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陈平,刘明祥 编 页数:622
内容概要
《刑事司法疑难问题研究》是针对刑事司法中的若干疑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论文集。2011年7月22日至23日,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检察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刑事司法疑难问题工作交流会暨专家咨询委员聘任仪式”,在全国高校部分刑法教授、北京市和深圳市检察机关部分干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部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共同参与下,“刑事司法疑难问题工作交流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获得了陈兴良教授等著名刑法学家的高度赞扬,《刑事司法疑难问题研究》就是这次盛会的结晶。
书籍目录
序言主题研究寻衅滋事罪作为“口袋罪”的立法与司法价值评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寻衅滋事案件中的适用论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若干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寻衅滋事罪司法实务问题研究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2011年院级招标课题组(58)寻衅滋事罪司法适用疑难问题探究寻衅滋事罪司法困境研究论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浅谈寻衅滋事罪的认定“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之界定探析寻衅滋事罪的“纠集他人”寻衅滋事罪之“情节”的司法认定——兼论《刑法修正案(八)》第42条第2款规定寻衅滋事共同犯罪之实行犯过限研究随意殴打他人型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比较研究——由方舟子等遇袭一案引发的思考纠集多人殴打致他人轻微伤的行为如何认定——以郭某等寻衅滋事案为例论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以何某等人寻衅滋事案为例未成年人犯罪中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探析从一起案件看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的区别专题研讨(一)合同诈骗罪探析论合同诈骗罪的界限专题研讨(二)论故意杀人未遂的认定论故意杀人未遂的认定专题研讨(三)非法拘禁罪司法认定中的疑难问题研究非法拘禁罪客观构成要素的诠释索债型非法拘禁罪探讨专题研讨(四)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中的“明知” 专题研讨(五)浅议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相关问题研究调研报告密云县涉农职务犯罪情况分析罗湖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炒金、炒汇案件的调研报告罗湖区检察院近年来办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调研报告经验总结密云县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成员犯罪研究——以密云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案件为考察对象检察机关公诉权与监督权的冲突与协调关于建立预防职务犯罪专家人才库的探析完善检警关系:解决侦查环节的两大痼疾论检察院的量刑建议权的权利属性学习与思考试论刑事申诉案件息诉难的成因及对策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不法侵害”司法认定中的特殊问题研究析刑法中的占有概念:兼谈夺取罪与侵占罪的区别财产犯罪疑案四则贪污罪认定中的疑难问题研究居间受贿犯罪定性与数额问题研究晚近刑事名案中的学理问题研究
章节摘录
2.非法占有目的之认定。非法占有目的是行为人主观上的心理状态,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时,行为人自己的陈述往往并不可靠,更多地要从客观行为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来综合考量。 首先,行为人必须采取了刑法上的欺诈手段,合同诈骗罪是行为人骗取合同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犯罪,因而客观上一定要有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欺诈行为。《刑法》第224条列举了四种可以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具体行为,第五项“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属于兜底性条款,因为合同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立法难以预知未来,为了充分打击合同诈骗行为,于是规定这一条款以涵盖可能出现的其他诈骗行为。“只要符合‘利用合同诈骗’这一客观本质特征,任何方法、手段都是可以成为合同诈骗罪的方法的”。 但是,正如有些学者所言,签订合同中的欺诈行为,是合同诈骗行为人非法占有目的的一种体现,仅仅提供了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断可能性,有欺诈行为并不必然地证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例如,行为人用虚构的单位或他人的名义订立合同,但之后积极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人只是通过欺诈行为获取非法利益,并没有非法占有目的,不能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因而,还要结合以下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
编辑推荐
《刑事司法疑难问题研究》(作者陈平、刘明祥)是针对刑事司法中的若干疑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论文集。 全书由“主题研究”、“专题研讨”、“调研报告”、“经验总结”和“学习与思考”五部分组成。 本书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不仅针对刑事司法中的若干疑难问题进行了理论性阐释,显示了刑法理论研究者的新视野、新思维、新成果,而且针对刑法理论中的若干争议问题进行了经验性解析,反映了刑法实务工作者的法态度、法情感、法责任。可以说,本书既为刑事司法实务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又为刑法理论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务素材,具有重要意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