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彭继超、 伍献军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2-12出版)
前言
新疆地旷人稀,举世仅见,益以人事未尽,沧桑迭更,遂使沙漠地区日益扩大,万里膏腴悉成石田,历史名城多已荡然无存。今日本省沙漠地带竞占全面积三分之一强,黄沙千里,浩瀚渺茫,荡漾起伏,望之如大海波浪然,史书称之为“瀚海”。其最著名者,为塔里木沙漠及白龙堆沙漠。前者位塔里木河西南,横亘于塔里木盆地之中,外人呼之为塔克拉玛干沙漠。东西凡一千五百里,南北可三百四十里至七百里,全部为黏土沙砾所组成,厚度最高达二干公尺,最低处亦在一千五百公尺左右。白龙堆沙漠,又名库木塔克,起自塔里木河以东以迄甘肃玉门关,其厚度亦达千公尺左右。其次为天山北路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占面积约一百五十万方里。 沙漠地区,雨量绝稀,气候奇燥,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千里之间,人烟断绝,寸草不生,滴水难觅,夏时常因缺乏水源,旱死沙漠中,行旅视为畏途。沙漠又分真性与假性二种:前者纯属沙质所构成,为绝对不毛之地:后者又名戈壁,上虽砂石,下皆土壤,间或尚见水草,非绝对不毛之地。 南疆各绿洲,星罗棋布于塔里木盆地边沿,因地势辽阔,绿洲与绿洲问,每间以戈壁,其距离远近不等。最大者,为阿克苏至喀什噶尔,戈壁长凡一千一百里,其间约六百里内,皆黄沙大漠,旷绝水草,夏时行旅苟无妥善之准备,非旱死,亦必唇焦肠枯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云: “ 从此东行入流沙,沙则流漫,聚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顾茫茫,不知所措,是以往来者,聚遗骸以纪之。乏水草,多热风,风起则人畜昏迷,因以成病,时闻歌啸,或闻号哭,视听之间,恍然不知所至,由此屡有丧亡,盖鬼魅之所致也。行四百里,至靓货罗故国,国久空旷,城皆荒芜,又东六百里,至折摩驮那故国,即且末也,城郭巍然,人烟断绝。” 又一八九五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旅行塔里木大沙漠中,记其时之苦况云:“……初行十二日,尚可掘沙得水,且间有植物,人畜均安,惟沙丘起伏,陟降维艰耳。四月二十二日后,遂八真沙漠,沙丘起伏愈大,幸时有急风,沙丘为削平不少。沙漠中烈日如火,以故水箱之水均热至三十二度左右,人以冀能多出汗,使在风中较为凉爽,以故饮水过多,至此所余仅足二日之需,因不得不深藏之,以供人之所需。牲畜因无饮料,遂渐有倒毙者。途中从仆又多偷饮余水。五月一日,贮水尽罄。从仆伊斯南拜乃杀羊取血,以解烦渴,复接饮驼溺,皆不济事,是日另二仆渴死。”以唐玄奘及近人斯文·赫定前后相隔千余年,而所记载之情形初无二致。迄今虽有国道之建设,及航空之点缀,惟南北二大戈壁及腹地之旅行,其困难之状,迄未改变,风沙苦渴,寒暑之况,非身历其境,决难体会此中况昧。此情此景,余于亲尝之后,不禁遐想欧美文明国家,交通便利,随地繁华,以新疆如是膏美之区,设易地而处,火车飞机宜必往来如织,造成繁华之境。今则荒凉乃尔,外人之讥固亦无以自解。年来中外考古家常在流沙中发掘大批宝物以及塑像、经典、瓷器等,足证今日黄沙茫茫,极目苍凉之区,多为古之繁华都市。因沙漠气候奇燥,千年古物尚多完整。简言之,今日本省沙漠之浩荡,实害于人事之未尽。 细考历朝经营新疆者,概注重于军事政治,清末始略及经济文化,而终忽于交通,致二千年来边疆自边疆,与内地无法呵成一气。昔汉唐之通西域,元清之征新疆,皆不殚竭中原之财,尽举国之力,其目的不过欲藉为屏障求其不内扰而已。今时代既易,作用自有不同,仅指新疆局部而言,其于民族复兴之条件,至完且美,实为我国重要之生命线!移民殖边,调剂人口,开发富源,发达生产,推广教育,振兴交通实业,使新疆与内地文化得以交流,经济互相利赖,脉络相连,手臂相辅,则不但一切复杂问题俱可迎刃而解,且可奠国家万世富强之基。或谓方十九世纪之时,统治之方式为政治,而维持政权之武力为军队,故专制帝王,野心枭雄得恣其残民以逞之志,迨二十世纪之来,统治之方式虽仍为政治,惟维持政权之武力,因人类之发展,社会之演变,已由军队而改为经济矣。旨哉斯言是则,开发边疆,发展经济,应为当局所毕力者也。 尤有进者,新疆位亚洲大陆之中心,当陆权与海权时代,闭关而治,尚能偏安西陲,今世界斗争已入空权时期,世界之重心已由赤道转移北极,新疆亦随世界潮流之激荡益增其重要性。夫以我国文化之优美,民性之朴厚,天复居以大好河山,其蕴藏陶铸,无一逊于自诩为文明之邦族,且又介于美苏二大国之间,倘我政府以及内外贤哲,能一德同心,树共存共荣之基础,自成一独立强大之国家,必可进而与列强并驾齐驱,退而为美苏>中突之缓>中,以保障世界之和平。时代既诏我以如此重大之使命,我全国之同胞其可不悉力以赴耶。
内容概要
《核盾牌》内容简介:浓缩几百名亲历者之亲口讲述,汇聚数十卷高层档案之宝贵细节,几十处试验现场亲临考察,几十部绝密影片精心选取,集权威性、史诗性、故事性、科普性于一体,一部中国“两弹一星”的信史正传,一幕中华民族崛起的伟大序曲,一场冷战中对决“核讹诈”的暗涌之战。
作者简介
彭继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创作员、一级作家,大校军衔。故事影片《横空出世》、纪录影片《东方巨响》编剧之一,纪录影片《东方神舟》编剧;大型电视系列片、纪录片《祖国不会忘记》《罗布泊•人》《罗布泊回声》《飞天之路》《使命》撰稿、总撰稿;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东方巨响--中国核武器试验纪实》《国家战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实》《中国“两弹一星”实录》《国士钱三强》《罗布泊丰碑》和小说《昨天的太阳》等。作品先后获“五个一工程”奖,夏衍电影文学奖一等奖,电影华表奖、金鸡奖,解放军文艺奖等十多项全国、全军文艺大奖;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党史军史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伍献军,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史学会“两弹一星”历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兼神剑文学艺术部主任。主编《中国国防科技报告文学丛书》获“五个一工程”奖,策划并任编剧之一的文献纪录电影《东方巨响》获华表奖和金鸡奖,担任制片人的长篇电视剧《中国轨道》获飞天奖和金鹰奖。
书籍目录
一“比一千个太阳还亮” 二毛主席说:“这是决定命运的。” 三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回去吧,赶快回去吧! 四钱学森说:“这一天啊,大家记住啊!” 五聂荣臻说:“前进,并且要赶上和超过我们的对手,这就是中国人民的唯一出路,否则我们就将永远被人欺负。” 六老母鸡与精神家园 七赫鲁晓夫说,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动怒;毛泽东说,我们再也不想让任何人利用我们的国土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了。 八钱三强说,中国已经改朝换代了,尊严和骨气再也不是埋在地下的矿物。 九聂荣臻说:“不搞出两弹来,我死不瞑目!”邓小平说:“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 十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国一盘棋,这就是我们的秘密所在。 十一毛主席说,原子弹既然是吓人的,就早响。 十二西方记者说中国是有弹没枪;毛泽东说,谁说我们中国搞不出导弹核武器呢,现在不是搞出来了吗? 十三毛泽东说氢弹也要快;邓小平说看来我这个任务非完成不可了;科技人员提出要响在法国前面。 十四毛主席说八公里也了不起;周总理嘱咐一颗螺丝钉也不能放过;每个电线杆下都站着一个民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凑巧的是,国家安全委员会采取这一行动时,杜勒斯正在作他的中东和亚洲之行。他挑印度作为他警告要使用原子武器的一个讲坛。在同尼赫鲁总理的一次谈话中,杜勒斯表示,应当警告中国总理周恩来,如果不能达成停战协议,美国就要轰炸鸭绿江以北的满洲庇护所。杜勒斯还提到了美国成功试验了核炮弹,其口气强烈地表明美国将会毫不犹豫地在朝鲜使用这种武器。在此之前,装有核弹头的导弹已经运到冲绳岛。 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的1954年,美英等国再一次考虑对中国使用核武器。1985年1月2日,美联社曾发布过这样一条新闻: “据昨天发表的1954年英国政府文件说,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军事领导人30年前曾考虑过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这些文件是伦敦档案局30年后根据法律许可发表的。它表明,1954年美国曾对丘吉尔首相的政府施加很大的压力,要求它加入一个拯救法国人的联盟……” 英国的参谋长们在向丘吉尔内阁的国防委员会提交的一项秘密报告中说,这次会议决定:“如果由于中共人侵东南亚而突然爆发对华战争,我们将立即对军事目标发动空袭。为了取得最大限度的持久效果,从战争一开始就将既使用常规武器,也使用核武器。” 在以后的岁月中,蘑菇云的阴影一次又一次地在中国的大门口游荡—— 1955年3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称,如果远东发生战争,美国当然会使用某些小型战术核武器;3月25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罗伯特•卡尼海军上将向报界透露说,美国已拟定了一个向中国全面发动进攻的计划。 1958年9月,当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的时候,艾森豪威尔于9月4日批准了一份文件,明确地讨论并接受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美国向台湾海峡地区大量增兵,将能装上核弹头的8英寸榴弹炮运抵金门;1968—1970年,美国多次进行针对中国的核战争演习;1963年,当中国即将进行第一次核试验时,美国一些人鼓吹对中国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1969年,当中苏边界发生冲突时,苏联一些领导人也企图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
编辑推荐
《核盾牌:国家最高决策(1949-1996)》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