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高玉,朱利民 著 页数:269
内容概要
《“两浙文学与文化研究”书系:两浙启蒙思潮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以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中国文学史发展为参照,研究两浙人文传统中富有生气的启蒙文化思潮与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关系,着重探讨作为内源性因素的两浙启蒙思想之于中国文学近现代转型的意义。本书将近代文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结合部”,将两浙启蒙思潮和启蒙文学置于特定坐标内,考察其生成的内源性文化背景,展示其发展演变历程,探讨两浙文学和启蒙思想之于中国近现代文学转型的重要推动意义。在此基础上,本书以两浙启蒙思想在中国近现代文学转型中的作用为切入点,反思中西启蒙思想和启蒙文学的异同及其根源,进而重审中国近现代“启蒙”话语、“启蒙”与的“救亡”关系、“启蒙”作为“主义”与现代文学的缺失等话题,使地域文学研究具有立足地域又超越地域的意义。
作者简介
高玉,男,1964年生,湖北荆门人。从本科到博士,先后就读于湖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6项。有专著两种。998年以来,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文史哲论文130多篇,3。多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政府”奖、5项。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 朱利民,男,978年生,湖北荆门人。文学博士,现为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承担省部级项目3项。在{学术月刊》、《外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导论 中国启蒙运动与区域启蒙思想一 中国启蒙运动的来源二 区域启蒙的意义三 两浙启蒙的生成原因第一章 两浙前近代启蒙思潮的递进态势与中国启蒙思想的萌芽第一节 两浙启蒙思潮的发端第二节 前近代启蒙思潮的递进第三节 两浙前近代启蒙思潮近代导向的内涵与意义第二章 前近代启蒙思潮对中国文学的近代导向意义第一节 启蒙导向下的文学观念变革第二节 事功学与两浙“经世”文风第三节 心学与两浙文学“性灵”说第四节 近代理性构成对汉儒经典的冲击:文学理念发生变化第五节 文学中近代启蒙因素的增长:个人主义与“入学”理论的初步建构第三章 两浙学术与近代启蒙思潮第一节 两浙学术的近代化演进过程第二节 “浙东之学”与“浙西之学”:两浙学术分野后的殊途同归第四章 两浙近代启蒙思潮与文学的近代转型第一节 “近世思想自由之向导”:“龚学”引领中国近代文化新潮第二节 文学启蒙:文学理论的筚路蓝缕第三节 以章太炎为代表的两浙作家的近代文学启蒙第五章 两浙启蒙传统的现代延续与文学的现代转型第一节 从传统走向现代:启蒙思潮融合外来文化思潮灌注了现代性内涵第二节 启蒙思潮与启蒙文学“新/旧”问题第三节 进化启蒙思潮影响下语言的探讨遮蔽了文学第六章 中国现代启蒙文学大师--鲁迅第一节 鲁迅的启蒙思想及其呈现第二节 鲁迅的启蒙思想及其启蒙文学创作第三节 鲁迅对国民性劣根性的批判第四节 鲁迅启蒙文学之于新文学的意义第七章 浙东作家群的启蒙文学第一节 鲁迅开创的乡土文学传统第二节 浙东作家的乡土文学创作第八章 “人的文学”与个人主义的文学创作第一节 “人的文学”第二节 “人的文学”理论分析第三节 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第四节 以郁达夫为代表的个人主义的文学创作第九章 两浙启蒙文学对构建中国新文学的意义第一节 两浙启蒙文学观念之于中国新文学的意义第二节 文学启蒙:两浙新文学作家在文体上的贡献第三节 两浙启蒙文学与新文学诗学体系第十章 启蒙的反思第一节 中西启蒙思想的反思第二节 中西启蒙文学的反思结语一 重审中国近现代“启蒙”话语二 “启蒙”与“救亡”关系之再认识三 论“启蒙”作为“主义”与现代文学的缺失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自由思想。长期以来,自由在中华民族文化内部都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尤其是在封建思想文化内部,自由永远都是受着儒家伦理的束缚的。黄宗羲的思想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具备近代特色的自由思想。黄宗羲首先将矛头对准了束缚人的思想自由的封建科举制度,认为它是将人的思想枷锁于“一定之说”,不许学者“取证于心”作自我判断。他认为“举业兴而圣学亡”(《南雷文案。卷一。恽仲升文集序》),并由此展开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黄宗羲还提倡人的自由精神,亦即个性解放的思想,反对贵族文学,提倡“灵性”,这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对个性的张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尽管二者并不是在同一层面上展开的。西方启蒙时期的文艺往往崇拜个性,注重文学创作中的灵感,黄宗羲的“灵性”观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这一观点,要求文学创作能够传达出诗人的真性情。在《南雷文集。卷一。景州诗集序》中,黄宗羲这样写道,“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作者认为诗歌的创作不在于雕绘诗句,而在于是否传达出作者的真性情,在文艺上引领了个性解放的思潮。 黄宗羲之后,随着中国国门的大开,中国在“历史”的时间进程上正式迈进了近代。但是中国的近代思想却已经在话语言说方式上走在了“历史”的前面,呈现出与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同,这种文化样态的产生与中国独特的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那就是作为面海的小传统的两浙文化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所展现的独特魅力。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