的国家,然后才是民族国家。与游牧和商业民族不同,农耕民族的财富(土地)是非移动的。这种财富的特性决定了农民对土地的固着,也决定了安土重迁成为最基本的人地观念。在中国古代,中原地区之所以长期成为中华民族稳固的政治文化中心,与这一民族对土地的固着大有关系。按照《尚书•禹贡》确立的早期国家地理形态,它的疆域基本上是以黄河中游的“河洛王里”为中心,。沿着“甸服”、 “侯服”、“绥服”、“要服”、“荒服”的等差秩序四面扩展蔓延,直至“东渐于海,西被流沙”。这种国家观或天下观,有人说是中原中心论,但更根本上讲是农业中心论。或者说,中国农业最早的发达地区被视为国家或天下的中心,愈趋近于这一中心便愈文明,愈远离这一中心便愈荒蛮。但是,中国社会的夷夏或文野之辨又不是恒定的。如果边疆民族占据中原并转为农耕,它便会在政治上获得正当性,并代表中华文明。这说明种族并不是国家组成的决定性因素,土地和农耕生产方式才是根本性的。

编辑推荐

《儒源新探:周先祖与中国文化》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儒源新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