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命历程的角色实践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孔海娥  页数:300  

内容概要

  《女性生命历程的角色实践:以湖北省燕山村为例》以湖北省燕山村为例,运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农村女性从做女儿、妻子、媳妇、母亲到做婆婆的生命历程的描述,探讨女性角色实践的转换、适应以及互动的全过程。女性在娘家父母处习得的关于关系亲疏的“结构性情感”随着嫁入夫家而实现了文化的“跨空间运作”。而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的女性在面对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时还是会接受婆家文化的改造与再建构,其间经历着同化和顺应的两种实践过程。最后指出,对于女性生命历程的角色实践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建构中的功能。

作者简介

  孔海娥,女,1977年生于湖北浠水。2005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江汉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人类学,女性问题。代表性文章有:《转型期农村抚育模式与家庭结构的变迁》、《二度母亲: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老年妇女抚育角色的变化》、《消失的“姐妹情”:流动对农村女性交往的影响》、《生命历程视角下的女性社区参与》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主要概念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燕山村概况
第一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燕山村的社会生活
第三节 社区生活中的女人们
第三章 女儿:娘家永远的“他者”
第一节 回首过去:一路走来不容易
第二节 未嫁时光:吾家有女初长成
第三节 通过仪式:从为人女到为人妻
第四节 实践中的“结构性情感”
第五节 母女之间:遗传与变异
第六节 村庄舆论中的女儿
小结
第四章 妻子:温馨港湾的积极营建者
第一节 历史视域中的妻子们
第二节 婚后的恋爱时光
第三节 分家:丈夫的“断乳”与独立空间的建构
第四节 关系模式的调适与建构
第五节 留守妻子:角色新现象
第六节 融入社区
小结
第五章 母亲:生儿育女的角色嬗变
第一节 传统母亲角色
第二节 生育:融入婆家的实质性一步
第三节 重建的“结构性情感”
第四节 养育/教育:观念革新中
第五节 符号化母亲:角色的缺失
第六节 嫁女儿、娶媳妇:天命的完成
小结
第六章 媳妇:步步为“赢”后的形象重塑
第一节 小媳妇的“辛酸”史
第二节 融人婆家:在适应中成长
第三节 冲突:媳妇眼中的“难缠”婆婆
第四节 新媳妇的新风尚
小结
第七章 婆婆:权威渐失后的角色调适
第一节 婆媳力量变换的历史
第二节 初为婆婆的角色适应
第三节 二度母亲:痛并快乐着
第四节 新一代婆婆观念的变革
……
第八章 英婶的人个生活史研究:一项个案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如今,随着年轻女性们经济地位的提高,在家庭中自然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决断权,这就使得她们不再像从前的媳妇那样即使想回娘家也不敢向婆家提出。如今许多女性在怀孕的数月里都会住在娘家,甚至有的婆婆见到媳妇心情压抑会主动提出将其送到娘家去住上一段时间,娘家也乐意女儿的归来。怀孕时期令女儿们更加明白娘家对其意味着什么,似乎才理解了母亲为什么在自己年幼的时候经常性的带着自己回外婆家居住。在孩子出生以后,她同样也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到母亲家住上数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循环中,孩子们也渐渐掌握了母亲们的亲疏有别的原则。在娘家生活的日子里,女儿们仿佛又回到了未嫁时在娘家的幸福时光,甚至这个时候,因为已经是以一个“客人”的身份回到娘家,父母及兄弟对她也就更加的客气与疼爱。在娘家生活的日子里,女儿们也会在有意无意间提及在婆家生活的种种不适应,不习惯,以及与公公婆婆的小摩擦。她们也会质疑公公婆婆与自己父母的极大不同,在这样的时刻,成长过程中潜意识形成的“结构性情感”或许可以解释她们的这种心情。在本书中笔者所提出的“结婚性情感”是指女性在娘家生活中习得的关于关系亲疏、关系处理模式的一种性情倾向。在女儿们看来,父母与公公婆婆是有着极大差异的。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好,因而他们的任何行为都是可以谅解的,而公公婆婆则不然,她们总会在不自觉间去找寻公公婆婆话语背后的“深层内涵”,而其关键或许就在于他们是自己的“后天的父母”。  与此同时,不定期的回娘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项颇为有效的策略来给婆家施加压力,以此来加速分家的完成。分家后女性的心似乎才慢慢地在夫家的这个村落里安定下来,也会慢慢地多结识点人,开始着以“小家”为本位的关系的建构与维护。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女性生命历程的角色实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