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内容概要
《实用中医针灸推拿教材》内容简介: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是一所传播针灸学问,展示专家思想和临床经验的舞台,是一所国内外知名的针灸专业培训教育基地。中心致力于对国内外针灸名家学术思想和经验的研究及推广。
书籍目录
第一篇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 第二章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气一元论 第二节阴阳学说 第三节五行学说 第四章藏象学说 第一节五脏 第二节六腑 第三节奇恒之府 第四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精、气、血、津液 第一节精 第二节气 第三节血 第四节津液 第六章病因与发病 第一节外感病因 第二节内伤病因 第三节病理性因素 第四节其他病因 第七章病机学说 第一节基本病机 第二节脏腑病机 第三节内生“五邪”病机 第八章养生与防治 第一节预防与养生 第二节治则 第三节治法 第二篇针灸学 第一章经络概论 第二章腧穴概论 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 第四章针法 第一节针灸的起源 第二节毫针刺法 第五章灸法 第六章拔罐法 第七章治疗总论 第八章针灸治疗常见病 第一节痹证 第二节失眠 第三节中风 第四节感冒 第三篇中医推拿学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各论 第三章常见病治疗 第一节落枕 第二节颈椎病 第三节肩周炎 第四节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第五节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第六节急性腰扭伤 第七节慢性腰肌筋膜炎 第八节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九节中风后遗症 第十节痛经 附针灸图谱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寒盛则易损伤阳气,阳热盛易耗伤阴液,故在协调阴阳的偏盛时,应注意有没有相应的阴或阳偏衰的情况。若阴或阳偏盛时而其相应的一方并没有造成虚损,那么,就可以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即清泻阳热或温散阴寒;若其相应的一方有所损伤,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 2.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不足以制阴,多为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阴不足以制阳,多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即在协调阴阳的偏衰时,应采用“补其不足”的方法。若阳虚而致阴寒偏盛者,宜补阳以制阴。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若阴虚致阳热亢盛者,则当滋阴以制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若出现阴阳俱虚者,则可阴阳双补,使之达到生理上的相对平衡。由于阴阳是相互依存的,在治疗阴阳偏衰病证时,还应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亦即在补阴时,适当加用补阳药;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 阴阳是辨证的总纲,疾病的各种病理变化均可以用阴阳的变化来说明,病理上的表里出入、上下升降、寒热进退、邪正虚实以及气血、营卫不和等等,都属于阴阳失调的表现。因此,从广泛的意义来讲,解表攻里、越上引下、升清降浊、寒温热清、补虚泻实和调和营卫、调理气血等诸治法,亦皆属协调阴阳的范畴。是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指出了调整阴阳是重要的治则之一。 四、调整脏腑功能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当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时,会影响别的脏腑功能。故在治疗脏腑病变时,不能单纯考虑一个脏腑,而应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关系。如肺的病变,既可因本脏受邪而发病,亦可因心、肝、脾、肾及大肠的病变所引起。如因心气不足,心脉瘀阻,而致肺气失降的喘咳,应温心阳为主;因肝火亢盛,气火上逆所致的咳血,则应泻肝火为主;因脾虚湿聚生痰,痰湿壅肺,以致肺失宣肃的咳嗽痰多,应以健脾燥湿为主;因肾阴虚不能滋肺,肺失津润而致干咳、口咽干燥,则应滋肾润肺;因肾虚不能纳气,肺气上逆的气喘,应以温肾纳气为主;若因大肠热结,肺气不降而致的气喘,则宜通腑以泻大肠实热。又如脾脏病变,除本脏病变外,亦可由肝、心、肾及胃等病变引起。肝失疏泄,而致脾失健运者,应疏肝为主;脾土虚,则肝木乘之,治宜扶土抑木;命火不足,火不生土,应补火生土;胃失和降,以致脾失健运,则应着重和胃,以促进脾胃升降功能的协调。同样,其他脏腑的病变,也要根据各脏腑生理上的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的道理,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关系,使其功能协调,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编辑推荐
《实用中医针灸推拿教材》为《实用针灸推拿(初级)培训班》教材,希望通过《实用中医针灸推拿教材》的学习,让更多的人能走进针灸,走进中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