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歌唱的高音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刘中连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3-01出版)  作者:刘中连  

内容概要

《如何获得歌唱的高音:兼谈声乐教学心理与教学法的思路》中除了有歌唱基础知识中的歌唱器官结构、功能和呼吸、共鸣、语音等原理外,还有教学心理和教学法思路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有归纳大家普遍的共识,也有个人独特的理解和体会。但全书最有特色的内容在第六章——“独特而行之有效的声乐教学法”,其中分四节讲述了这种教学法的由来、基本程序、特色所在以及效果和影响。

作者简介

刘中连,广西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教授。壮族。196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等职。至今从事高等声乐艺术教育48年,创出一套独特新颖、行之有效的声乐教学法。他撰写的论文在国际、全国都有获奖。艺术业绩被收进中国音乐家辞典等40多部大型辞书中。

书籍目录

1学习者须知 一、学习歌唱应具备的条件 二、学习歌唱应注意的问题 2歌唱的基础知识 一、歌唱器官的生理结构与功能 二、声音的分类 三、歌唱的姿势 3呼吸在歌唱发声中的运用 一、呼与吸 二、本人主张与推崇的歌唱呼吸法一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三、呼吸支点问题 四、歌唱中气息的控制和运用 五、关于“气息下沉”的说法 4歌唱发声的共鸣问题 一、人体歌唱的共鸣原理 二、喉结(亦称喉头)及其与共鸣的关系 三、有关声区的论述及其与共鸣的关系 四、共鸣与音高、音量、音色、吐字之间的关系 五、特别注意鼻腔共鸣运用中的一个问题 5歌唱发声与语音的关系 一、子音(声母)的分类及其发音部位 二、母音(韵母)的组成及其分类 三、关于“五音”和“四呼” 四、“四声”在歌唱中的运用 五、关于十三辙 六、关于字头、字腹、字尾的运用 七、在歌唱中咬字、吐字的一些处理 6独特而行之有效的声乐教学法 一、独特声乐教学法的由来 二、独特声乐教学法的基本程序及内容 三、独特声乐教学法的独特之处 四、独特声乐教学法的效果与影响 7声乐教学的心理 一、听觉 二、感觉 三、知觉 四、观察 五、想象 六、记忆 七、思维 八、注意 九、意志 十、情感 十一、个性 十二、性格 8声乐教学法的思路 一、声乐教师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有充分地认识 二、声乐教学的内容与操作 三、声乐教学中常出现的几个模糊观念 附录 一、气功与歌唱初探 二、试论“鼻音”和不是“鼻音”的鼻音音色的声音 三、试论声带机能的转换 四、浅论歌唱发声的共鸣 五、论声乐训练中的条件反射及辅助喉结稳定器制作的构想 六、浅谈师范毕业生工作后如何进行声乐教学 七、浅谈对壮族学生的声乐教学 八、浅谈歌唱的声音观念以及某种声音观念与高音唱法的关系 参考书目 跋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我国戏曲传统和民族声乐中,对气息的运用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宋朝张炎的《词源》关于气息的使用,有这样的记载:“忙中取气急不乱,停声待拍慢不断,好处大取气流连,拗则少人气好换。”元朝《燕南之庵唱论》则有:“偷气、取气、换气、歇气、就气、爱者有一口气。”等各种用气的方法,形成各种不同的流派和唱法,有着强烈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这都是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继承的。 五、关于“气息下沉”的说法 众所周知,无论在演唱中或在声乐教学中,常常听到“气息下沉”这个歌唱呼吸中的特有名词,并且这一提法在声乐界似乎已经成了金科玉律,大有不可违抗之势。在下似曾听过以下种种说法,有人说“气可沉到丹田”,有人说“气可以沉到委中”,还有人说“气可下到脚后跟”,更有甚者说“气可入地三尺”等等,不一而足。真是光怪陆漓,悬而又悬。笔者回顾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伊始,也曾是“气息下沉”的忠实信徒。不假思索地,沿用这个特殊名词对学生进行教学。当时觉得有安全感,因为大家都是这么说的,保险系数大,也没有想到更深层的问题。如此洋洋得意过了若干年,安然无事。但一九七四年春夏间,没想到有一位学生这样问我:“刘老师,唱歌时的气息到底是往上走还是往下沉?”由于没有任何思想准备,这一突然而来的问题,的确把我给问住了。对于一向都主张“气息下沉”的我,怔了一下,只好含糊其词地回答:“从发声原理上说,由于气息作用于声带才能产生声音,这时的气息是往上的。而在实际运用于练声、唱歌中应感到气息是下沉的。”一会儿往上,一会儿下沉,弄得学生还是不明白。虽然含糊地回答了学生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却狠狠地触动我的思想深处,从心底里发出这样一个疑问:歌唱时的气息真的能下沉吗?真的能沉到丹田吗?这就迫使我,认真仔细地去对这个问题的深探。 深探发现,“气息下沉”的提法,违反了人的生理现象。大家都知道,我们人体发声的生理现象是:由于呼气肌肉群的作用,使已吸进肺部的气息,上升至喉头作用于声带的振动而发声,经过各个共鸣腔体的共鸣作用,将声音扩大、美化,才能形成了优美动听、洪亮悦耳的歌声。显然,我们的歌声是由肺部上升(绝不是下沉!)的气流作用于声带而形成的。试问,谁有这么大的能耐,将吸进肺部的气体再“往下沉”而能发出声音?如果能,他(或她)肯定是正宗的“超人”,而绝非常人所能也!

编辑推荐

《如何获得歌唱的高音:兼谈声乐教学心理与教学法的思路》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如何获得歌唱的高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需要深入体会,好好学习。
  •   质量好.送货速度快.货到付款.让人放心.销售非常捧.加油.一切非常好谢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