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差一步改变历史

出版时间:2013-7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英]理查德·巴塞特  译者:张孝铎  
Tag标签:无  

前言

编者的话威廉•卡纳里斯是书写第三帝国史时绕不过去的人物。他不像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邓尼茨、隆美尔等纳粹将领那样为帝国冲锋陷阵,为自己赢得军事史上的大名,以及后人对其战争技艺的崇敬;恰恰相反,卡纳里斯所做的,就是要让以上名将的赫赫战功溃于蚁穴。早在一战时,卡纳里斯已崭露头角,他精熟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海战中单刀赴会与英方交涉,并成功化装逃脱;后来又被意大利人抓获,再次遁走;还有一次在被英国间谍盯梢的情况下,他又乘潜艇逃之夭夭。不过,他的能力远不止于此。1935年,卡纳里斯升任第三帝国国防军情报局(Abwehr)局长,希特勒对他寄予厚望:“我想建立一个像英国情报局这样的机构,团结一群人,满腔热情地去战斗。”果然,卡纳里斯上任后招兵买马,蛛网密布,建立起了多达万人的情报网络,触角遍布世界。卡纳里斯无疑是个爱国者,对于德国的未来,他有独立的判断。他认为希特勒正把德国拖进一场战争浩劫之中,他开始用尽一切办法,拖延战争的开始,缩短战争的进程。但身居纳粹系统高位,他的反抗只能在暗中进行:他始终与纳粹军官反抗组织保持着距离,但却保护着他们的活动;他的国防军情报局在纳粹的历次侵略中都立下功劳,但却每每与英国暗通款曲,争取和谈。就这样,他在执行希特勒的命令与推翻希特勒之间走着“危险的钢丝”。他在情报中夸大英军的战斗力,使德国丧失了打击英国的最佳时机;他给佛朗哥通风报信,让他在与希特勒的会谈中占据了信息优势,脱西班牙于战祸,救英国于水火。最终希特勒因为卡纳里斯工作不力而撤销情报局,后来他通英“罪行”东窗事发,卡纳里斯受戮于即将被盟军攻破的福洛森堡。接替卡纳里斯成为纳粹情报头子的施伦堡在《施伦堡回忆录》中说:元首让卡纳里斯去找叛徒,这简直等于让山羊给你看花园。读史者常问:如果……那会怎样?如果普林西普没有刺杀斐迪南,那会怎样?如果德国打败了苏联,那会怎样?如果社会主义阵营没有瓦解,那会怎样?这本书也带给我们无数的“如果”,包含着无限可能的遐思:如果英国慎重地考虑了卡纳里斯的和平试探,那会怎样?如果西班牙被希特勒绑架,一同占领了地中海入口,那会怎样?如果苏联间谍金•菲尔比没能截断卡纳里斯和孟希斯的接触,那会怎样?如果那瓶白兰地炸弹如约在空中爆炸了,那又会怎样?

内容概要

他是苏联人眼中“欧洲最危险的人”;
丘吉尔认为英国最亏欠的人;
杜勒斯认为“现代历史上最勇敢的人”;
斯科尔兹内认为的“最大的叛国者”。
沃尔特·施伦堡在回忆录中说:让卡纳里斯去找叛徒,这简直等于让山羊给你看花园。
一段敌国之间的秘密交往,
数次提前结束二战的努力。
“简洁而引人入胜……杰出而谦逊的卡纳里斯跃然纸上,他拥有钢铁般的意志、超凡的勇气与过人的智慧;他相信肮脏的间谍工作若由高尚的绅士掌握,便不会如此卑下龌龊。”
——《文学评论》
“这本书用精彩的细节描绘了复杂阴暗的国际间谍圈,以及看似忠心耿耿的卡纳里斯试图推翻希特勒统治的惊人故事。”
——《晚报》
“令人着迷。”
——《标准晚报》
“一部富有启发性的传记。”
——《金融时报》
“不同寻常,趣味盎然。”
——《卫报杂志》
纳粹党掌权德国之后18个月,由希特勒指定,威廉·卡纳里斯出任德国军事谍报局(Abwehr)负责人。不过卡纳里斯却暗中反对希特勒的纳粹政权,认为希特勒将会挑起一场德国无法获胜的战争。1938年卡纳里斯参与了一场政变企图,却因英国首相尼维尔·张伯伦的介入而化解。1940年他暗中破坏了德国入侵英国的计划,还透露给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重要情报,使西班牙免于战祸。卡纳里斯多年一直走着危险的钢丝,事事先盖世太保一步。党卫军领导海因里希·希姆莱开始怀疑上了卡纳里斯,1944年,谍报局中有人卷入了著名的刺杀希特勒事件,希姆莱顺藤摸瓜抓捕了卡纳里斯。后者在二战结束前的几个星期被执行死刑。

作者简介

理查德.巴赛特(Richard Basset)《泰晤士报》越南、罗马和华沙特派记者。

书籍目录

编者的话第一章 海军的传统第二章 绅士之盟第三章 豪门之子第四章 消灭日耳曼第五章 情报局长第六章 西班牙第七章 堡垒坍塌第八章 沟通之路第九章 帝国幸存第十章 全面战争第十一章 生死决第十二章 寻觅和平第十三章 无条件投降第十四章 谍报局的终结结语注释参考文献译名对照

章节摘录

序言想为卡纳里斯作传的人几乎找不出比他更难描摹的对象了。尽管安德烈•布里索(Andr和海因茨•赫内等人为他写下了精彩的传记,但这位不知何故竟助英国取胜的德国海军上将,在其死后半个世纪以来留给后人的谜团却有增无减。纵然战后对他的评析不止千言万语,卡纳里斯与英国神秘莫测的关系依然为二战史的每个篇章都投下了暗影。因此,虽然心怀一丝胆怯,我还是颤抖着将手中的火把照向了曾为众人探寻,如今却幽暗阴森的国防军情报局地窖。挖掘秘密行动资料是一个冒险的举动。与某个机构某人的交情并无助益,依然处于《公务员保密法》保护之下的事件尚未解禁,显然也无从讨论。有些部门的人员虽然能就其他话题滔滔不绝,但对我穷追不舍的询问和旁敲侧击的刺探只给予了庄重而友善的沉默。无论知名人物还是默默无闻的小卒,都证明了他们对诺言的忠诚。如果研究英国二战期间绝密情报行动的人能学到重大的一课,那便是不可能说服这些机构的人员背弃誓言。对相信没有高效而忠诚的情报机构,国家就没有未来可言的人来说,这确实令人放心不少。不过,能够与参与刘易斯•纳米尔所谓的当代史“事务”的人们交往,始终是一件乐事。此外,正如他所指出,重大秘密总是会见诸文字,只要你知道要寻找什么,发现它们就并不困难。现有资料对得出令人信服的推理与精妙的演绎功不可没。然而,公开的文献常错误频出,未公开出版的档案又不时自相矛盾。为了说明这一点,纳米讲了阿瑟•柯南•道尔爵士的一个小故事。从里维埃拉归来的柯南•道尔从巴黎里昂车站乘出租车前往巴黎北站。出租车司机为感谢他慷慨的小费便说:“真是太谢谢您了,柯南•道尔爵士。”当时最伟大的侦探小说家不觉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我是谁!”司机答道:“报纸上说您取道马赛从戛纳过来,我看您的发式是戛纳的风格,靴子上还沾着马赛的泥巴呢。”“你只靠这些就把我认出来了?”困惑不解的作家问道。“当然不是,”司机又开口了,“行李牌上写着您的大名呐。”关注卡纳里斯和英国情报部门中与其地位相当的对手斯图尔特•孟希斯爵士的人,同样有大量资料可以参考。毫无疑问,在丘吉尔的默许下,卡纳里斯和孟希斯为实现英德之间的谅解通力合作,且本可在1943年结束战争。至于两人是否见过面,读者会得出自己的判断。记载此类会面的档案当然不会出现在公众视野,但孟希斯战后再三向记者声称两人从未谋面,似乎与间接证据矛盾。掌权者的决策标准极少有浅而易见的,战争时期更是如此,尽管这些决策是现代民主的光芒照耀下做出的。不过,本书的目的并不在于——在我看来,无论见闻何等广博,我这一代人这么做都不恰当——对做出重大决策、改变二战进程的政治家与国家公仆妄下断语。正如利奥•埃默里所说,只有具备处理重大事件的实践经验,才能对公众人物的行为做出客观的评判。而在谍报圈,面对更多混乱迥异的选择,对于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们来说,其情势与抉择自然是难以理解的。卡纳里斯的故事将当权者在20世纪的危难时刻所面临的选择展露无遗。是抓住唾手可得的机会,提前两年结束战争,从而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还是按1945年战胜国苦心拟就的均势计划维持半个世纪和平,尽管中东欧国家将为此付出高昂代价?二者也只待读者去权衡了。卡纳里斯在1943年的失败所带来的结果之一,是使德国在20世纪经历了彻底的毁灭之后,在21世纪崛起,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毫无疑问,在很大程度上,德国已成为基督教民主国家,支持合作与共识,拥护与纳粹政权信条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念。纵然有瑕疵,联邦共和制依然被证明是欧洲两代人得以享受和平的基石。没有1943年至1945年间的灭顶之灾,同样很有可能实现相同的转变。曾激烈反抗纳粹政权的家庭在战后德国绝望而痛苦的经历,以及他们在50年代重新融入社会的艰辛努力,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纳粹主义的病毒与其裹挟的强烈仇恨,只有在最全面的免疫计划之下方无生存之处。也许,在卡纳里斯眼里,21世纪的德国或多或少已成为凯恩斯口中“浸润于西方文明”的德国,一个令海军上将与共谋者为之奋斗、以死相许的德国。

媒体关注与评论

“简洁而引人入胜……杰出而谦逊的卡纳里斯跃然纸上,他拥有钢铁般的意志、超凡的勇气与过人的智慧;他相信肮脏的间谍工作若由高尚的绅士掌握,便不会如此卑下龌龊。”——《文学评论》“这本书用精彩的细节描绘了复杂阴暗的国际间谍圈,以及看似忠心耿耿的卡纳里斯试图推翻希特勒统治的惊人故事。”——《晚报》“令人着迷。”——《标准晚报》“一部富有启发性的传记。”——《金融时报》“不同寻常,趣味盎然。”——《卫报杂志》

编辑推荐

他是苏联人眼中“欧洲最危险的人”;丘吉尔认为英国最亏欠的人;杜勒斯认为“现代历史上最勇敢的人”;斯科尔兹内认为的“最大的叛国者”。一段敌国之间的秘密交往,数次提前结束二战的努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他差一步改变历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少见的卡纳里斯的个人传记,坦率地说,即使卡纳里斯成功,也很难改变历史。专制国家中的自由空间,是十分有限的。诚如龙德施泰德所说,“只要希特勒活着,就毫无办法,因为人民相信他。”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