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钟庆
Tag标签:无
前言
理想与现实之痛 钟庆 在人类发展史上,现代文明只是短短的一页。人类改变自己的基因,发展智力用了大约450万年或者更久,相比起来,人类对自我与社会的认识才刚刚开始。 平等的理想在人类的社会意识中挥之不去,而现实常常背道而驰。 在生存的痛苦中,逃避从来不能解决问题。可以发现,危险和压力往往是导致人类改变自我的最好诱因,例如生养我的这片土地——中国,其伤痛、其冲突在不断上演着纷繁的场景,她是我不能不为之关切、为之担忧的地方。我已经定居日本多年,但离开愈久,愈加觉得在别人眼中给予自己的态度,往往是对待“中国人”的态度。作为中国人我是多么地希望自己的国家健康发展,人民更加智慧,生活与环境更加美好,因此,我也从未停止过对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得出的一些观点,来自于不容改变的历史事实,也来自于我的亲身体验。我曾经经历的留学生活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矛盾冲突颇有相像之处。因为没有足够的钱付学费,不得不先去刷盘子来维持学业。中国发展中的经济矛盾犹如我刷盘子兼读书的矛盾状况,犹如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般地不可调和。 读书的留学生要时刻抵御刷盘子的诱惑,因为自己的生活比全心全意刷盘子的留学生要差不少。用多长时间刷盘子?用多长时间读书?刷盘子的收入是用于读书还是改善生活?一旦抵御不住眼下的诱惑,松懈下来,原来所读的书全都白费,还要从头刷盘子。当然,拿到了学位,找到好工作,收入远非刷盘子可比,而且更有发展前途。但这要坚持一段很长的时间减少消费,潜心读书。 之所以从中国经济现状扯到刷盘子,是因为国际社会其实与一个国家的内部结构差不多,也分三六九等。有的国家好比读过书的白领,可以制造和出售技术,有的国家只能刷盘子,出卖简单劳动和资源。成为白领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家道殷实,则生下来就能上大学当白领,但这类国家就那么几个。如果中了彩票,一夜之间也能变成白领,但这种概率小得可以忽略不计。其余的国家要成为白领只能靠自己努力。 日本就是个模范生。日本人祖上的遗产不多,既缺土地也缺资源,手工业还不发达,刷盘子是扭转不了命运的,只有读书这一条出路。 在通信和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有个收音机就不错了,国民很难受到物质诱惑,只有专心“读书”是乐趣,既提高了技术水准,还没有浪费和“同学”比拼的时间。用了不到一个世纪,日本就掌握了全套先进工业技术。由于技术水平高,少量的技术产品就从世界市场换回了大量的粮食和资源,有效保存了本土的有限资源。日本20世纪30年代,平民生活水平还与中国持平;40年代打仗,平民没有饭吃;但是50~60年代家电就普及起来;70年代汽车就进入普通家庭。 中国就没有那么幸运。可能是祖上还留有家业,有些土地和资源(虽然人均也不多),所以自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这段时间,总是在想:是不是卖卖地、卖卖粮食、卖卖资源,就可以了?就这样走过来,这种古老的“原生态”交易带来的收入一时也不少,于是社会精英们惬意地改善生活,比如买“福寿膏”,比如到十里洋场去耍耍,就这样蹉跎了约一百年。其间虽然也想学些本事,但太辛苦,光交学费没产出,也就放弃了。到了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的枪炮不过是“汉阳造”——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为挽救日渐衰败的清王朝,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军事工业之一的湖北枪炮厂,后为汉阳兵工厂,全力以赴地在武汉制造当时最好的枪炮。“汉阳造”因此成为中华民族强国强军梦想的一个缩影。 而同期日本已经制造出自己的大和战舰、零式战斗机了(因此才得以在二战中一时间所向披靡)。工业发达、国土狭小的日本将未来发展瞄准了近在咫尺的中国,曾经的泱泱大国已摇摇欲坠,列强争抢瓜分,此时不打更待何时?当时的中国,既没本事,又空守着一份家业! 到了50年代,中国人安心读了10年书,而不是“刷盘子”享受生活。所有“刷盘子”——卖粮食和卖资源的收入,由国家统一充做工业化的“学费”,没有购买国外的彩电、冰箱等消费品。由于心无攀比杂念,“学习成绩”自然很显著,从零开始,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造出了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第一颗卫星……创造了无数“中国第一”,培养了大批工业人才和市场(后又打倒大批学术权威),复现了日本的发展历程。如果没有相继掀起的各种“运动”造成的停滞,大批“学术权威”相继被打倒,中国工业文明的脚步几乎是可以追上日本的。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读”了近百年的“书”,中国的改革开放只用了30年。但是,现在的中国成了“世界工厂”,生产线上的工人越来越多地出卖简单劳动,经济学家们越来越关心GDP的增长,计算着多少年后会达到什么水准。经济学家们的这种算法,就像计算靠“刷盘子”的收入多少年可以成为百万富翁一样可笑。现在的GDP增长率固然很高,但经济学家也许没想过,靠“刷盘子”,就是再干100年,也还是二流国家,只能拿着刷盘子的钱解决温饱,还要处理大量刷盘子留下来的“泔水”污染。如果继续“读书”深造,“勤俭持家”,不追求一时的GDP增长率,那么或许只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成为一流国家,人均GDP也会赶上发达国家。
内容概要
《大国之道:中国凭什么实现强国梦》讲述了在通信和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有个收音机就不错了,国民很难受到物质诱惑,只有专心“读书”是乐趣,既提高了技术水准,还没有浪费和“同学”比拼的时间。用了不到一个世纪,日本就掌握了全套先进工业技术。由于技术水平高,少量的技术产品就从世界市场换回了大量的粮食和资源,有效保存了本土的有限资源。日本20世纪30年代,平民生活水平还与中国持平;40年代打仗,平民没有饭吃;但是50——60年代家电就普及起来;70年代汽车就进入普通家庭。
作者简介
钟庆,男,1970年生人,网名愚蠢小猪。在合肥工业大学电机专业毕业后,1992年在华中理工大学数控中心攻读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留校任教。2001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东渡日本从事自然语言机械翻译研究。于2005年出版《刷盘子还是读书》在中国经济界获得极大反响。本书是应广大热心读者的要求重新修订改版而成。作为一名留日的工学博土,他在本书叶,以实际并极具可操作性的“工科语言”,剖析了英、美、德等世界大国,尤其是中国的近邻日本几度兴衰的命运。通过回顾中国近代以来的变革进程,认识中国经济的发展思路,解构了中国强盛之路上的操作误区和认识误区。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见解指出时弊所在,更提出了赶超强国的应对之策。
书籍目录
上篇 此消彼长的大国兴衰之道 第1章 在战火中诞生的发达国家 一、西班牙帝国的金山沉没 二、英国用鸦片逆转的自由贸易 三、美国在战火中涅燊 四、德国用军事工业加垄断来超车 第2章 大工业之痛——后发国家的道路 一、大国战略的首位一一重工业体系 二、西方工业化的路径不可拷贝 三、有三条典型道路 四、必须应对四大挑战 第3章 崛起奇迹——日本的再次腾飞 一、政企不分的经济体制 二、财团控制下的政治体制 三、产经联与日本平民的生活 四、日本经济的改革随机应变 五、自由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表相 第4章 东亚神话——外资带来的悲剧 一、亚洲模式的水际制造业 二、易蒸发的繁荣 三、神话破灭的内在规律 四、急骤变化的结果 五、文化变革和工业革命 六、最有力的竞争者一一印度 七、新时期的“共荣圈” 第5章 体系的秘密 一、唯求技术力,而非GDP 二、体系的根 三、循序渐进和超级繁殖能力 四、落后的根源 五、GDP的秘密 下篇 反思中日强国之路 第6章 中日追赶路径比较 一、19世纪的日本:无悔的坚持 二、崩溃与复兴 三、近代中国: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四、1949年的中国 五、毛泽东时代的重工之路 六、租不如买,买不如造 七、突进消费社会 第7章战后重来 一、满目疮痍自整理/l56 二、技术立国与日本产经联/160 三、什么是产经联?/163 四、弃易建难的产经联/167 五、个人力量是渺小的/170 六、交换之痛/172 第8章 界限下的中国 一、IT革命趋缓/176 二、IT革命引起的社会变革/l79 三、自然的界限/l84 四、人的界限/188 五、界限下的繁荣/194 六、冰火两重天中路在何方/197 第9章 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批判 一、“小学文化程度”的主流经济学家/204 二、阉割“可重复、可检验”的科学精神/207 三、生搬理论,硬套现实/210 四、百年“清流”嘴一张/212 五、中日两国学者们的“神”/214 六、中国文士与日本武士/217 七、武士的刀与经济学家的理论/222 八、问世间钱为何物/227 后记从过去走向未来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在德意志地区,较早涉及工业革命的是一些著名的私人企业家。在威斯特伐利亚,弗里德里希·哈尔科特就建立起了炼铁厂和炼铜厂,并投资于运河和铁路建设,推动蒸汽船只的使用。 几乎与此同时,弗里德里希·克虏伯还在靠近鲁尔地区的埃森建立了德国第一家钢铁厂。而当时的埃森(日后成为德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尚没显示出有什么发展前途,因此,克虏伯此举实有先见之明。 在创建工厂的同时,德国的纺织行业也开始利用英国的机器和技术。早在1783年,德国就安装了第一台水力纺纱机;到1814年,仅萨克森就已有机械纺锭28万枚:1831年,德国已经拥有1000台以上的机械棉织机。当然,从整体上看,在19世纪30年代以前,德国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还是微弱的。 德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进程上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19世纪30~40年代是德国工业革命的起步时期。与工业革命早期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德国的工业革命也是从纺织工业开始的。这一时期的德国纺织业与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较,仍显得落后。 例如,到1846年时,其织布行业还几乎听不到机器的隆隆声。即便是纺织业最发达的普鲁士,其棉织机使用动力的仍不到4%,在柏林的4个棉纺厂中,所用的机器主要是手摇珍妮机。由此可见,在这一时期的德国纺织业中,手工生产仍占据着统治地位。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铁路建设对德国的工业扩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迅速转向以铁路建设为重点的重工业。通过铁路建设来带动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可以说是德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1827~1832年,德国人已修建了一条从林茨到布德威斯之间长达79英里的用马作牵引的铁路。而德国第一条真正的用蒸汽动力作牵引的铁路,即从纽伦堡到菲尔特之间长达6公里的铁路,直到1835年才开通。 德国铁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到1840年为止,私人企业一直在唱主角。在此以前修建的纽伦堡至费尔特、柏林到波茨坦、莱比锡到德累斯顿等铁路,几乎都是私人投资。 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和传统观念的阻挠,德国各邦政府起初对这一新的交通运输方式持观望甚至反对态度。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也对建设铁路表示不解:为什么人们都想在半小时内从柏林赶到波茨坦去?他甚至抱怨,现在最普通的臣民也可以和他以同样快的速度旅行了。人们或许觉得这位普鲁士国王的想法有些可笑,其实,这是一位封建特权人物对工业化带来的社会民主进步所产生的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满和抗拒。 然而,时代在进步。由于铁路运输可以降低运费,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到1850年前夕,出于经济利益和自身安全因素的考虑,各邦政府对铁路建设的资助渐渐增多起来。19世纪40年代中期,全德国已建成20条铁路。 必须强调的是,铁路建设给德国其他工业行业带来直接而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铁路建设对钢铁、机车等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德国钢铁、煤炭以及机器制造工业的发展,焦煤取代木炭成为冶金业的燃料。
后记
从过去走向未来 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特别是相对近邻日本的落后,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社会集团的问题,而是在工业革命这个大背景下,整个传统社会的结构、文化相对不适应大工业时代的结果。进一步追寻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的由来,我们会发现,身处旧大陆却与其他文明中心相对隔绝,是中国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稳定的原因。中国社会将农业一一手工业社会的制度发展到了极致,以至于在社会规律突然发生变化的时候无所适从,无法追赶取得先发优势的西方。 反观日本,由于相对旧大陆其他文明更加隔绝,农业社会体制的稳定性和精密程度都要差许多。而它在工业革命浪潮到来之际却能迅速摆脱传统农业社会的尾巴,参照西方工业化历程,建立了更适合建立重工业体系的体制,取得迅速发展。 一涨一落之间,中日产生了巨大的鸿沟,但这绝不能说明民族之间的优劣,更不能决定未来,这只是数千年历史发展大潮中一次历时一个多世纪的小波动而已。当然,对于我们当代的人而言,意义重大。 工业革命以前的历史进程不为个人努力所左右,有两个关键原因:人类社会分散化和社会内部成员原子化。从整个世界而言,无数独立的政治和文化单位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之上发挥它们的作用,某种文化的影响和某个领导人的意愿都不能独立压倒历史运行的大趋势。 另外,在社会内部,鉴于古代社会的通讯和教育条件,领导人不可能用一己之力劝说整个社会改变运行方式,“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永远要以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有效的政府管理为前提。作为古代社会中的任何个体,都不得不把简单的趋利避害作为人生的准则。 工业革命改变了这一切,工业革命在对历史本身进行巨大冲击的同时,带来了另外一种历史发展的可能性一一人类对历史的主动影响。 一方面复杂庞大的经济组织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普遍教育使大多数人具备了观察社会的能力,甚至组织起来改变社会。 与不断发展的重工业体系和各种人类组织相比,一度广阔无边的世界也变得狭小起来。基于这样的前提,即便是中国这样的庞大国家,也有可能因为某些人的理智思考和积极努力,扭转传统社会结构的惯性运行方向,建立自己的重工业体系,走向富裕和强大。 进入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全社会也已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形成了共识。但如果用不同的尺度去观察这一命题,就可能得出令人困惑的结果。 从宏观大尺度看,比如从百年的大时间尺度和全世界的大空间尺度看,科技确实是人类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历次世界范围内的大产业革命都是领先科技应用于生产领域的结果,从蒸汽机、电力、核能、信息技术等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就可以证明。但在一个比较小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尺度看,比如从几年的小时间跨度和一个行政区域的空间尺度看,科技的重要性和优先性就不那么显著。 技术的积累、开发、突破,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投资,投资长、效益低,还不如直接购买现成的产品能很快产生效益。技术的开发虽然需要巨大的投入,但复制的成本几乎为零,而购买产品则不同,需要不断支付高昂的代价。 正是技术的这种特性,造成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巨大差异。 由于长短期利益的差别,现实中GDP、财政收入、引进外资数目成了优先的考核指标、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事关民族发展根本大计的“教科文卫”则被放置到最后,教育、医疗、科研、文化等事业都产业化了,成为拉动内需、保持GDP的新增长点。 反观日本,则是大举进行义务教育,学校免费提供营养配餐,国民健康保险,定期免费体检;在社区中设立免费的文娱活动场所——公民馆和图书馆,价格低廉的体育馆和游泳馆;加强基础科研的投入,进行长远的科学发展规划,大量吸收来自独联体和中国的人才。 东渡日本以后,除了经济,我的另外一个困惑就是日本的教育。 按中国人原来的看法,日本的教育可以说一塌糊涂:从小学开始到大学,以一个字形容足矣,就是“玩”,基础教育的“做题能力”、“考试能力”、绝不配与中国学生相提并论。 但是,在硕士以上的层次,中国学界的学术水平反而远不如日本。 在企业里的表现也一样,日本学生实践几年之后的成就更远非中国学生可比。 是因为硬件设施差吗?也不对,至少在高等学校之间没有可明显感受出来的差异。是体制问题吗?也不对,日本的“铁饭碗”、“大锅饭”比中国要严重得多。 在论坛上与国内主流经济学家或其代言人辩论几番后,我一下子明白了中日教育体系的根本差异,那就是有无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比科学知识更重要的东西。有了科学精神,无限的科学知识可以通过研究得来,如果科学精神不在了,再多的科学知识也只是别人的财富。 人在求学的最初阶段,科学精神的培养比科学知识的灌输更重要。 日本的小学课程要求内容极少,每天早早放学,基本没有家庭作业,即使有也是查资料、调查之类的轻松事情;上课时经常请山野村夫、三教九流来做交流报告;经常组织学生去户外旅游参观考察,涉猎人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各方面在生活中的实用,老师常在途中进行提问,让学生们自己寻找答案。学生们常去的地方是未来科学馆、船舶科学馆、江户博物馆等等,许多大企业也在参观之列。 未来科学馆展示了日本的最新技术成就,H-2火箭发动机、磁浮列车、太空舱、机器人、燃料电池……或实物,或模型,或原理演示;很多展品还可以实际操作和实验,工作人员在旁耐心地解说、指导和答疑。在这里,孩子们被种下了科学精神和实践的种子,培养了科学的兴趣,灌输了“技术立国”的思想。普通日本人包括家庭主妇都知道自我表现技术的重要。 船舶科学馆展示了日本航海的历史,其实也记录了日本成为一流工业国家的历史。当时最大的水上飞机、最大的舰炮……面对这些巨大的展品,可以深切体会到现代工业的力量和人的渺小。 东京旧称江户,江户博物馆是东京历史的见证,其实也是日本历史的缩影。在博物馆的现代部分,展示的是日本第一辆自行车、第一辆黄包车、第一辆摩托车、第一辆汽车、第一台电视、第一台洗衣机……面对这些粗糙幼稚的展品,体会到“民族第一”的重要,每个“民族第一”的诞生,都标志着民族的一次跃进,迈入一个新时代。 日本的国家电视台每周二有固定栏目《projectX挑战者们》,讲述的是这些第一背后的动人故事。那些无名的挑战者们在简陋的条件和艰苦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历经无数失败,去拼搏,去奋斗,去构筑民族的基础和柱石。节目的末尾会邀请挑战者们或亲朋故旧到演播室做客,连同那粗糙幼稚的日本第一甚至世界第一的作品。栏目的主题歌《地上之星》,催人奋进,催人泪下。挑战者们是地上璀璨的明星、民族的脊梁。 到这些展馆见学,我总是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青少年宫、航模队、无线电小组…… 当时小学校有航模队,自己动手组装模型飞机、动力、遥控等,很能够锻炼人,比现在小孩子直接买有意思多了。而今它们安在?我现在做工程,非本专业的知识,基本都是那个时代留下的。 在我的祖国,有人建国家大剧院,有人提议建“文革”博物馆,有人拍摄格格和皇阿玛,听说有人还要去拿奥斯卡奖。但可曾有人提议修建中国的未来科学馆、中国的江户博物馆、拍摄中国的《projectX挑战者们》? 在我的家乡有人会修漂亮的中心广场给领导巡视,有人会修连片的开发区等外商投资,有人会把教育专款奖给高考状元的班主任。可是,当年中小学的无线电小组、少年宫科技活动,还有工业基础课的现场实习,还有人组织吗?当年覆盖所有县城的公立图书馆,所有乡镇都有的文化站,如今还有多少在运行? 东渡日本,让我理解了现代国家的力量所在。 科学精神、长远眼光和合作精神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动力。科学精神是要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在现场中找出问题,发现规律,不断修正前进的航向;长远眼光是要使民族的每个成员从心底认识到知识和技术才是宝贵财富,才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合作精神则是集合民族全体的智慧和力量,去共同拼搏奋斗。 有了科学精神、长远眼光和合作精神,具体采用什么样的道路和模式并不重要。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保护还是开放,公营还是私营,没有哪种模式是先验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 英美模式、日本模式、苏联模式都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人文环境下的产物,有它们各自的合理性和特点,并不一定适合现在中国的人文环境和新的历史环境。那么,“可重复、可检验”的科学精神就非常重要,需要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和分阶段的发展步骤,在每个发展阶段不断进行实践检验,找出实践结果与理论期望的差异,找出新问题,总结新规律,不断调整具体的实施方法。 但是,科学精神、长远眼光和团结合作精神却是我们中国文化传统中缺失的。我们的公民是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理性经济人理论又进一步促使其散沙化。 散沙化、原子化使得个体没有能力进行长远规划,而是追逐眼前的蝇头小利;散沙化、原子化又使得个体没有力量,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圣人、神奇理论和天堂般的制度上。过去崇拜的是孔圣人,后来则是洋理论,现在又是制度崇拜,总之就是神灵崇拜。以为有了神灵就自然可以进天堂,而唯独没有信仰科学精神。 如果缺乏科学精神、长远眼光和合作精神,即便GDP增长率、基础设施、外汇储备、房地产……各种表面的经济数据非常绚丽夺目,但民族赖以立足的根干——技术力却令人忧虑。 如何培养科学精神和合作精神,让每个人树立对事物的客观认识,真实地认识社会的本质,建立踏实理性的“格物致知”态度,正心诚意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不无据空谈“治国、平天下”、打破“推理假设”的理论依据,是每个中国人都需要认真对待和思考的。 ——钟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读到这本书之前和之后,我的人生轨迹是完全不同的,就好像圣经能带给人的改变一样,从之前和大家一起的盲目乐观,转变为能够理性看待中国现在存在的各种问题。 ——冰尘绝霜 看完这本书,我们的确需要反思,就日本而言,我觉得我们最需要向他们学习的一点就是如何“向强者学习”。 ——楚山秋 愚蠢小猪的这本书可谓红极一时的经典之作,它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一般的经典,并存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关于现代经济真实面目的大讨论,这次大讨论打破了对西方经济学和市场经济的迷信,打破了对市场经济的迷信,在中国乃至世界思想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高原红
编辑推荐
《大国之道:中国凭什么实现强国梦》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名人推荐
在读到这本书之前和之后,我的人生轨迹是完全不同的,就好像圣经能带给人的改变一样,从之前和大家一起的盲目乐观,转变为能够理性看待中国现在存在的各种问题。 ——冰尘绝霜 看完这本书,我们的确需要反思,就日本而言,我觉得我们最需要向他们学习的一点就是如何“向强者学习”。 ——楚山秋 愚蠢小猪的这本书可谓红极一时的经典之作,它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一般的经典,并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关于现代经济真实面目的大讨论,这次大讨论打破了对西方经济学和市场经济的迷信,打破了对市场经济的迷信,在中国乃至世界思想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高原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