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语篇人物塑造的认知文体研究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宫英瑞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09出版)  作者:宫英瑞  页数:191  

内容概要

  《叙事语篇人物塑造的认知文体研究》系统评析了文学作品人物塑造研究的各种理论及其局限性,广泛吸收了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文体学、叙事学、语用学等学科的合理成分和最新思想,提出了一个新的认知文体学的人物塑造理论。该理沦框架融合了现代语言学的“认知转向”和文体学的基本观念和分析方法,在跨学科视阈中探索人物塑造的新范式。在新的理论框架支持下,《叙事语篇人物塑造的认知文体研究》以认知文体学的人物塑造模型为主体,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为主线,分析思维风格、叙述视角和类型场景等文体层面,以证明该理论框架的描述力和解释力。《叙事语篇人物塑造的认知文体研究》致力于在作者一文本一读者三者互动中探讨叙事语篇的人物塑造,揭示文本分析和解读的本质,以帮助读者从宏观和微观阐释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具有普遍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者简介

宫英瑞,1971年出生,山东青岛人。中国海洋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山东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现任青岛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为三年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两年制翻译(MTI)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2012年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访学。主要从事文体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语篇分析、文学翻译等学科的研究。多年来一直在高校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和参加省部级、市级、校级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编著2部,译著5部。

书籍目录

序 第一章 引论 一 问题的由来 二 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目标 三 研究的意义 四 全书的布局 第二章 传统文学批评的人物观 一 “真人化的观点”和“非真人化的观点” 二 “功能性人物”和“心理性人物” 三 小说人物的类型划分 第三章 认知文体学的人物塑造模型 一 引言 二 乔纳森·卡尔波珀认知文体学的人物塑造模型 三 对卡尔波珀人物塑造理论的评价、修正和补充 四 小结 第四章 《圣经》叙事思维风格的认知文体研究 一 引言 二 “思维风格”的定义 三 亚希多弗和户筛故事(撒下16:16—17:14)中的比喻与人物塑造 四 小结 第五章 《圣经》叙事中的视角 一 视角的界定与分类 二 《圣经》叙事中的视角与人物塑造 第六章 认知文体学视角下的类型场景和《圣经》叙事人物塑造 一 引言 二 图式理论 三 图式理论·类型场景·人物塑造 四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 本书的主要内容 二 本书的主要贡献 三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4)主题 如果一个事件或状态涉及甲和乙,甲与时下话语所谈论的主题具有一致性,而乙不具有此一致性,那么说话者更容易移情于甲而不是乙。Kuno提供了一个陈述句及其语境“昨天晚上的宴会对玛丽来说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很明显,在这句话中“玛丽”成为话语的主题。接着,Kuno又提供了对该经历的两种说法:“她扇了一个八英尺高拳击手一耳光”和“一个八英尺高拳击手被她扇了一耳光”。根据主题移情程度等级,在这两句话中,说话人的移情对象是玛丽而不是拳击手,因为她是话语的主题。不过第二句话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表层结构移情决定了说话人的移情对象是拳击手,因为他是句子的主语,而这与主题移情相冲突。 (5)词序 并列结构中的名词短语的移情受辖于Kuno的词序移情程度等级。在并列结构中,说话人更容易移情于左分支名词短语,而不是右分支名词短语。因此在“救捞的荣誉应归功于克莱尔和一个救生员”这句话中,说话者的移情对象是克莱尔而不是救生员。这种语法结构表明叙述者在空间位置上更靠近左分支名词短语。 (6)句式凸显原则 Kuno的句式凸显原则指的是“给予你所移情的人/物句式凸显”,而离句子开头较近的位置被理解为是句式凸显。这个原则包括了词序移情和表层结构移情。在词序移情中,左分支名词短语比右分支距离句子开头更近。在表层结构移情中,英语的句子主语一般在其他名词词组的前面。当然该原则也规定,在非主语的名词短语被放到主语前面的位置的情况下,移情的对象就不是主语,非主语的名词短语被赋予了句式凸显,因而说话者的移情焦点也从主语移向它。

编辑推荐

《叙事语篇人物塑造的认知文体研究》从传统的人物观入手,检视了西方文学评论和结构主义叙述学对人物塑造研究的演变,讨论了罗兰·巴特的义素两分法、普洛普的人物行为功能、格雷马斯的行动元、诺思洛普·弗莱的功能类别、福斯特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指出这些人物观都是以文本为出发点的静态的理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叙事语篇人物塑造的认知文体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