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9-1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英】莎士比亚 译者:朱生豪
前言
“莎士比亚戏剧朱生豪原译本珍藏全集”丛书,其中27部是根据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世界书局出版、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三卷本)原文,四部历史剧(《约翰王》、《理查二世的悲剧》、《亨利四世前篇》、《亨利四世后篇》)是借鉴195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十二),同时参考其手稿出版的。 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戏剧以“保持原作之神韵”为首要宗旨。他的译作也的确实现了这个宗旨,以其流畅的译笔、华赡的文采,保持了原作的神韵,传达了莎剧的气派,被誉为翻译文学的杰作,至今仍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和学界的高度评价。许渊冲曾评价说,二十世纪我国翻译界可以传世的名译有三部:朱生豪的《莎士比亚全集》、傅雷的《巴尔扎克选集》和杨必的《名利场》。 于是,朱生豪译本成为市场上流通最广的莎剧图书,发行量达数千万册。但鲜为人知的是,目前市场上有几十种朱译莎剧的版本,虽然都写着“朱生豪译”,但所依据的大多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的“校订本”——上世纪60年代初期,人民文学出版社组织一批国内一流专家对朱生豪原译本进行校订和补译,1978年出版成“校订本”——经校订的朱译莎剧无疑是对原译本的改善,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校订者和原译者的思维定式和语言习惯不同,因此经校订后的译文在语言风格的一致性等方面受到了影响,还有学者对某些修改之处也提出存疑,尤其是以“职业翻译家”的思维方式,去校订和补译“文学家翻译”的译本语言,不但改变了朱生豪原译之味道,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莎剧“原作之神韵”的保持。 当流行的朱译莎剧都是“被校订”的朱生豪译本时,时下读者鲜知人文校订版和“朱生豪原译本”的差别,错把冯京当马凉,几乎和本色的朱生豪译作失之交臂。因此,近年来不乏有识之士呼吁:还原朱生豪原译之味道,保持莎剧原作之神韵。 中国青年出版社根据朱生豪后人朱尚刚先生推荐的原译版本,对照朱生豪翻译手稿进行审订,还原成能体现朱生豪原译风格、再现朱译莎剧文学神韵的“原译本”系列,让读者能看到一个本色的朱生豪译本(包括他的错漏之处)。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世界书局首次出版朱生豪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时,曾计划先行出版“单行本”系列,朱生豪夫人宋清如女士还为此专门撰写了“单行本序”,后因直接出版了三卷本的“全集”,未出单行本而未采用。2012年,朱生豪诞辰100周年之际,经朱尚刚先生授权,以宋清如“单行本序”为开篇,中国青年出版社“第一次”把朱生豪原译的31部莎剧都单独以“原译名”成书出版,制作成“单行本珍藏全集”。 谨以此向“译界楷模”朱生豪100周年诞辰献上我们的一份情意! 2012年8月
内容概要
经朱生豪后人审订的莎士比亚戏剧朱生豪民国原译本。
泰尔亲王配力克尔斯向安替奥克国的公主求婚,无意间识破了安替奥克国王和女儿乱伦的隐私。因惧怕安替奥克国王的权势,为避免灾祸降临到本国人民头上,他把国政委托给忠贞的大臣,自己逃离了国土。由此他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厄运不断。在回国的途中,海上狂风暴雨大作,即将分娩的妻子生下女儿后不幸死去,被抛到海里。十几年后……
系莎士比亚晚年与人合写的传奇剧。其故事取材于英国十四世纪诗人约翰•高厄的《情人的自白》。
该剧以悲剧开始,最后以大团圆的喜剧结束。该剧有强烈的道德价值,劝人向善戒恶。剧中泰尔亲王自从发现了安替奥克国王父女乱伦的隐私之后,厄运不断,最后否极泰来,恶人遭到惩罚,奇迹出现,全家大团圆。这告诉了世人一个深刻的道理:“善恶终有报,只是来得迟早。”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莎士比亚(Shakespeare,W.) 译者:朱生豪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本·琼森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作品全方位展示了当时广阔的社会场景,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朱生豪(1912~1944),浙江嘉兴人,诗人、翻译家。1936年开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为回应某国人因为中国没有莎士比亚的译本而对中国文化落后的嘲笑,把译莎看做“民族英雄的事业”,在译稿两度毁于侵略者的战火,工作和生活条件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坚持译出了31部莎剧,为译莎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朱译莎剧文辞华赡,充分表现了莎剧的神韵,得到读者和学界的广泛好评。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 《莎剧解读》序(节选)(张可、王元化) 莎氏剧集单行本序(宋清如) 剧中人物1 第一幕3 第一场安替奥克;宫中一室7 第二场泰尔;宫中一室15 第三场同前;宫中应接室21 第四场塔色斯;总督府中一室24 第二幕29 第一场盆塔坡力斯;海滨旷地33 第二场同前;通衢;有露台通比武场;旁设天幕 为国王,公主,贵妇,大臣等列座之处41 第三场同前;大厅;陈设酒席45 第四场泰尔;总督府中一室51 第五场盆塔坡力斯;宫中一室54 第三幕59 第一场海船上64 第二场以弗扫;摄利蒙家中一室69 第三场塔色斯;克利昂家中一室75 第四场以弗扫;摄利蒙家中一室77 第四幕78 第一场塔色斯;海滨附近旷地82 第二场密底林;妓院中一室88 第三场塔色斯;克利昂家中一室96 第四场塔色斯;玛琳娜墓前99 第五场密底林;妓院前街道104 第六场同前;妓院中一室105 第五幕114 第一场密底林港外,配力克尔斯船上。甲板上设帐篷,前覆帷幕; 配力克尔斯偃卧帐中榻上。一艇停靠大船之旁117 第二场以弗扫;黛安娜女神庙前131 第三场以弗扫;黛安娜神庙:黛莎是女祭司,立神坛近旁; 若干修道女分立两侧;摄利蒙及其他以弗扫居民均在坛前肃立133 附录139 关于“原译本”的说明(朱尚刚)140 译者自序(朱生豪)143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配瞧,她像春之女神一般姗姗地来了;无限的爱娇追随着她,她的思想是人间一切美德的君王!她的脸庞是一卷赞美的诗册,满载着神奇的愉快,那上面永远没有悲哀的痕迹,暴躁的愤怒也永不会做她的伴侣。神啊,你们使我成为一个男子,在爱情中颠倒,你们在我的胸头燃起炎炎的欲火,使我渴想着尝味那仙树上的果实,否则宁愿因失败而死亡,帮助我,你们忠心的臣仆,达到这样无涯的幸福吧! 安配力克尔斯亲王,—— 配他将要成为伟大的安替奥克斯的子婿。 安在你的面前站着这一座美丽的乐园,它的黄金的果实触上去是有危险的,因为致人死命的巨龙会吓散你的魂魄。她的天堂一般的脸庞引诱你去瞻仰她的不可计数的美艳,只有才德出众的人才可以把她拥为已有;你要是不够资格,那么为了你的僭妄的眼光,你将不免一死。你看那些本来都是赫赫有名的君王,也都像你一样受着情欲的驱策,从远道闻名前来,他们在用无言的唇舌和惨白的容颜告诉你他们都是爱情的战争中的阵亡者,只有天上的星光掩覆着他们暴露的骸骨;他们那死灰的脸颊在劝你不要走进死神的罗网,那罗网是什么人都一体容纳的。 配安替奥克斯,我谢谢你,你教我认识我自己的脆弱的浮生,提出这些可怕的前车之鉴,使我准备接受和他们同样的不可避免的命运;因为留在记忆中的死亡应当像一面镜子一样,告诉我们生命不过是一口气,信任它便是错误。那么我就立下我的遗嘱;像一个缠绵床榻的病人,饱历人世的艰辛,望见天堂的快乐,可是充满了痛苦的感觉,不再像平日一般紧握着世俗的欢娱,我把平安留给你和一切善良的人们,把我的财富归还给它们所自来的大地,(向公主)可是我的纯洁的爱火,却是属于你的。现在我已经准备完成,就要踏上生死的歧途,我等候着最无情的打击。 安你既然不听劝告,那么就请诵读你那注定的命运吧;按照我们的约法,你在读过以后,倘不能解释其中的意义,就必须像这些比你先来的人一样,流下你自己的血。 公主虽然这样说,我祝你成功,愿你有福! 配像一个勇敢的战士,我踏上了比武的围场,除了忠实和勇气之外,我不要求别的思想指导我的行动。
后记
历时两年,这套“莎士比亚戏剧朱生豪原译本全集”(31部)终于全部付印了。在编辑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让我们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二。 朱生豪原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完成于70多年前的民国时期。有很多用法跟我们现代汉语习惯有差别,有的差别还挺大。 对于这些差别和问题,如何处理?为妥善解决原译本和现代汉语的用法习惯等的差别问题,我们特地请教了一些编辑前辈名家(如国家语委的厉兵老师)和研究莎士比亚戏剧的专家学者(如屠岸先生、陈才宇老师)。专家们和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基本共识,那就是:只要不是笔误或排印错误,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貌。现在,把遇到的问题与处理方法都列出来,供读者参考。 1.当时白话文尚处于发展的早期,有许多字词用法的随意性较大,因此在朱生豪译文中有很多词语跟现在经过规范化的用法不大一样。比如:“走头无路”、“甚么”、“身分”、“顽笑”、“跌交”、“叫化”等等,我们在编辑中都保持了原貌。 2.同样,由于当时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也属早期,译者对专有名词的翻译也较粗放,并不像现在对很多人名、地名,以致货币名等译法都有了相对稳定的通用,对原译本中和现在通用译法不同的表述,比如:“维纳丝”,今译为“维纳斯”;“特洛埃”,今译为“特洛伊”;“克郎”,今译为“克朗”等等;以及大量出现的剧中人物名,我们也都保持了原来的译法。 3.有时甚至同一个人名或者词语在剧本中也不统一。对于这类问题,按照现在的编辑习惯,可能不符合图书质量检验的要求。 比如,在《错误的喜剧》、《维洛那二士》等剧本中出现了“什么”和“甚么”的混用。厉兵老师认为, “五四”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初,文人的中文著作在用字和用词方面跟目前的规范很不一样。除了“甚么”与“什么”外,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的、地、得”的用法也跟今天不同(毛泽东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即如是),今天的“介绍”那时说“绍介”,等等。像这些名家的作品,如果采用的原版图书出自较权威的出版社,原则上以维持原貌为宜。如果有错别字,也照登,可加脚注注释,或者在“出版说明”中说明新版在字词处理上的基本原则。朱尚刚先生分析后认为,“什么”和“甚么”在现在虽然规范为统一用“什么”,但在朱生豪原来的译文中二者还是有语气轻重的差别,并非完全随意的。 再比如,在《驯悍记》中,同一个人名在英语原著和朱生豪的译文中前后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写法。凯萨琳那和凯萨琳(Kathm·ine和.Katherina)、克里斯托弗·史赖和克里斯托弗洛·史赖(Christopher Sly和Christophero Sly),对于这个问题是否需要统一,我们请教了陈才宇老师。陈老师认为,莎士比亚时代的英语受拉丁语和法语的影响,拼写方式很不稳定,出现不同的拼法是有可能的。若是重新进行翻译或是对现有译本进行校订的话,以统一起来为好。但作为原译本,为保持其原貌,我们予以保留,并加注释说明还是合适的。 4.还有一些词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逐步退出了人们的视野。比如“尊价”,在《辞海》中“价”字条中有一项解释为“旧称供役使的人”。原译本用“尊价”有其妙处,既没有搞混身份,又显得十分讲究礼节,更能体现莎剧的韵味。类似的还有“要公”、“巨浸”、“行强”、“靴距”、“旨酒”等等,这些词语现代的读者或许觉得难以理解,但仔细探究后可知都还是不错的,有出处,甚至有典故,更能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 5.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说明一下,即关于本全集中采用的剧名,我们全部采用朱生豪的原译名:《汉姆莱脱》,今译为《哈姆雷特》;《奥瑟罗》,今译为《奥赛罗》……这可能会让已经习惯了“哈姆雷特”等译名的读者很不习惯。但是,相信你读到《女王殉爱记》(今译为《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英雄叛国记》(今译为《科利奥兰纳斯》)、《量罪记》(今译为《一报还一报》)、《该撒遇弑记》(今译为《裘力斯·凯撒》)……等“原译名”时,会有一种得到补偿的感觉。 6.在编校中我们遇到的最困难的事情,就是未收人世界书局版《莎士比亚戏剧全集》(1—3辑)的四部历史剧。这四部历史剧1954年出版时,宋清如女士把原来的翻译手稿提供给出版社,编辑者作过一些修改,这次为体现原译原貌,基本上是依据翻译手稿排印的。 7.原译本中采用了一些很有特色的吴方言元素,比如“我不听见”、“多少重要”、“哎呀,一唿可咽得长久!”“可是没有香过你家看门人女儿的脸吧?”使用的这些方言词语往往具有特殊的表现力,一般也能为非该方言区的读者所理解。 我们在拜访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屠岸先生时,屠岸先生特别强调,虽然朱生豪的译文难免有一些错漏之处,但他还是很好地把莎剧的神韵译了出来,在当时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完成这样一项工程很了不起,对这些错漏之处我们应该予以宽容。 最后,虽然经过近两年的策划与编辑,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核对原版本和手稿原文.,并参照上述专家学者和名家前辈的意见,处理编校问题,但由于自身水平有限,人力和精力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请方家指正! 我们的初衷,就是出版一套能真正反映莎士比亚戏剧朱生豪“原译”风貌的版本,供大众阅读和学者研究所需。若是有所缺漏,或您有新的研究发现,敬请联系我们,以备补充、修订和完善此版本,提供更精要准确和更有版本价值的莎剧朱译“原译本”。 中国青年出版社 新青年读物工作室 2013年6月
编辑推荐
《沉珠记》编辑推荐:原译本,此次出版未经“校订”的“朱生豪原译本”,依据的是朱尚刚先生推荐的莎剧朱译原版本,对照朱生豪翻译手稿进行审订,还原朱生豪原译之味道,充分凸显莎剧的神韵。单行本,经朱尚刚先生授权,首次收录宋清如女士60多年前做的“单行本序”。“第一次”把莎剧朱译每个剧本原汁原味地单独成书出版。珍藏全集,完整收录和再现朱生豪翻译的全部译稿,共33部,均以“原译名”出版,制作成单行本“珍藏版”全集。
名人推荐
朱的译文,不仅优美流畅,而且在韵味、音调、气势、节奏种种行文微妙处,莫不令人击节赞赏,是我读到莎剧中译的最好译文,迄今尚无出其右者。——著名翻译家、文学家 王元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