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作者:孙朦
前言
孔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关于孔子最著名和影响力最大的作品,首推《论语》。《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它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孔子毕生的智慧,在《论语》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甚至都浓缩其中。例如,《论语》中有很多充满智慧的名言警句,有“吾日三省吾身”,“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 《论语》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视为智慧的源泉。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很喜欢《论语》,曾经借用《论语》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给他的女儿们取名为李敏、李讷,希望她们成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 家长里短说孔子的大智慧,就是将孔子的智慧进一步大众化、通俗化,让其脱离令人敬而远之的传统文化的壁垒,脱离教条式的机械说教,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普通人,发挥它对于日常生活的指导作用和价值。 本书主要通过《论语》中言语片段的引用、阐述、诠释、点评来论说孔子的智慧,将孔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领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最终,相信“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智慧之师——孔子,定会让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智慧起来。 孔子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商王室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侯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接连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闻名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朝礼制,大夫不得祖诸侯,“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 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后在72岁时娶18岁的颜徵在,生孔丘仲尼。《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传说中在孔子出世前颜徵在曾见到麒麟。 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孔子抚养成人,在他17岁时去世。孔子打听到父亲葬处,将父母合葬。 幼年即遭丧父的孔子,家境自然十分衰落。孔子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但孔子15岁即“志于学”。他极为聪明好学,且善于取法他人。他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好礼”。 除聪颖好学外,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 孔子19岁时,娶宋人亓官氏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该子便名为孔鲤,字伯鱼。孔鲤先孔子而死,有遗腹子孔饭,字子思。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在官场上获得一番成就,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这时的孔子,已开始授徒讲学,凡稍有资质的,他都收作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出逃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齐景公对孔子赏识有加,十分厚待于他,甚至曾准备封给他一些土地,但被大臣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闻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对此力不从心,颇有无奈。孔子见此,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孔子在齐不得志,归国后,便“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当时,鲁政权由季氏掌控,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9年(前501年),51岁的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鲁定公13年,齐国见孔子治下的鲁国日渐起色,便设计,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他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路上,前后荒无人烟,所带粮食吃尽,绝粮7日,最后弟子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幸得大难不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 颠沛流离凡14后,公元前484年,年近七旬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鲤、颜回、子路皆先他而去。 鲁哀公16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患病,不愈而亡,寿73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回首一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内容概要
孔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人们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家长里短说孔子的大智慧(经典珍藏本)》智慧震古烁今,光照千秋。他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书籍目录
学以致用,其乐无穷
不怨不怒,当为君子
恪守孝道,仁之根本
巧言令色,为者当戒
常省己身,完善自我
千乘之国,治理有方
谨言慎行,谦逊为人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积极学习,与时俱进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礼之根本,在于和谐
君子好学,忌图享乐
人生之路,循序渐进
学而不思,为学大忌
人而无信,不可立也
见义勇为,不要怯懦
既往不咎,着眼未来
耳濡目染,选择朋友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求虚名,求真务实
少说多做,重在行动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聪明易显,糊涂难装
认识自己,人贵自知
唯才是举,不问出身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为学之道,在于兴趣
因材施教,科学教育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骄傲自大,不足观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团结人才,成就大事
艰苦奋斗,实现目标
学识广博,博而有精
尊师重道,谦虚为学
持之以恒,必有所成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志向坚定,永不言弃
以人为本,获取人心
过犹不及,恰到好处
成人之美,君子所为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多责于己,薄责于人
小事不忍,大事难成
道听途说,德之弃也
患得患失,难有所成
章节摘录
孔子是紧紧围绕学以致用主题来办学的.孔子教学生学习“六经六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孔子非常博学,根据周、鲁、宋、杞等国的文献,整理编定了《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部经典,称为“六经”,作为教授弟子的教材;孔子平日教授学生的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并率领学生游学列国,在艰险的环境里奔波应酬,目的就是培养各种士官,以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的“流亡大学”,是学以致用的典范。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背过《诗经》三百篇,交给的政治任务却完不成,出使四方也不能进行言辞应对;这样,学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这是切中了教育的核心问题。毛泽东曾经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现代教育的弊端,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的死读书、读死书,而且是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今后就业有用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研究方法、逻辑思维、文字功底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因为学习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武装嘴巴;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推动实际工作。所以,在认真学习和深入钻研科学理论之后,要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真正把学习作为增强本领、推动实践的根本途径。 学得好不好,最终要看用得好不好。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读书很认真,实际工作能力很强;也有的人读死书、死读书,说起书本上的知识滔滔不绝,但一遇到工作中的难题就“抓瞎”。一个人如果不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能说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只有提高了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众所周知.毛泽东远见卓识、才能超群、智慧过人。然而,这和他酷爱读书有关。他一生笃志嗜学,垂老不倦,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他学以致用,联系实际,深刻领会,举一反三,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过读过,但不过是把它看作一句普通的寓言而已。而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闭幕词中,将这个古老的寓言加以提炼,引伸,才领会出它的深刻寓意。他以愚公的形象比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高大形象,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比作太行、王屋二山.激励大家团结起来为挖掉这两座大山奋斗到底。当年压在我们头上的大山早已被新时代的愚公推翻了,毛泽东同志发掘的这个古老寓言,今天仍然焕发着新的生命力,启示和鼓励我们把横在实现四化征途上的重重障碍一一推倒,缔造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实事求是”这句普通的成语,在中国已经用了近两千年。毛泽东同志对它作了新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他用这句成语教育干部,应当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向导。毛泽东同志曾经借用孟子的话“心之官则思”,来启发大家要善于运用思想器官进行思索,养成分析的习惯,学会分析的方法。他还题了“多想”二字,同全党同志共勉。 毛泽东同志精心阅读马列的书,垂老不倦。在这同时,他还经常阅读中国的古书,而且很讲究读书里的学问,从来不是无所谓地去读,而是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常常把书里可以借鉴的内容自然而贴切地运用于指导实践。1956年,毛泽东曾建议一些领导干部读一读《后汉书》中的黄琼传、李固传。书中一些话语如“蛲蛲者易缺,嗷嗷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曾被不少同志引为箴言。 毛泽东对《红楼梦》也有浓厚的兴趣,说这是一部顶好的社会政治小说。他多次要大家读,不是读故事,而是读历史,你要不读《红楼梦》,怎么知道什么叫封建社会呢?毛泽东看戏也常常与众不同。比如看《打金枝》,他是从工作方法的角度去看的,说郭子仪的儿子同皇帝的女儿结亲以后,闹矛盾,郭子仪和皇帝各自批评了自己的孩子,解决得很好。 显而易见,毛泽东读书的窍门主要是学以致用,联系实际,具体来说,可归纳为四点,即:改造、发挥、提炼、引申。晚清时期的思想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毛泽东的读书实践,学以致用,正好验证的这个道理。 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也说过一句话:“我发现有些很久以前的教诲还是有用的。”姚明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人。而且他总能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这促成了他的成长。P1-3
编辑推荐
孙朦编著的《家长里短说孔子的大智慧(经典珍藏本)》主要通过《论语》中言语片段的引用、阐述、诠释、点评来论说孔子的智慧,将孔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领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最终,相信“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智慧之师——孔子,定会让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智慧起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