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向斌 页数:272 字数:27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西汉赋生命主题论稿》以西汉赋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西汉赋的生命主题问题。作者认为西汉赋家面对现世生活及生命短暂等问题,在困惑、迷茫和无助之余,便借助于辞赋创作,抒泄其生命焦虑,表达其生命观和生命价值观。该书绪论部分是西汉赋主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第二章探讨了西汉赋家生命观和生命价值观形成的思想渊源及其时代差异性。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围绕贵生主题与游仙主题、生命感伤主题、忧国忧民主题、士群体忧患主题及西汉咏物赋的主题等进行了多层面论述。第八章从人格心理学角度,分析了西汉赋生命主题形成的内在原因。
《西汉赋生命主题论稿》的作者是刘向斌。
作者简介
刘向斌,1968年5月出生于陕西省靖边县。文学博士。延安大学副教授、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少年时代,在一个淳朴而贫困的偏僻乡村,曾经享受过蓝天白云的宁静与自由,也感受了生命的快乐与痛苦。1988年以来,先后在延安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学习或进修。现在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汉代辞赋、地域文化与文学关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关于两个关键词的界定问题
一、汉赋的范畴界定
二、“生命主题”的内涵
第二节 20世纪前西汉赋主题研究述略
第三节 20世纪西汉赋主题研究述要
第四节 21世纪以来西汉赋主题研究概述
第五节 学术背景及基本设想
一、学术背景
二、思路与设想
第二章 西汉赋家的生命观与生命价值观
第一节 思想渊源:先秦儒家、道家与神仙信仰
一、远古先民对生与死的理解
二、思想渊源之一:先秦儒家
三、思想渊源之二:先秦道家
四、思想渊源之三:先秦神仙信仰
第二节 渴望自由:西汉赋家的生命观与生命价值观
一、追忆往昔与现实梦想
二、期待“不朽”与躬身践履
三、仕途尴尬与崇高自我
四、现实命题与自我期待
第三节 主文谲谏:西汉赋家的国家意识
一、国家意识的前提:“大一统”
二、国家意识的基础:王道、仁政
第三章 西汉赋的贵生与游仙主题
第一节 黄老思想在西汉的衍变与影响
第二节 西汉赋的贵生主题
第三节 西汉赋的游仙主题
一、现实背景与观念背景
二、西汉赋的游仙主题
第四章 西汉赋的生命感伤主题
第一节 西汉赋家创作辞赋的心理动因
第二节 悲时命之不济
一、关于“时命”的解释
二、悲时愍命与不遇感伤
第三节 叹生命之短暂
第四节 待时保“命”意识
第五章 西汉赋的忧国忧民主题
第一节 西汉中后期的政治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忧患民生、心系天下
一、思想渊源:先秦的“民本”思想
二、汉初统治者对“民本”的理解
三、赋家对国家、百姓命运的忧虑
第三节 西汉赋美颂、讽谏主题的再探讨
第六章 西汉赋的士群体忧患主题
第一节 西汉赋家生活与创作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西汉赋的士群体忧患主题
第三节 西汉中后期赋家的生命境界
第七章 西汉咏物赋的生命主题倾向
第一节 西汉咏物赋的存佚概况与真伪考辨
第二节 西汉咏物赋的生命主题倾向
一、咏物显才,借物托讽
二、因物寓理,感物赋情
三、托物言志,寓情于物
第三节 关于《神乌赋》的主题问题
第八章 西汉赋家的自我期待与他我意识
第一节 西汉赋家自我与他我的协调与矛盾
一、自我的个体性与他我的群体性
二、人格的被撕裂——自我与他我的冲突
三、解决自我与他我冲突的文人方式
第二节 西汉赋家的自我期待与臣妾意识
一、功利环境与身份转变
二、自我诉求与臣妾身份
第三节 西汉赋家的他我意识
一、他我意识的形成条件
二、政治需求与文人身份的强化
第四节 赋家的双重性人格对汉赋生命主题的影响.
一、自我期待的失落与个体性生命焦虑
二、他我意识的强化与群体性生命焦虑
三、文人角色冲突与赋家的身份意识
四、贤臣与谀臣:自我与他我的对象化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隐逸可分为“朝隐”和“退隐”。由于西汉时代有“朝廷之士人而不能出”的仕进潜规则(《汉书·王贡两龚鲍传》),所以有许多人会选择“避世金马门”的“朝隐”之路。这样的隐逸方式其实是进入仕途者的另类自卫。当然,朝隐和退隐之间并无实质性区别,因为隐逸者皆抱着保护自我的目的,以期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肉体上的安宁。如果说有区别,则前者是心隐,而后者属身隐。据《汉书·循吏传》,龚遂曾这样感叹:“古制宽,大臣有隐退,今去不得,阳狂恐知,身死为世戮,奈何?”可见,至昭帝之后,士大夫的焦虑感日渐浓郁,有着明显的进退维谷之困惑。这种困惑在武帝时已经产生。董仲舒在《士不遇赋》中即表达了这种感受:“以辨诈期通兮,贞士耿介而自束。虽日三省吾身兮,繇怀进退之惟谷。……出门则不可与偕往兮,藏器又蚩其不容。退洗心而内讼兮,亦未知其所从也。”所以,西汉赋家有时不得不选择“朝隐”以求自保,以求曲折实现自我生命价值。 董仲舒和司马相如所选择的隐逸途径就是一种“朝隐”,只不过他们将肩上的官职一并辞掉了,这与东方朔、扬雄等是不同的。东方朔是最早实施朝隐策略的赋家之一。他本来期望得到重用,武帝却将他与枚皋、郭舍人等列,心中自然大不乐意,他自称“避世于朝廷间”者,认为“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既不愿失去衣食之资,又不想奉承阿谀,更不愿丧失人格,便只好选择“朝隐”,不妄谈国事了。正如他在《非有先生论》中所说的那样,“谈有悖于目、拂于耳、谬于心而便于身者;或有说于目、顺于耳、快于心而毁于行者。非有明王圣主,孰能听之?”可见,东方朔选择朝隐的前提条件是君主的贤明与否。当然,他只说了一个方面的原因。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