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海杰 页数:22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摄影高端人物对话录,解读中国摄影现状,第一手的对话让所有人可以触摸摄影家的体温,从文化和创作的角度理解摄影。
本书选取的谈话对象是中国摄影自80年代以来的16位重要人物,也是中国摄影的金字塔梯队群体:张照堂、阮义忠、顾铮、任曙林、张新民、王征、刘铮、荣荣&映里、王庆松、王宁德、付羽、鸟头、马良、严明、刘一青、游莉。这个群体是整个中国摄影近20多年备受关注的见证者、实验者和接力者,也是中国摄影与国际接轨的最具实力群体。
作者简介
海杰,策展人、影像批评家、作家。在《读书》、《新周刊》、《南方周末》、《中国摄影》、《中国摄影报》等杂志报刊发表文章逾百万字。成功策划和运作《不一样的风景》大型全国巡展、2010
色影无忌年度影像奖、色影无忌影像发现之旅“发现中国新锐摄影师”等大型项目。曾任2010色影无忌年度影像奖提名委员、TOP20 -
中国当代新锐展推荐委员会委员、2011平遥国际摄影节首届资助奖评委会执行主任。现主持《南方都市报》大型摄影观看类栏目“海杰视界观”。
书籍目录
序言——我们能否照见自己
张照堂——生活很悲苦,我不想装愉快
阮义忠——我拍的都是人性的善面
顾 铮——如果要拍阴暗,我来拍
任曙林——我有解密的情结,就是解不透
张新民——我关注的是我们自己的命运
王 征——为西海固的回回民族留影依然是个谣言
刘 铮——我最看重的就是历史和性
荣荣& 映里——每一天能开门就是成功
王庆松——我认定我会出来的
王宁德——记忆的切片好过妄想的真实
付 羽——摄影牵动人的,还是最初牵动人的那部分
鸟 头——我当然要拍你们!我们的六层楼房
马 良——我为记忆造梦
严 明——我想传达一种安慰,给每一个正在流逝的我们
刘一青——我没有洁癖,我有破坏癖
游 莉——我着迷的是那些从单一的画面叙事逃脱出的意义
后 记
章节摘录
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给艺术家做访谈是一件艰苦而危险的工作。貌似只是一段对话,实际上,访谈者必须独自泅渡由信息、情绪、记忆、表达等等汇成的汪洋大海,绕开那些雄伟而虚妄的暗礁,挖掘真实疼痛的海床。在这个过程中,极有可能被淹死,或是成为艺术家的作品之一。我不知道海杰是否和这些艺术家们一起到达了彼岸,但是,从这些一个细节紧接着一个细节、以及松弛得几乎懒散的文字中,足够了解双方的角力如何在一同让海岸线隐约可见。因此我不怀疑,试图进入当代摄影艺术景观者,将有充分的欲望和热情来阅读这本书。 ——视觉评论家、《南方周末》图片总监李楠 摄影者本以影像说话,海杰以诗人的敏感,诱导出他们影像之外的潜影:言语构造的那另一个摄影者。 ——诗人、作家、摄影师廖伟棠 来自西北的沉稳者海杰是天生的观看人的人。精准地出现与询问,他很是个明白人,也是节制的谈话者,并因此而生出真正的理解。有心的读者,可以猜出他本来是位诗人,或写作者。在他不动声息的诱导下,摄影家们,这世界的伤感秃鹰,总会露出把握了某种秘密的幸福笑容…… ——摄影家颜长江
编辑推荐
《照镜子的人:16位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访谈录》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名人推荐
给艺术家做访谈是一件艰苦而危险的工作。貌似只是一段对话,实际上,访谈者必须独自泅渡由信息、情绪、记忆、表达等等汇成的汪洋大海,绕开那些雄伟而虚妄的暗礁,挖掘真实疼痛的海床。在这个过程中,极有可能被淹死,或是成为艺术家的作品之一。我不知道海杰是否和这些艺术家们一起到达了彼岸,但是,从这些一个细节紧接着一个细节、以及松弛得几乎懒散的文字中,足够了解双方的角力如何在一同让海岸线隐约可见。因此我不怀疑,试图进入当代摄影艺术景观者,将有充分的欲望和热情来阅读这本 书。 ——视觉评论家、《南方周末》图片总监 李楠 摄影者本以影像说话,海杰以诗人的敏感,诱导出他们影像之外的潜影:言语构造的那另一个摄影者。 ——诗人、作家、摄影师 廖伟棠 来自西北的沉稳者海杰是天生的观看人的人。精准地出现与询问,他很是个明白人,也是节制的谈话者,并因此而生出真正的理解。有心的读者,可以猜出他本来是位诗人,或写作者。在他不动声息的诱导下,摄影家们,这世界的伤感秃鹰,总会露出把握了某种秘密的幸福笑容…… ——摄影家 颜长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