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金冲及 页数:266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将自己近半个世纪治学中有关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研究论述、史实考证、问题论辩、讲座文稿等文章精选二十余篇结集而成,基本代表了作者几十年来,关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的主要成果。
作者简介
金冲及,著名的辛亥革命史和孙中山研究专家。原中国史学会会长。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历任复旦大学团委书记、教务部副主任、教学科学部副主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上海市委《未定文稿》主编,文化部政策研究室研究人员,北京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孙中山研究会秘书长、会长,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书籍目录
我的治学经历
历史科学的特性和作用
治学漫谈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
作为世纪伟人的孙中山
论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兴中会的成立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中译本前言
救亡唤起启蒙
——对戊戌维新运动的一点思考
《清议报》的两重性
关于《开智录》
“军国民教育会”史实考辨
同盟会与光复会关系考实
——兼论同盟会在组织上的特点
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
关于《政论》
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最初传播
武昌起义告诉了我们什么?
武昌起义后各省独立的鸟瞰
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的民族觉醒
孙中山和中国的近代化
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的意见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辛亥革命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附录
主要学术著述目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对历史,我们一般很难做到有这种直接的了解,主要是依靠前人留存下来的文字记载(当然还有一些地上或地下遗留的文物)。陈垣先生对古代史研究者,要求他们对留存的史料做到“竭泽而渔”。近现代的史料实在太多了,浩如烟海,谁也无法做到“竭泽而渔”,倒是有“望洋兴叹”之感,但也得详尽掌握基本资料,尽可能地了解事实的总和,把它作为研究工作的出发点。现在有些作者(许多并不是史学工作者)不肯下这番工夫,只看到很有限的几条材料,灵机一动,就想发表有“轰动效应”的“独到见解”。许多毛病便是这样出来的。 留存下来的文字记载和实物材料再多,总仍是有限的。特别值得注意:越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往往因为当时尽人皆知而不再在文字上记录下来。后人再去推测或描写,就往往容易失真。档案资料一般说来比较可靠,但有时未必连贯,缺乏动感。就像电影的一张张胶片,都是孤立而静止的,但通上电力在放映机里放起来,就仿佛重新活起来了。史学工作者不可能完全做到这样,但有时也需要通过一种电力,那就是理解力,使书面上的资料仿佛在眼前活起来,力求真实地再现当年活生生的历史场面,仿佛自己熟悉的事情那样。能不能使历史在你眼前活起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对那些文字资料究竟读懂了多少。 文献记载互不一致,是常见的事情。史学工作者还需要下细心的考辨工夫,不能看到同自己观点相近的材料拿来就用,目的也在于力求接近历史的真实。
编辑推荐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金冲及自选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