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阮忠 页数:285 字数:293000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散文史的撰述由来已久。阮忠所著的《中国古代散文史撰述研究》在广义散文观的视野下,选取陈柱《中国散文史》、郭预衡《中国散文史》、铃木虎雄《赋史大要》、马积高《赋史》、刘麟生《中国骈文史》、张仁青《中国骈文发展史》等16部不同的散文通史、散文断代史或分体史,探讨作者的撰述思想和方法,力图展示古代散文史撰述的基本面貌。为统领《中国古代散文史撰述研究》,首章《古代散文史研究的相关问题》对当下古代散文史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交代,尾章《古代散文通史撰述调查报告》对古代散文通史撰述的篇章划分、内容安排、作家作品等方面的撰述作了具体的比较、陈述和分析,以求对古代散文史撰述存在的问题有更透彻、更明快的认识,并促进古代散文史撰述的完善。
作者简介
阮忠,湖北黄陂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文的教学与研究。著有《散文概说》《庄子创作论》《道家智谋》《韩非子的人生哲学》《汉赋艺术论》《两汉诗歌与传统文化》《中古诗人群体及其诗风演化》《先唐散文论稿》《先唐文化与散文风格的嬗变》《唐宋诗风流别史》《唐宋散文创作风貌与批评》《宋词名篇解读:两宋名词的微观研究》《天涯守望:苏东坡晚年的海南岁月》等。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编著或参与编著图书多种。曾多次获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古代散文史研究的相关问题
一 从“重写文学史”说起
二 古代散文史研究三 个裹结的问题
三 古代散文史的撰述立场
四 古代散文史研究方法探寻
第二章 因源及流与依流探源的散文史研究途径——以陈柱《中国散文史》为例
一 陈柱关于散文史撰述的基本理念
二 据骈散二 体立论的散文流变研究
三 关于散文体法及风格变异的研究
第三章 以“文变染乎世情”为宗旨的散文史撰述——以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为例
一 郭预衡关于散文史撰述的思考
二 从社会状态探寻散文发展的规律
三 从社会状态之变展现作家作品之变
第四章 借写作元素分析法再现的散文历史状态——以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为例
一 古代散文史撰述的基本理念与方法
二 事件、人物、语言特色的把握
三 文风、文气、文法等的认知
四 文体的探讨角度与比较方法
第五章 运用三 段式方法揭示散文史的本色——以漆绪邦主编《中国散文通史》为例
一 漆绪邦散文通史的撰述用心
二 “时代背景和作家生平”的撰述
三 “思想内容”的撰述
四 “艺术特色”的撰述
第六章 古代散文发展演变的理念与实践——以刘振东等《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为例
一 刘振东等散文发展史的写作意图
二 从各编“通说”到具体作家作品的解析
三 纵向性历史考察的比较与“影响”关注
第七章 立足宏观系统地考察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以刘衍《中国古代散文史》为例
一 刘衍古代散文史编撰思想
二 宏观与系统观念的撰述实践
三 以作家作品为本体的“评判”
第八章 鲜明凸显艺术特征的断代散文史——以熊礼汇《先唐散文艺术论》为例
一 古代散文艺术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二 古代散文艺术特征的审美依托
三 古代散文艺术特征的描述与论说
第九章 网‘罗实例且以叙述为特色的辞赋史——以铃木虎雄《赋史大要》为例
一 从文体审视辞赋的发展历程
二 关注“接受”与辞赋的语言形式及表现技巧
三 以实例及前人的辞赋批评证史
第十章注重内容与风格探寻的辞赋发展史——以马积高《赋史》为例
一 马积高“从流探源”的辞赋史观
二 辞赋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的探究
三 从赋体考察辞赋的演变发展
第十一章 绾合时代演进与文体特征的辞赋流变史——以郭维森、许结《中国辞赋发展史》为例
一 郭、许的辞赋史撰述理念
二 淡化社会文化背景而直接从文学切人
三 为辞赋探源以见其演进轨迹
第十二章 宏观考量古代辞赋的辞赋断代史——以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为例
一 宏观把握历史脉络的辞赋史观
二 辞赋时期的整体观与赋家赋作的类型观
三 赋体的总体走向与风格变异
第十三章 用气势、词藻作关键词的骈文演进史——以刘麟生《中国骈文史》为例
一 综合叙述的骈文史理念与方法
二 骈文气势与词藻的探究角度
三 从时代与地域审视骈文的风格
第十四章 时代变易状态下的骈文发展史——以张仁青《中国骈文发展史》为例
一 史的结构形态与基本的撰述方法
二 作家作品撰述的两种模式
三 作家群体的视角与骈文源流
第十五章 探寻骈文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与得失——以于景祥《中国骈文通史》为例
一 骈文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形成的体认
二 骈文作家及其作品的考索方法
三 以具体的评析建立骈文发展史的基础
第十六章 古代游记散文的产生与演进——以梅新林、俞樟华《中国游记文学史》为例
一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探寻游记散文的产生
二 从文体与作家审视游记散文的演进规律
三 游记散文史的撰述方法与风格
第十七章 重风格特色及发展流变的八 股文史——以孔庆茂《八 股文史》为例
一 从八 股文发展时期看其流变的历程
二 从比较方法的运用看八 股文的发展流变
三 从作家作品的特色与流弊看其发展流变
第十八章 古代散文通史撰述调查报告
一 古代散文史篇章划分的调查
二 古代散文史内容安排调查
三 古代散文史论述的主要作家调查
四 古代散文史引用的主要作品调查
五 古代散文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评价调查
六 一 部散文著作与两个散文流派的评价调查
七 古代辞赋和骈文撰述的个案调查
八 也许算不得结论的结论
附录一 关于文学史的评说
一 古代文学史教材应该注重什么——关于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的思考
二 为古代散文正位的文学史撰述——读熊礼汇《魏晋南北朝文学史》、《隋唐五 代文学史》
三 为创新性学习开拓古代文学史编撰之路——陈文新主编《中国古代文学》评述
附录二 古代散文史及相关著作书目
一 古代散文通史及相关著作
二 古代散文断代史及相关著作
三 古代散文分体史及相关著作
四 古代骈文史及相关著作
五 古代辞赋史及相关著作
后记
章节摘录
“时代背景和作家生平”的撰述 “三段式”的第一段“时代背景和作家生平”的撰述。《通史》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有两种方式: 一是在每一编的“概述”中交代时代背景。如第一编的“概述”从商前说到商代、周代即西周和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是先秦散文最勃兴的时代,《通史》说到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包括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地主制诞生,礼坏乐崩而大国争霸,远鬼神重人事观念的发展,士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与百家争鸣的兴起等。而在其后的章节里,不叙及时代背景,直接叙说散文作品的作家或叙说作家生平。如《左传》一节的开头写道:“战国晚期的著作《战国策》、《韩非子》、《吕氏春秋》都称《左传》为《春秋》,西汉始称《左氏春秋》,并说它是鲁《春秋》之‘传’,作家为左丘明。”然后是《左传》为独立史书还是《春秋》之“传”及作家“左丘明”辩。又如《墨子》一节,开头说:“《墨子》一书是墨家学派的总集。墨家学派的创始者是墨翟。”接着介绍墨子生平。这种方式贯穿在全书中,可以看到《通史》对“时代背景”的简单处理,它只是粗略介绍时代背景,没有特别在意时代背景与作家及其作品之间的关联,自然呈现为重作家作品而轻时代背景的倾向。 二是交代作家生平时兼及时代背景,如第四编“隋唐五代散文”的第四章“柳宗元”,第一节为“柳宗元的生平思想和散文理论”。从节题上看,这一节关于柳宗元的内容有三点:生平、思想和散文理论。在具体撰述中,柳宗元的生平除了家世和人生经历之外,撰述者用了较长的篇幅论说柳宗元所处的中唐在安史之乱后的政治形势,包括唐德宗宠信宦官而猜忌大臣、唐顺宗登基后实行的“永贞革新”、唐宪宗即位后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等,让读者对柳宗元生活的环境有较多的了解。又如在第五编“宋代散文”的第四章“苏轼”的生平介绍里,专门论述了宋神宗时的“熙宁变法”和“乌台诗案”、宋哲宗继位及亲政以后的政局变化。将它们与柳宗元生平中的时代背景参照起来看,可以看到《通史》在这样的叙述中,所重的是特定的时代背景对具体作家人生的深刻影响,表现为作家人生的巨大变化或坎坷。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