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的艺术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作者:李石头  页数:233  字数:176000  

前言

人或生于富贵,或生于贫穷,或生于贫富之间的中等之家。人的出身概莫如此。人或为自己而活,或为别人而活,或既为自己又为别人而活。人活着无出左右。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仅仅是自然的死亡无所谓特别的意义。人死亡非此即彼。    平庸的时代产生平庸的人,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人。平庸的人纵然在人生的顶点也不会有精彩的演出,杰出的人即使在低谷也能上演精彩的故事。    有的人终究会成为朋友,有的人终究会成为敌人,有的人终究会什么也不是,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只是熟悉的人,或者过路客。    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相信一切,相信信仰,相信友谊,相信爱情,相信无欺的交易。但对于自己的命运来说,谁是最值得信赖的?不是你的父母,不是你的丈夫妻子,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不是你的子女,不是你的朋友上司,不是你的志同道合者,虽然他们可以给你带来幸福、金钱、权力,但不是你的命运之神。谁也不可信,惟一最可信的是你自己。因为,你是你自己的承载者,是你肉体和精神的承载者。你是你自己的根基,你是你自己的土壤。你是你自己的信赖者。    信赖他人,即意味着你把幸福和人生的方向寄托在他人身上,或是相信他人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指明方向。只有信赖自己,才能真正地把握幸福和人生的方向,即自己是命运的主宰者。如果信赖别人,即意味着盲从,盲从就是别人说什么是什么,说非即非,说是即是,指东即东,指西即西。盲从是最危险的人生旅行。首先信赖自己,然后信赖别人,这样的信赖才是值得信赖的,是理性的信赖。    宇宙中最难认识的事物是人,世界上最复杂的关系是人际关系。人与天、与地、与物的关系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人与人的关系。    人的本性或本质是什么?中国文化大体有七种观点,这七种观点早在汉朝以前就已经形成,其中有六种观点来源于战国时期,一种观点来源于东汉。    儒家先圣孔子不以善恶讲性,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只认为人的天性是相近的,后来的相异,皆由于习。他既没有说性善,也没有说性恶,给后世留下了很大的想象和论述的空间。实际上孔子是强调人的自然本性的,他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既看到了人性中自然本能的一面,又把“仁”看作人性的潜在的本性,“我欲仁,斯仁至矣。”    儒家亚圣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又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乃仁义礼智之端,都是人所固有,无待于习。    稍晚于孟子的另一个儒家代表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之性是好利多欲的,性中并无礼义,一切善的行为都是后来训练而成。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告子之说惟见于孟子书中,略而不具,其详不可得知)认为性无善恶,他说:“性无善无不善也。”又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他认为性无善恶,善恶都是后来才有的,原始的性则既非善亦非恶。    老子、庄子等道家主张人性超善恶,认为人之本性,既非仁义,亦非情欲,而是所得于道之德之显见。性命之性是自然的,而仁义是人为的。战国时的儒家世硕认为人性有善有恶,王充《论衡》中述其说云:“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世子等人的学说,主要是谓性中兼含善恶,发展其中的善性则是善人,发展其中的恶性则成恶人。    战国时期还有一种学说(倡导者的姓名已失传)认为,有性善有性不善,即有人生来即善,有人生来即不善。既非人人之性皆善,亦非人人之性皆恶,乃有两种人的不同。    到了东汉,儒家王充把人性分为善、中、恶三等,他说:“余固以孟轲言人性善者,即中人以上者也;孙卿言人性恶者,中人以下者也;扬雄言人性善恶混者,中人也。”即中人以上者性善,中人以下者性恶,中人之性则不善不恶而可善可恶。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之大。原始佛教认为人性邪恶,有贪嗔痴的本性,必须严格地持戒修行。大众部佛教提出“心性本净”的观点,肯定了人性是善的。大乘佛教进一步宣扬“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皆能成佛”。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其思想也在演变发展,各派观点不尽相同。华严宗认为佛性纯善,众生与佛一样,本质上都清净圆明,众生的种种恶行来自于种种妄念,修行即要断除心中妄念。天台宗认为佛性中善恶兼具,因为人性中有善有恶,修行才有必要性。禅宗认为人性即佛性,“即心即佛”,佛性不在人的本性外,人不可离开自身去求佛,见性即可成佛。    和中国一样,在西方持性善论者有之,持性恶论者有之,持有善有恶论者和无善恶论者亦有之。持性善论者有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和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认为,人虽然有自利要求,但人具有理性,能把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按照理性的原则进行协调,从而取得和谐。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卢梭认为,人性原来都是善的,原始社会的人都是生活在自由平等之中,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之中,只因社会文明特别是城市文明才使人性扭曲、罪恶丛生。这位著有《社会契约论》和《忏悔录》等名篇的作者认为个人和社会都应该归于自然才能自由、幸福、平等。    公元四世纪的奥古斯汀、十五世纪的马基雅维利、十六世纪的霍布士、十八世纪的叔本华等都是性恶论的代表人物。《君主论》作者马基雅维利认为,人类总有填不满的欲望和膨胀的野心,趋利避害、自私自利、偶尔行善只是人们的一种伪装,是为了赢得名声和利益。他有一句名言: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    性有善有恶论的代表人物有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近代的康德。柏拉图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有欲望、意志和理性,当理性能驾驭欲望和意志时,就能获得善,反之就是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人有理性和情欲。他提出了三个著名的论断,即“求知是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政治动物”。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用理性节制情欲于一个合理的状态,恰到好处,以获得人生的幸福。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既是哲学家,又是天文学家和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他认为人有两个我,一个是“实我”,一个是“真我”。“真我”是理性主导的我,“实我”是情感主导的我,“真我”因为善性的约束而高于恶性欲望的“实我”。    主张性无善恶的首推近代思想家洛克,他是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他提出了人心白纸说,认为人之初始,人心都是空如白纸,根本不存在善与恶的问题。善与恶的心理观念和道德品质都是后天因素造成的,尤其是教育因素造成的。美国现代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也是性无善恶论者,他认为善绝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东西,它仅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事物而已,是相对的价值判断。人性都有发展成善的可能性,只要有适当的教育,人是能养成善良的品性的。    在整个西方世界,占主流思想的既不是性善论,也不是有善有恶论以及无善无恶论,而是性恶论--基督教的原罪说。根据基督教的创世说,上帝创造了世界后,用泥土创造了亚当,然后取下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把他们安放在伊甸园中。后来,亚当和夏娃在魔鬼的引诱下,偷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犯下了大罪,上帝就把他们逐出了伊甸园。这就是原罪的由来。他们的罪恶遗传下来,他们的子子孙孙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为此,人要用忏悔和劳作以及服从禁忌、戒律等来获得全能全知上帝的救赎,否则,人的灵魂就只能沦落于苦难的地狱,而不能进入美丽的天堂。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对人性是善还是恶作出论断。在马克思看来,人性无所谓善恶。马克思说:“假如我们想知道什么东西对狗有用,我们就必须探究狗的本性。这种本性本身是不能从‘效用原则’中虚构出来的。如果我们想把这一原则运用到人身上来,想根据效用原则来评价人的一切行为、运动和关系等等,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的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意义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概括而论,中国以儒家的人性善为主流思想,西方以基督教的人性恶为主流思想。    而笔者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中读出了人的本性、本质是斗争,笔者从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中读出了人的本性、本质也是斗争,笔者还从先秦诸子百家、《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历史名人、名篇、名著中读出了人的本性、本质还是斗争。

内容概要

  
宇宙中最难认识的事物是人,世界上最复杂的关系是人际关系,而人的本性也决定着人际关系的基本性质。关于人的本性,有善、恶、无善无恶论一直争辩不休。但是,无论是那种人性,都存在最原始、最本质的东西--斗争。人从出生就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并且在斗争中发展前进。所以,人际关系本质是一种人与人的斗争关系,洞悉了这一本质,对于现实中每一个摇摆在人际关系里的人来说,具有醍醐灌顶的启示作用。

作者简介

  
李仁虎,笔名李石头,新华社高级记者1984年南开大学哲学系毕业到新华社,先后在新华社新疆分社、山西分社、安徽分社从事新闻工作。历任山西分社农村室主任、安徽分社政文部主任、副总编、社长助理兼新华社皖南支社社长、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党组成员、总编辑助理,现任辽宁省新华社分社副社长、总编辑。采写和编辑的稿件有多篇获得新华社社级好稿和中国经济新闻大赛一等奖。撰写的文章被收入《南人与北人》、《风云人物大写真》、《记者论记者》、《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等书籍。

书籍目录

序 言
第一章人的本质是斗争
一、一切事物都存在着斗争
二、适者生存:自然和社会法则
三、斗争伴随人的一生
斗争是矛盾冲突,是互不相让的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冲突、争夺。斗争还是一种互相渗透的交融,是一种相互结合的过程,是实现新的平衡的途径,是共同增长的手段。
第二章斗争的目的、手段和结果
一、生存还是毁灭
二、和谐的境界
三、善恶之分
四、欲望的魔鬼和天使
与自然界完全一样,社会环境同样存在着“弱肉强食”的法则,高智慧的、拥有权力的、拥有财富的人,统治着低智慧的、没有权力的、贫穷的人,智慧、权力、财富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位置或层次,这是社会环境的法则。
第三章成在理性败在莽
一、知彼己和不知彼己的斗争
二、清晰的和盲目的斗争
三、克制的和冲动的斗争
大凡成功者性格必然有弹性,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控制自己的性格、情绪,处人做事率性而为必然失败。不能控制自己的性格、情绪,在与他人的斗争中就会暴露自己的缺点、弱点,或者会失理、失义,而使自己陷入不利地位,或者会在感情上伤害他人而给自己带来灾难。
第四章因势进退攻防
一、强势者的斗争
二、弱势者的斗争
三、面对面的斗争
四、幕后的斗争
五、借助外力的斗争
人,往往会在关键时候退却。许多人走过了黑夜、战胜了黑夜,却未能迎来晨光,因为他们没有熬过黎明前的黑暗,那是最黑暗的时候,黎明前的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人的毅力。坚持,再坚持,关键时刻一定要坚持;坚持下来,弱势者就会变成强势者。
第五章斗争随角色而变
一、正职及决策者的斗争
二、副职及助手的斗争
三、中层及群众的斗争
四、家庭内的斗争
有人的角色越演越精彩、越重要,有人的角色越演越灰暗、越轻淡。有的人会终生从事一种职业,有的人不断改变谋生手段;有的人一生平淡无奇,有的人一生跌宕起伏。平庸的人在人生的顶点也没有精彩的演出,杰出的人即使在低谷也上演着精彩的故事。
第六章斗争的系统和系统中斗争
一、人在系统中
二、情面害人误事
三、胜负要在时地
四、智勇毅达聚于一身必胜
一个伟大的人有时会栽倒在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手里,同样,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有时会成就一个伟大的人。斗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要在系统中掌握主动,在系统中把握自己的命运。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后人无法知晓人类在蒙昧野蛮的道路上经历了多少个黑暗长夜,但那艰难跋涉中的行为却奠定了人性的基础,有爱,有恨,有忍让,有争夺,有友好,有凶残……强者生存,弱者灭亡。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所著的《人类的故事》一书开篇《致读者》一文的作者钱满素写道:人类从一种野蛮生物开始,为摆脱野蛮,必然经历一个野蛮的过程。在自然界的生存斗争中,弱肉强食的丛林原则是正常状态。统治人类原始社会的也只有一个信条,那就是至高无上的求生欲望。每个群体为求生存,都必须制定许多强制和禁忌,对与自己不同的异类保持高度的怀疑、警惕和排斥。所以房龙说,不宽容不过是人的自卫本能的一种表现。宽容与专横之争贯穿人类的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相食同类史不绝书。中国有一句成语叫易子相食。意思是:父母交换子女来吃。该成语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说的是宋楚两国交战,楚军久围宋城,宋国害怕,派人前来对楚将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就是说,我们都城现在因为围困已经绝粮断炊,只好互相交换孩子吃,劈开人骨头当柴烧。言下之意,贵军可怜可怜我们吧,不要在都城外大修营寨围困我们了。 脱离了蒙昧野蛮时代的人类对自己的同类仍然摆脱不了凶狠残暴的劣根性。根据《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以及《水浒传》等演义小说的描写,人吃人现象大约有五种情况,一是因为饥饿,二是因为仇恨,三是因为凶残,四是因为经济暴利,五是因为变态嗜好。 人与自然环境的斗争永不停息。早期,人类在被动地应对自然界的挑战中,自然的威力远远大于人类的力量,人类只有顺从。人之结受制于自然之网。人类在顺从的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和智慧。后来,人类主动地、慢慢地、逐渐地向自然界挑战。人之结要制约自然之网。有一天,人类制造了车轮,人类可以走出狭小的天地,可以长途远行。后来又制造了舟船,开始打破江河的阻隔。

后记

中国五千年文明,其中有三千年漫步在封建社会里。在君主专制下的封建社会,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帝王君主是国家、权力、法律、地位、名誉、利益等一切名和利的核心、代表。国家的各级成员只对君主或下级只层层对上级负责,而不对百姓大众负责。人治是君主专制下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和规律。百姓大众则做出各种努力,使出各种手段向着以君主为核心的集团和其它大小官僚集团奋进、靠拢。    人性之恶在封建社会最为泛滥,人性之恶在封建最为典型。    在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性善论是统治者和正统思想高举的旗帜,他们高唱着人性本善的颂歌,其私下里真实的目的是,是让天底下的百姓大众安心当顺民,安心受指使。听天由命,恪守纲常,否则就是大逆不道。而他们自己却是为所欲为,不受任何约束,耍尽了阴谋诡计,干尽了罪恶勾当。    以仁政来对付刀剑,是孟子的追求,是孟子的理想。孟子一生讲得最多的要算人性善和法先王以行仁政这两个问题。他所说的人性,就是人生而具有的善性;所谓仁政,就是以尧舜之世为最高典范的贤明政治。孟子一生奔走于齐、梁这些大国之间,反复宣传他的性善论和仁政学说,企图打动齐、梁国君的心,接受他的主张,但那纯真的理想终因不合时宜,未被采纳,也未受到重视。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他幻想着仁政会来源于统治者的善性,并最后与庶民的善性相适应,从而国泰民安,各得其所。    人如果真的性善,那圣王和礼义又有什么用呢。法家代表苟子如是反驳孟子。荀子说:“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人之性固正理平治(指善)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哉!”人生而人欲,有欲则有求,求不得则纷争。    如孟子之说为真,则世无纷争或少有纷争。人类的历史进程说明,孟子之说为伪言。    中国文化掩盖了人性恶的真相,以谎言掩盖真相,以真相推行谎言,以谎言麻痹百姓。    三千年来顺民的传统已经渗透到每个时代几乎每个人的血液里,并沉淀在当代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本可以不必谦卑的却谦卑了,本可以反对的却顺从了,本可以抗争的却忍受了,本可以真诚的却虚假了,本可以公正的却倾斜了,本应该诚信的却欺骗了,本可以光明正大的却背后阴谋了。    如若以性本恶为真,则统治者必作自我诫勉,必作自我之约束,必以法治天下,必划分、规范各自的权力、义务、职责。    中国人性的弱点是中国走向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障碍之一。去中国人性之弱点非一代之功,必经自由、民主、公平、正义之无数次洗礼,不能脱其弊,祛其病,除其疾。    面对现实的中国人,面对当下的中国人,我们必须学习斗争的技巧,以斗争求尊严、求权益,以博弈求共谐、求共赢,以社会各种力量的有序冲突、博弈,促进社会的自由、民主、公平、正义。    笔者试图从理论上阐述斗争的本质,从人类的本性上解读斗争的根源,从人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角色、位置探讨斗争的方法、策略。    笔者努力把先秦诸子百家、《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历史名人、名篇、名著的格言、警言、案例融会贯通于其间。    笔者幻想本书集哲学与生活、理论与实践、战略与战术于一体。集理论性与实用性、思想性与逻辑性、知识性与故事性于一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斗争的艺术》为强者计,为弱者谋,为平者策。    本书旨在探讨,人要在斗争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应万事之策,行万善之事,结万胜之果。    2012年5月11日于北京

编辑推荐

《斗争的艺术》是改善你人际关系的革命性认识。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人性陷阱。替强者计议,为弱者支招斗,给纠结在人际关系中的人解套。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斗争的艺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斗争理论化
  •   中国现代版本的马基雅维利主义
  •   很好的书,观点有意思,语言深入浅出,有读的欲望。
  •   没事用来打发时间吧,总的看点什么东西吧
  •   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确实。
  •   这个真不好说,看个人的感觉了
  •   书不错,不过书有折角,有很多灰,希望当当能够认真些
  •   作者从比较广阔的视野去写本书,过得去
  •   **书籍,浪费别人的时间,谋财害命
  •   跟描述的一样,讲的内容很多
  •   书好,有读的欲望,观点新颖,产生许多思考。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