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第二辑)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姜振昌,刘怀荣 编  页数:288  

内容概要

  《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第2辑)》为青岛大学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连续出版的学术丛刊创刊号。该中心是山东省教育厅“十一五”人文社会科学强化重点建设研究基地,立足中、日、韩三国,以东亚文学、文化、语言及其相互比较、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中心成员由校内专、兼职和校外(含国外)兼职研究人员组成。中心与韩国庆尚大学、大佛大学、国民大学等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师互派等方面已进行了多种方式的交流与合作,曾多次聘请国内外学者来校讲学和举办学术讲座。2006年以来,中心专职研究人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项目5项,省级项目13项,国际合作项目l项。出版专著40余部,发表论文180余篇,获得各类科研奖励40余项,其中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山东省高校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1项。中心将继续开展与国内及韩国、日本学术界的合作交流,逐步强化学术研究的东亚特色,希望海内外同道能给予关心和支持。

书籍目录

诗学与文论研究日本古代文论的成立及其特点136种韩国诗话与中国典籍之关系曹丕“文气说”的诗学价值初唐诗格兴起的创作缘起考索——以贞观年间朝堂诗赋创作为例《诗人玉屑》“义理”辩证汉诗研究日本狂诗艺术特征论日本汉诗引证中国历史典故得失刍议高丽汉诗兴盛原因的再探讨作家作品研究《琴诗》的妙理与法螺的妙音苏雪林文学批评的史识与文心异类有情堪晤对——论《聊斋志异》异类题材的新创造“仕金宋儒”诗歌风格浅析流寓伪满洲国的日本作家同是东亚寂寥人——鲁迅和大江健三郎小说人物比较研究文化研究论朱之瑜的经伦思想“女性原本是太阳”——平塚雷鸟“反叛”中的“女性发现”隋唐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及影响魏晋至唐五代齐地方术与道教的发展语言研究韩国传统的汉字教育、教材简介《千字文》中的中朝日汉字音比较雅书在古朝鲜半岛的传播初探战后日本的人名用汉字字体问题研究综述冯梦龙的生平、“三言”及文艺思想研究综述近三十年《老乞大》诸版本研究综述

章节摘录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由于地缘上的优势,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友好交往的历史,而尤以文化上的交流更为引人注目。仅从文学关系上来看,两国的交流也是源远流长、水乳交融的。自隋唐以后的一千多年间,中日两国之间的学者、诗人互相学习、彼此唱和,进一步促进了两国间人民的文化交流,加深了两国间人民的友谊。这种友好往来也必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日本汉诗就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产生的文学样式。  所谓日本汉诗,就是日本人用古代汉语和中国旧体诗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汉诗是日本文学、特别是日本古代文学的一种样式和组成部分,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  日本汉诗从公元七世纪中叶近江时代的兴起,到明治维新时代走向衰落,前后约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在这一千余年中,汉诗不仅在朝野广为传诵,而且普通百姓也群起应和,抒情言志,运用自如,诗人辈出,卓然成家,构成世界文学史上鲜有的奇观。这是国际文化交流史上非常值得珍视的现象,也是一衣带水的两个邻邦在源远流长的文化交往中结出的丰硕成果。  日本汉诗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重。到了公元七、八世纪,中国唐朝的最盛期掀开了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中日文化交流更是空前的繁荣。七世纪中叶,日本大友皇子、大津皇子是最初用汉文写诗的诗人。八世纪的奈良时代,汉诗写作蔚然成风,贵族宴饮、迎接外国使节,都要赋诗,出现了以长屋王为首的藤原房前、藤原宇合、淡海三船等诗人。这时的汉诗文创作受中国齐梁体及唐初诗风影响较深,大多为五言诗,内容多属于侍宴、应召、从驾之类的应景之作。今存《怀风藻》(751年)一部,为日本最早的汉诗集。诗集收集了汉诗一百一十七首,诗风亦颇多模仿六朝。  唐朝之时,由于中日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日本汉诗便也在这个阶段内产生了。日本汉诗主要产生于天智天皇在位时期(662-672年)。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现存最早可考的汉诗是大友皇子即弘文天皇在二十一岁时所写的两首诗,其中的一首便是《侍宴》诗。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第二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