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作者:石长地 页数:307 字数:290000
内容概要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它通过间接地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从而更好地预测人的心理、行动。领导工作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就是驭人的艺术,通过管人去管事。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为主导的今天,了解心理学成为了党员干部提升领导水平和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重要课题。
本书紧紧围绕与领导工作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常识,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情绪、人格、价值观的基本常识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创造力、智力、需求、动机、群体心理、人际关系心理、领导心理在领导工作中应运的技巧,同时,专门就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新兴知识进行了解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心理学概说
第二章 感觉、知觉与领导工作
第三章 思维、创造与领导工作
第四章 智力、能力与领导工作
第五章 情绪、情感与领导工作
第六章 意志品质与领导工作
第七章 需要、动机、激励与领导工作
第八章 人格、气质、性格与领导工作
第九章 价值观、态度与领导工作
第十章 群体心理与领导工作
第十一章 人际关系心理与领导工作
第十二章 领导心理与领导工作
第十三章 领导者的心理健康
第十四章 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防治
第十五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章节摘录
版权页:1.心理发展的含义广义的个体心理展指从受精卵开始到衰老的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讲,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这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是个体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这个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反映活动从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2)反映活动从被动的、不随意的向主动的、随意的方向发展;(3)认知机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4)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情感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2.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心理发展具有如下规律:(1)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的量变质变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表现出阶段性。连续性则是指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后一阶段既包含有前一阶段的因素,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2)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在正常的条件下,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可逆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例如,认知的发展是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概括思维的过程。(3)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相互关联,某个心理机能的发展会影响其他心理机能的发展。(4)心理发展具有个体差异。个体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和发展的优势领域上往往存在差别。3.心理年龄的特征人的心理发展表现出若干个连续的阶段,由于研究者们的划分标准不同,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区分也不一致。我国学者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综合主导活动、智力和个性特征,将个体划分为如下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由于上述各阶段与人的年龄相联系,因而被称为年龄阶段。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及其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表现为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一定年龄阶段的多数儿童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出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而且发展阶段的进程顺序和发展速度是相对稳定的。但心理年龄特征也不是绝对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教育条件的优化,现代的儿童在心理年龄特征中的一些方面变得“早熟”。而且,由于社会教育条件的差异,某些个体在心理年龄特征上会有所变异。4.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人类通过遗传将祖先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固定下来的生物特征传递给下一代。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和生理上的特征,如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等。这些特征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没有这一前提条就谈不上心理的发生与发展。正常的遗传素质,使儿童在社会生活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心理发展水平的人。没有正常人的先天素质,就会影响人的心理发生与正常发展。许多智力落后的儿童,特别是比较严重的,常常是有遗传上的缺陷。例如,先天愚型患者,就是因染色体遗传不正常,其中有一对多一个染色体,从而出现了严重的智力缺陷。先天的生理缺陷限制了儿童的心理发展,例如,色盲、耳聋对人的视觉、听觉发展有很大影响,具有这些缺陷的人就无法成为画家、歌唱家。5.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作为人的心理源泉的客观事物,可以概括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方面,后者又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它们会对人的心理形成起到不同的作用。(1)宏观社会环境决定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和一般水平。宏观社会环境又称广义的环境,指全社会成员所处的整个社会生活条件,如社会制度、社会准则和规范、语言、科学、文化及人的社会关系。(2)微观社会环境只对心理产生有限的影响作用。微观社会环境又称狭义的环境,指具体的生活环境,包括个人生活、活动范围之内的各种事物,像地域、家庭、邻居、亲友、伙伴等。一个人从出生起,就和他周围的环境发生关系,各种各样的事物作用于他,使他产生这样的或那样的心理。微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的。一般来说,这种影响具有自发的、偶然的性质,所以不能孤立地、片面地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
编辑推荐
《党员干部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常识》:不可不知系列力求把零敞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两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既遵循规律忠于论,又不拘泥于表达的式而简洁平实深入浅出。党员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只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做好领导工作,就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爱学习、勤读书,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这是新形势下做一名称职的党员干部、胜任地履行领导职责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