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明)周高起(清)吴骞/著 赵菁/编 页数:19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史:阳羡茗壶(彩色图文版)》记述了:宜兴紫砂壶替代银、锡、瓷壶的情况,当时已被誉为实用与陈设欣赏兼备的艺术珍品,“一壶重不数两,价每一二十金”。书中着重介绍了供春、时大彬等31位紫砂民间艺人的造壶技艺及其作品。还记述了紫砂壶的泥料产地及制壶地点。文章最后为赞美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实用功能及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
作者:(明代)周高起 (清代)吴骞
书籍目录
阳羡茗壶系 (明)周高起/著
创始
正始
大家
名家
雅流
神品
别派
附录
阳羡名陶录 (清)吴骞/著
序
原始
选材
本艺
家溯
丛谈
文翰
诗余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规仿名壶日“临”,比于书画家入门时。 陶肆谣日:“壶家妙手称三大。”谓:时大彬、李大仲芳、徐大友泉也。予为转一语日:“明代良陶让一时。”独尊大彬,固自匪佞。(图49、图50、图51) 相传壶土初出用时,先有异僧经行村落,日呼日:“卖富贵。”土人群嗤之,僧日:“贵不要买,买富何如?”因引村叟,指山中产土之穴去。及发之,果备五色,烂若披锦。 嫩泥,出赵庄山,以和一切色土,乃黏脂可筑,盖陶壶之丞弼也。(图52) 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图53) 天青泥,出蠡墅,陶之变黯肝色。又其夹支有梨皮泥,陶现梨冻色。淡红泥,陶现松花色。浅黄泥,陶现豆碧色。蜜泥,陶现轻赭色。梨皮和白砂,陶现淡墨色。山灵腠络,陶冶变化,尚露种种光怪云。(图54) 老泥,出团山,陶则白砂星星。按若珠非,以天青、石黄和之,成浅深古色。(图55) 白泥,出大潮山,陶瓶盎缸缶用之。此山未经发用,载自吾乡白石山江阴秦望山之东北支峰。(图56) 出土诸山,其穴往往善徙,有素产于此,忽又他穴得之者,实山灵有以司之,然皆深入数十丈乃得。 造壶之家,各穴门外一方地,取色土筛捣,部署讫,弁窖其中,名日“养土”。 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壶成幽之,以候极燥,乃以陶瓮庋五六器,封闭不隙,始鲜欠裂射油之患。过火则老,老不美观;欠火则稚,稚沙土气。若窑有变相,匪夷所思,倾汤贮茶,云霞绮闪,直是神之所为,亿千或一见耳。 陶穴环蜀山。山原名独,东坡先生乞居阳羡时,以似蜀山风景改名此山也。祠祀先生于山椒,陶烟飞染,祠宇尽墨。按:《尔雅•释山》云:“独者,蜀。则先生之锐改厥名,不徒桑梓殷怀,抑亦考古自喜云尔。” 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宜倾竭即涤,去厥淳滓。乃俗夫强作解事,谓时壶质地坚结,注茶越宿,暑月不馊。不知越数刻而茶败矣,安俟越宿哉!况真茶如莼脂,采即宜羹,如笋味,触风随劣。悠悠之论,俗不可医。(图57) 壶,人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音然之光,人手可鉴,此为书房雅供。若腻滓斓斑,油光烁烁,是日“和尚光”,最为贱相。每见好事家藏列颇多名制,而爱护垢染,舒袖摩挲,惟恐拭去,日:“吾以宝其旧色尔。”不知西子蒙不洁,堪充下陈否耶?以注真茶,是藐姑射山之神人,安置烟瘴地面矣。岂不舛哉。
媒体关注与评论
壶于茶具,用处一耳,而瑞草名泉,性情攸寄,实仙子之洞天福地,梵王之香海莲邦。审厥尚焉,非日好事已也。 ——(明)周高起 暨阳周伯高氏尝著《茗壶系》述之,间多漏略,兹复稍加增润,厘为二卷,日《阳羡名陶录》。超览君子,更有以匡予不逮,实厚愿焉。 ——(清)吴骞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史:阳羡茗壶(彩色图文版)》由周高起和呈骞著,赵菁编,近千彩图指点迷津探寻紫玉金砂之前生今世!考究紫砂陶工陶土录正史不载名工名匠之生平技艺传器。紫砂创始选材考订名家源流派别风格兼录诗词文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