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梁鸿 页数:246 字数:239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青文库·新启蒙话语建构: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和社会》试图从语文学的角度,通过对《受活》核心词语和象征符号背后所涉及的词义变迁、历史语境和种种社会生活冲突性存在的分析,进入言语的语言系统,去寻找它的起源,它背后可能蕴涵的文化心理机制,以及被我们自己和时代所遮蔽的东西。通过对《受活》中所涉及的语言及语言背后的历史、现在进行释义——这一释义实际上是把语言、词语背后的发展路径、轨迹给重新呈现或还原出来——使我们看到在语言意义转换过程中所丢失掉的和所增加的东西,其实,也是使词语呈现出它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从而达到萨义德所言的“对话”的可能性。借此,探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想象逻辑和当代话语暗喻结构的特点,进而考察文学以何种通道达到对它所描述的生活的展示。
作者简介
梁鸿,女,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文艺思潮研究。发表学术访谈著作《巫婆的红筷子》,曾在《文艺理论与批评》《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上海文学》《中国图书商报》等学术期刊、报刊发表论文和专栏文章多篇。获“2008年度《当代作家评论》奖”和“《南方文坛》2009年度优秀论文奖”。现任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为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书籍目录
绪论:回到语文学
上卷 1990年代文学关键词
第一章 “狂欢”:大众文化的兴起与1990年代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大众文化与1990年代的文学场
第二节 被不断构造的“狂欢”叙事
第三节 “身体狂欢”的僭越与困境
第二章 “精神危机”:1990年代初期社会精神状况的话语分析
第一节 主流意识形态的悖论及其规约
第二节 知识分子话语的“拘囿”与“被拘囿”
第三节 被剥离了精神价值的世俗与技术
第三章 “民间”:“断裂问卷”与1990年代文学的转向
第一节 “民间形象”、“民间立场”的建构
第二节 感性写作与“个人生活”的兴起
第三节 “民间”、“个人”与“历史”的可辨析性
第四节 作为“行为艺术”的“断裂问卷”
第四章 “王小波之死”:自由主义乌托邦的建构及其未完成性
第一节 “自由知识分子”:启蒙新传统的设想与标本
第二节 “受难者”与“文学先锋”:世纪末青年的精神救赎
第三节 “自由分子”:精英中产阶级的象征符号
第四节 重回1990年代:自由的“窄化”与“泛化”
下卷 《受活》与“中国想象”
第五章 时间
第一节 六月飞雪:“异”的象征世界
第二节 天干地支年:中国的轮回
第六章 地点
第一节 受活庄
第二节 “乡土中国”:起源、生成与形态
第七章 人物
第一节 茅枝婆:巫婆的筷子竖不起来了
第二节 柳县长:中国式病症
第三节 绝术团:“残缺之躯”及其隐喻
第四节 被困的“列宁遗体”
第八章 事件
第一节 三个前事件
第二节 “算账”与“经济”话语的变迁
第三节 发展、现代性与乌托邦
第四节 妥协的方言与沉默的世界
第九章 现实与主义
第十章 结局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小说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结构延展与语义转换,它展示出了1980年代中后期的民众情绪与精神状态的变化轨迹。主流意识形态以一个“训导者”的身份所要求的“道德”与“纯洁”遭遇了民众强烈的不信任,被认为是“虚伪”和“陈腐”的,随着这种不信任的加深与普遍化,民众对所有那些具有更宽广意义的精神存在都持一种否定态度,“调侃”、“玩笑”、“讽刺”成为最为基本的生活态度。王朔的创作在某种意义上也展现了这一精神轨迹。 笔者更想探究的是,在1990年代前后的整体社会生活中,这种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意识,并且最终扩展到对那些具有终极价值的词语的不信任态度是如何形成的?它如何成为一种基本的民众态度并弥漫于整个文化空间?在这里,笔者的论述重点主要集中在1990年代前后“当下”的社会合力运动,而避开自1980年代以来对1950-1970年代的思想反拨和政治反拨所造成的社会情绪,这是问题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稍微回顾一下自1980年代以来的经济政策和政治政策,便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政治话语一方面强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解放和资本改革,同时,却以非常严厉的方式进行意识形态规约,这一规约非常具体,具体到该穿什么衣服,剪什么头发,放什么电影,写什么样的作品,等等。经济的自由度和思想的规约及所遭到的禁忌几乎是同比例增长的,这造成了1980年代非常矛盾的中国生活空间和文化空间。 经济政策的松动和开放语境带来观念上和民众实际日常生活的一系列变化,西方一整套的生活方式与精神方式给保守的中国生活带来极大的冲击,它们迅速地被老百姓所模仿接受。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