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西北民族关系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汪春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05出版)  作者:汪春燕  页数:381  

内容概要

  《城市化进程中的西北民族关系》在城市化进程的研究视阂中,以西北地区特殊的地理、人文生态环境为切入点,运用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沧、方法和手段,通过历时态和共时态的视角分析城市纯进程对西北民族关系的影响,以及在此条件下形成的西北民族关系新特点,进而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研究调适城市化进程中西北民族关系的对策问题。拙著的思考和探索力求为民族学的相关问题研究另辟新的学术领域,使研究范畴逐渐拓宽并贴近时代发賤的主题。

作者简介

汪春燕,法学硕士,青海省第:二届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994年青海省高校小岛奖获得者。2003年评为教授。青海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主持完成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完成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主持、参与完成三项省级课题;目前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纵向项目一项。2004年出版专著《民族政策的发展与实践研究》;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国家级和省级(报)刊发表论文40篇,数篇论文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撤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中。已发表的论文曾获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共十余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西北地区人文地理环境 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及其特征 第二节丰富特殊的生态多样性资源 第三节鲜活绚丽的文化多样性资源 第四节新型民族关系形成的现实条件 第三章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发展现状述微 第一节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滞后 第二节西北民族地区人口文化素质偏低 第三节西北地区城镇化速度缓慢 第四章城市化及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意义 第一节关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若干科学问题 第二节西方城市化理论演进及其在中国的借鉴意义 第三节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化滞后的负面效应透析 第四节城市化是西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五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城市化的特点初探 第五章西北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社会效用 第一节西北民族关系是中国民族关系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和谐民族关系可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共进 第三节良好民族关系是巩固西北边疆安全的基础 第四节有助于促进西北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六章城市化进程对西北民族关系的影响 第一节对民族政治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对民族经济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对民族文化关系的影响 第四节对西北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 第七章城市化进程中的西北民族关系特点 第一节现行民族关系格局变化的可能性 第二节族际交往的友好、复杂、敏感和多元性 第三节流动人口管理及相关工作的重要性 第四节要求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紧迫性 第八章不断调适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的建设思路 第兰节以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政策指导城市民族工作 第二节加快西北地区农牧业人口的科学转移 第三节率先发展一批小城镇且合理征用民族集居地土地 第四节注重协调发展以防止出现城市拉美化现象 第五节建立健全西北地区社会公共服务制度 第六节城市化进程中要加强民族法制建设 第七节齐抓共管城市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研究报告进城务工人员对民族关系的认同调查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Joel Kotkin曾评价道:“近20年来,在中国现代化政策的带动下,新的中国的城市主义在其母体上再次出现,其中包括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都城和正在崛起的世界城市上海。随着工业和科技实力的扩展,中国在从事着世界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城市建设活动。”由于历史、生态、社会发展的基础差异,城市建设活动的结果是地区城市化水平参差不齐,西北地区、西部地区、全国、东部地区差势很大。城市化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标志,经济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成为各个民族竞相追求的目标。西北地区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使得民族间的利益冲突有可能日益增多和尖锐化,为中国进一步做好统筹发展,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 城市化滞后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障碍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并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在新世纪面临和应当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总体水平仍比较低。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公报的2005年各省区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2005年,西北五省区乡村人口为6102.41万人,占西北五省区总人口的64.54%,而全国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7.01%。此次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西北五省区乡村人口比重比全国高7.53个百分点。法国社会学家H.孟德拉斯指出:“20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处,这就是20世纪下半叶和当今世界给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西北地区如此多的人口聚居在农村,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很有限,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增长的空间也受到很大限制。这是长期困扰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究其原因,是城市化滞后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所致,也是西北地区特别是西北民族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障碍。 (一)城乡发展不协调 城市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农民,为了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以及全国整体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然而,城市化的滞后使得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较大,而且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越在城市化滞后的地区越是明显。以2005年为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计算比较,陕西农村居民消费2024元,城镇居民消费8234元,城乡消费水平对比值是4.1;甘肃农村居民消费1812元,城镇居民消费7410元,城乡消费水平对比值是4.1;青海农村居民消费1941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6947元,城乡消费水平对比值是3.6;宁夏农村居民消费2231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7495元,城乡消费水平对比值是3.4;新疆农村居民消费1884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7311元,城乡消费水平对比值是3.9。同年,全国城乡消费水平对比值是3.3;东部十一省区城乡消费水平对比值是2.8;西北五省区城乡消费水平对比值是3.8,均高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对比值,说明西北地区的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额度更大些。

编辑推荐

《城市化进程中的西北民族关系》的思考和探索力求为民族学的相关问题研究另辟新的学术领域,使研究范畴逐渐拓宽并贴近时代发展的主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的西北民族关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全新正版图书,很满意 快递很给力 谢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