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左靖 主编 页数:228 字数:24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碧山”,在我们看来,不仅是一个地理的名称,更是传统家园的象征。《碧山》在继续原来品质的基础上,更加集中于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处境、今后的努力方向,以及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的批评。本辑的专题“东亚的书院”尝试描述在中国书院传统的绝对影响下,东亚的书院,尤其是日本私塾(书院)的办学特点、学术旨趣和社会影响。其他传统栏目,如“行动民艺”、“传承与表现”、“深读”、“读影”、“品书”等,仍是试图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中的位置,并以此为源头探讨展开传承与创新行动的可能。
作者简介
中国独立电影的重要推广人之一。2006年底创办《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2008年和张亚璇创办“中国独立影像档案馆”;2011年和张献民创办“艺术空间独立电影放映联盟”;2011年和欧宁发起碧山共同体,并策划“2010碧山丰年祭”。他应邀在奥地利、西班牙、智利、日本、巴西和挪威的一些艺术中心和博物馆策划展览和项目。曾任南视觉美术馆(南京)执行馆长、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艺术总监。
书籍目录
卷首语 为什么关注书院 左靖
卷首专题:东亚的书院
寻找书院 唐克扬
徽州古书院:一个远去的文化符号 方光华
朱熹与福建书院 方彦寿
空?气 卢彦鹏
江户时代大阪怀德堂的学术 汤浅邦弘
书院文化与近世中国、东亚世界 吾妻重二
为文化续命,为中国招魂: 关于新亚书院 江弱水
卷二 行动民艺
黟县百工(一) 蔡麒麟
四川邛崃竹编 百年设计
卷三 深读
唐代俗乐机构的形成及在宫廷中扮演的角色
卷四 传承与表现
半树枯槐吊君王:以昆曲书写建筑 张弘
智珠寺时光残梦:一座古寺的重生 汤国
茗壶:闲人出品 沈微 严慕来
24节气 时与地 邱志杰
卷五 故土新调
桃花散记?叶家故事 袁菁
梦溪 魏璧
卷六 读影
《砻谷纪》:流水师傅的攻稻艺术 吴岚冲
《罗盘经》:『草寇 』还是『先知』 张凤英
卷七 品书
缘起不灭:《首抄本》和《守艺人》 蔡仕伟
打开,即是满目的故国 卢涛
章节摘录
在中国兴办西学的首要现实条件是“校舍”(那时,“校园”这个词还未进入现代汉语),操持这项事业的人们对于现代大学一无所知。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一所新的教育机构是否应该仿效中国过去的类似组织,他们面临着两个显而易见的困难:首先历史上的很多著名“书院”早已湮没无闻;二来城市里可以找到的可以承担“教育功能”的实例和当时业已存在的西方大学相差太大,无法放在一起讨论。举例而言,顺天府贡院是开科取士的地方,全国会试的考场,因为科举在传统社会中的重要性,贡院建筑的防卫守护赶上了监狱的级别,光是围墙便有三重,四角还有监视考生动向的“望楼”,但是为士子准备的空间——号房-一本身却是相当简陋。不管历史上的“书院”面貌如何模糊,它却包含着某种不言而喻的教育理想,绝不会和权力中心的“太学”“国子监”等混同。如果我们顺着几个“书院”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特征摸索下去,会发现二十世纪初的西方人所推广的新学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联系与区别,这异同也许正是解开“书院”建筑风格密码的钥匙。 不消说,传教士舍不得离开他们心目中的文明中心——城市。但是中华帝国真正令人折服的地方似乎不在城市而在乡村,那里才是更适合他们宣教努力的土壤。历史上初创的书院多在山林地,而且常和寺庵隔墙相邻,书院的创办者为此筚路蓝缕,不辞劳苦。对那些第一次来到中国的外国人而言,往往是在人迹罕至处发现了真正的“精神气质”和“宗教气氛”,他们对此类场所中包蕴的,也是推进他们在华教育所亟需的品质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从总体上看,中国建筑艺术是人类心灵中那种对大自然的本能敬畏所发出的那种强烈的宗教意义的天才创造。当一个人想领悟大自然主宰者的意志时,他就会本能地追求一种遁世隐居的宁静心态来进行沉思。这种追求促使着中国人在最美丽的地方修造了他们的寺庙。在那高耸的山峦,在那激湍的江边,在那秀丽的湖畔,在那深幽的丛林,在悬崖峭壁,在海中荒岛,在一切能够显示大自然那种不可思议的创造力的地方……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