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中国书店 作者:(苏联)瓦西里·扬|译者:陈弘法
Tag标签:无
前言
《蒙古人的入侵》三部曲是前苏联著名作家瓦西里·扬所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曾获得斯大林文学奖,是描写蒙古西征事件的诸多作品中较为成功的一部,曾被译成数国文字,在前苏联和西方史学界影响较大。 诚如本书的中文译者陈弘法先生所言,《蒙古人的入侵》是一部十分具有史学价值的历史小说,对于蒙古西征这段历史,瓦西里·扬的态度是较为严谨的,所描写的主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均见于史籍记载,并与历史记载基本符合。他曾花费数年时间,在苏联的中亚地区和伏尔加河流域对蒙古人人侵俄罗斯经过的地方进行过实地考察,对这段历史进行过相当深入的研究。所以,将这样一本书介绍到国内来,是利于国内的读者多方位、多角度地了解那段特殊的历史的。 然而,也正像陈弘法先生所指出的那样,由于作者自身的各种局限,这套书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是前苏联人,他对蒙古西征给自己祖先造成的灾难持一种天然的恶感,另外,本书动笔于苏联卫国战争前夕,成书于卫国战争之中,受此影响,作者自然而然地将成吉思汗及其继承人对俄罗斯的征服比作是希特勒德国对苏联的入侵,从而也导致了作品中出现了一些对蒙古人不恭敬的描写。 2005年,在出版本中文译本第一版时,出于尊重原著的考虑,对原书中存在的一些倾向性词句都予以了保留,未作任何改动。 随着本书在国内读者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入选了2007年度文化部、财政部送书下乡工程的精品图书,我们认为,原书中的一些观点和对成吉思汗及蒙古族有明显侮辱性意味的语言,不宜让其继续流行,因此,在此次再版时,我们对相关词语作了适当的修订,特此说明。
内容概要
成吉思汗的子孙们气壮山河,"打到天涯海角"的豪迈气概功垂千古
没人能挡住蒙古人的脚步,除非他们走到世界的尽头--"最后的海洋"
13世纪的蒙古西征事件是当时历史上最为震撼世界的一段传奇,从中亚到东欧、到俄罗斯、到阿拉伯半岛,蒙古铁骑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曾令许多民族与国家闻风丧胆,留下长久挥抹不去的记忆。
有关记录这些西征的西方典籍有很多,但其中写作最为成功、在西方文学界及史学界影响最大的却非瓦西里·扬的《蒙古人的入侵》莫属,这套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三部曲最大限度地复原了当时的历史,从而使得我们在几个世纪后的今天,依然能透过时光的云雾窥见那波澜壮阔、铁血交织的场面。
《蒙古人的入侵三部曲之走向“最后的海洋”》为其中第三部,主要记述拔都汗统领蒙古大军在第二次西征中,征服基辅、波兰、匈牙利的事迹。
作者简介
瓦西里?扬(1874-1954年),苏联著名作家,以写作历史小说和惊险小说而著称,其作品构思精巧、描述生动,曾在苏联风靡一时。其最著名的作品即为这套《蒙古人的入侵》三部曲,并荣获斯大林文学奖。
书籍目录
1 治印人—“虔诚者杜达” 2 半夜子时 3 在大哈里发的宫中 4 “马走日字” 5 自由猎人的秘密 6 “风爱号”双桅船 7 罕见的怪事 8 蒙古巡逻队 9 阿布德·拉赫曼在女占卜人帐中 10 聪明的比比·琼杜兹 11 阿拉伯商人的宴请 12 “金宫” 13 拔都汗开口了 14 死亡之翼 15 “世界装饰物”们 16 阿拉伯使者谒见鞑靼汗 17 “天国”都城的诞生 18 审问俄罗斯俘虏 19 斡罗思木筏来了 20 戏 熊 21 纠缠不休的拜访者 22 悲哀的途程 23 拔都汗的恩惠 24 木雕玩具 25 六个字 26 终于到家了 27 不遂心事 28 苦闷重重 29 在修道院里 30 精灵的预言 31 在通红的夕阳下 32 拔都汗发怒 33 诺垓汗的胡作非为 34 在“疯狂者”营地 35 远征日期已定 36 蒙哥汗在基辅城下 37 在科特扬汗的帐篷里 38 坦卜日迪讲的故事 39 波洛维茨草原在燃烧 40 百户长的牛车 41 速不台的铁甲车 42 致正统教徒之哈里发的一封信 43 离开诺甫哥罗德 44 瓦吉姆在基辅 45 草原游牧民的朋友 46 基辅惶恐不安 47 在公爵府邸中 48 基辅的最后一次市民会议 49 在拔都汗的大帐旁 50 瓦吉姆殉难 51 基辅的最后结局 52 致巴格达哈里发的一封信 53 鞑靼人开拔之后 54 “前进!迅速前进!” 55 蒙古人攻击之下的欧洲 56 里格尼茨之战 57 勇敢的歌手 58 在马扎尔国 59 在普施塔 60 姐妹城 61 科特扬汗之死 62 塞奥河之战 63 通向“最后的海洋”之路 64 欧洲处在惶恐不安之中 65 这是“最后的海洋”吗 66 不测之事 67 倔强的山民 68 沾满鲜血的手 69 拔都汗在的里雅斯特城下 70 “乌力格尔奇”的歌 71 远方使者 72 最后一次军事会议 73 在国王的别墅中 74 意想不到的报信人 75 “虔诚者”杜达的来信 76 多瑙河岸边的谈话 77 尤勒杜兹哈敦之星的陨落 78 拔都汗的忧虑 译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众人凝神屏息,用惊异的目光望着一向鲜言寡语的拔都汗。拔都汗这时站起身来,握着拳头、张着鼻孔,呼吸急促、嘴唇抖动。他恶狠狠地冷笑一声,继续说道:“我发誓,一定要捉住乌戈尔国王贝拉,亲手割断他的喉咙,喝光他的血……到那时我才可以松上一口气,腾出手来同‘日落之国’的其他国家进行较量。也只有到那时昔班汗才会看到,谁更强大:是快似疾风、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还是他们那慢得出奇、藏在铁甲中、躲在坚盾下的骑兵……” “你会胜利的,你是真正的巴特尔,我的弟弟。”随着两句低沉的喝彩,身材矮胖的斡鲁朵汗出现在门口, “我从你的话语中听出了我们的圣祖——‘震撼世界者’的坚强声音。”一听到后一句话,全体在座的蒙古人都举起双手,几次弯下腰去,默诵起祷词来。 斡鲁朵走到拔都汗跟前,抱住拔都汗,用舌头舔净了大汗面颊上流下来的汗珠儿。而后,他将散在地毯上的驼皮捡起来,摞在一起,安顿面色苍白、神情忧郁的拔都汗落座。拔都汗指了指身边的座位,又问道: “你怎么来迟了?你身体怎样?力气如何?” 斡鲁朵摆摆手,接着伸出五指挠着肥胖的脖子: “太糟了,损失太大了!”他假声假气地呻吟道。 “我猜到了,是你那位希腊美人的事儿!”拔都汗不慌不忙地冷淡地说道。 33诺垓汗的胡作非为 会议全体参加者互相看了看,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斡鲁朵摊开双手,气咻咻地说道:“她是我的,可现在不属于我了,她被人抢走了,或者是她自己私奔了……我只知道一点,她现在正藏在你赛音汗所宠爱的年轻歹徒诺垓的帐子里。这诺垓可真算是个尊贵父母生下的浪荡公子了。” 大家惊奇地问道: “怎么?尊贵的塔塔儿汗竟会有如此胡来的不肖之子,这可能吗?” “这,你们都不太了解。因为最近以来,年轻的诺垓汗几乎有整整一年时间在草原上游逛,打羚羊、打狐狸、打狼什么的。不久前,他的父亲听说又要出征,就把他叫回家,送到我们营帐来。这次出征,成吉思汗家族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参加。因此,他父亲希望他在征战中能变得老成持重,成为一名勇敢的战士。可是结果呢?他在营地里又胡闹起来,不是打架斗殴,便是聚众狂饮,弄得人人不安。他经常骑上那匹乌黑马,带上胡琴,醉醺醺地来到各位体面的汗的帐篷前,唱起赞美他们妻妾的歌来……” “啧,啧……”在座的诸位一边不满地摇着头,一边惊奇地感叹着。
后记
《走向“最后的海洋”》是苏联著名作家瓦西里·扬描写成吉思汗及其继承人西征的长篇历史小说《蒙古人的入侵》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走向‘最后的海洋’”就是“打到天涯海角”的意思,意指蒙古大军所向披靡,横扫世界,一直远征到西方的天涯海角。 就时代背景而言,《成吉思汗》以成吉思汗亲自出马西征花刺子模国为背景写成,而《拔都汗》和《走向“最后的海洋”》则以拔都汗西征为背景写成,只不过《拔都汗》写的是1236年至1237年问拔都汗征讨斡罗思的经过,而《走向“最后的海洋”》写的是1240年拔都汗征讨中欧几个国家——波兰和马扎尔(匈牙利)、一直打到亚得里亚海滨和撤军萨莱的经过。我觉得,征讨斡罗思的乞瓦(基辅)之战本当放在《拔都汗》中,作者却把这部分内容挪到本书,也许是出于篇幅的原因吧。 就主要人物而言,《走向“走后的海洋”》的主要人物与《拔都汗》的主要人物完全相同,故没有再作介绍的必要。我觉得,《蒙古人入侵》三部曲中,《走向“最后的海洋》是写得最弱的一部,有些地方甚至以史料记载代替故事情节,给人一种强弩之末的感觉。 在这篇译后记中,我打算先谈谈《走向“最后的海洋”》的情节线索,而后就翻译《蒙古人的入侵》三部曲过程中如何处理译名问题和传达原作风格问题谈一些我的做法。 先谈情节线索。在《走向“最后的海洋”》一书中,作者首先落笔于巴格达,描述了巴格达的哈里发找到几百年前曾统率阿拉伯大军征服过西欧的著名将领的后裔,派他作为使者去谒见拔部汗,打人蒙古人内部,一面刺探情报,一面设法将蒙古人的进攻锋芒引向别国。接着,作者描述了斡罗思诺甫哥罗德公爵的使者携带重礼来到拔都汗大帐,企图赎回斡罗思战俘,而拔都汗则挽留使者为他效劳,最终使者设法脱身回国。然后,作者才将描述重点转到拔都汗筹划进军乞瓦上。在这里,作者写了蒙古大军内部决定围攻乞瓦,写了地处乞瓦以东而首先遭到蒙古人进攻的库蛮人西迁,写了乞瓦统治集团部署抗击行动和乞瓦市民迎击蒙古大军。而后,作者记叙了拔都大军长驱直人东欧,一直打到巴尔干一带的经过。这里,作者既写了欧洲各国国王和罗马教皇在对待蒙古大军问题上的争吵,又写了山民们的英勇抗击,还写了蒙古士兵长途跋涉的痛苦。最后,作者叙述了蒙古大军首领人物在撤兵问题上的激烈论争,写了拔都汗回到萨莱之后面临王族间勾心斗角而给他带来的妻儿并死的可悲场面,写了拔都汗因后继无人而对未来的重重忧虑。一场西征以轰轰烈烈开始,以悲悲切切结束。最终,成吉思汗家族诸王和将领分崩离析,外国使者也各归其主,只剩下拔都汗一个人背负起支撑金帐汗国局面的沉重责任。 再谈我在翻译《蒙古人的入侵》三部曲的过程中处理译名和传达原文风格问题的一些做法。 《蒙古人的人侵》三部曲场景多,头绪多,人物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如实地描绘了13世纪时中亚、东欧和阿拉伯诸民族的生活习俗和宗教礼仪。单就宗教而言,既有蒙古人崇信的萨满教,又有欧洲人信仰的基督教,还有中亚和阿拉伯人信奉的伊斯兰教。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一套教义,一套教职人员,一套礼仪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头昏目眩。因此,翻译这部书,译者遇到的困难要比翻译一般的文学作品要多一些。更令人麻烦的是,还有如何处理译名问题、如何传达原作的风格等问题。 关于处理译名问题。 关于人名。三部曲中出现的蒙古人的名字,凡见诸汉文史册的,基本上采用汉文史册中沿用的名字;不见诸汉文史册的,则按汉文史册翻译蒙古人名字的习惯方法译出,如蒙古汗拔都汗,我按汉文史册译作“拔都汗”,而不按现代译法译作“巴图汗”;同理,蒙古将领速不台·把阿秃儿,我按汉文史册译作‘‘速不台.把阿秃儿”,而不按现代译法译作“速不台·巴特尔”;三部曲中出现了一个蒙古万户长,这个人的名字不见史册记载,我按照汉文史册翻译蒙古人名字习惯方法通译作“火儿迷失”,而不译作“库尔米什”。俄国人和其他国籍的人的名字,基本上按照现代通常的译法译出,不再沿用汉文史籍那种不准确的译法。中原人的名字。则尽量译成符合中国人习惯的样子,如中原营造师的名字译为作“李通波”,而不译作“李桐普”,中原女仆的名字译作“伊莲荷”,而不译作“伊拉赫”。 关于地名。这里分做几种情况。一种是沿用史籍中的说法,如“花刺子模”就译为“花刺子模”,不再用其他译法。一种是同一地名因说话人身份不同而分别译做两种形式。这些,原文中有时也作了区分。如俄罗斯,原文中有时拼做“俄罗斯”,这多半出自俄国人或东欧人之口,我的译文译作“俄罗斯”,有时拼做“斡罗思”,这多半出自蒙古人之口,我的译文中通常借用汉文史籍中的说法译作“斡罗思”。同理,“基辅”有时译作“基辅”,有时译作“乞瓦”。另一种是有的地名干脆采用现今的说法,如巴格达译成“巴格达”,不取“报达”,免得给读者增加麻烦。凡是借用史籍地名的地方,笔者都尽可能地加了译注,指出今名。我在网上曾看到一位网友发表意见说,速不台·把阿秃儿名字的译法太别扭,似应译作速不台·巴特尔,我的译作的责任编辑可能受其影响,在再版时也就改成了速不台·巴特尔。我认为,我译的是历史小说,我的译文要像向历史负责,要尊重先人的说法,不能迁就现代,还是用速不台·把阿秃儿为好。 关于传达原作风格的问题。 原文在描写不同的人物(特别是模拟不同身份人物的语言)时,在代拟不同的诏令和书信时,在引述不同风味的歌谣时,都用了不同风格的词汇和句式,用了不同风格的文体。如拔都汗在征询手下诸王(包括阿拉伯使者、汉人建筑匠人、汗帐修史人在内)对“荣誉”有何见解时,各个人的对答就使用了风格显然不同的词语,诸王是直率,汉人建筑匠人是咬文嚼字,汗帐修史人是高深莫测,拔都汗是激昂和武断。同是诏令,窝阔台致马扎尔国王贝拉的信就颇为庄重,且一字千钧,拔都汗手下人模仿贝拉口气向马扎尔百姓发出的诏令则平平淡淡。同是歌谣,诺垓在挑逗尤勒杜兹哈敦时唱的歌就透着轻佻: 我们苗条细柳的蒙古姑娘多漂亮, 她们那两只眼睛在夜里闪亮光, 就像萤火虫飞在春天的草原上。 谁要有胆量逮住这些萤火虫儿, 谁就是个幸运者,快乐又荣光…… 而在拔都汗下令处死他时,他唱的另一段歌则透着悲壮: 啊,苍天,你就让我在激战中死去吧, 哪怕利箭穿心,哪怕头颅让敌人击破; 只要能在冲锋中跌落在黑色的土地上, 只要能亲眼看到千万只马蹄从我眼前闪过。 只要剽悍的马队从我身上飞跃而过, 哪怕疯狂的马蹄把我的身体踏成碎片; 只要我忠实的战友是在策马追击残敌, 只要我临死前能听到他们远去的呐喊。 所有这些,我在翻译时都尽可能地设法选择相应的词语、句式和文体,将其原有面貌再现出来。 陈弘法 2012年岁首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有人认为,由于有了蒙古人,人类才第一次拥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倔强不拔、勇猛无敌的精神和机智敏捷的性格却塑造了伟大的成吉思汗。同样,我也赞成一些人的评价,网络还未出现的七百年以前的蒙古人,却打通了世界各国的关系,建立了国际往来关系。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蒙古人几乎将亚洲全部联合起来,开辟了洲际的通道,便利了中国和波斯的接触,以及基督教和远东的接触。中国绘画和波斯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北京有了天主教总主教。 ——法国《蒙古帝国史》在欧罗巴也与西部亚细亚同样,不重新树立自然的秩序是不行的。那样无论在欧洲和亚洲,使他们从沉睡状态中苏醒过来,需要一只强有力的手去摇动他们是迫切必要的。这样摇醒他们的强有力的手出现了,这就是不屈之王铁木真及其后裔……俄罗斯人和德意志人及其他西欧诸国民,能够达到现在这样强大和文明无疑是蒙古人和蒙古军征服的刺激和赐物。 ——德国教授费朗索儿•冯•额尔多满
编辑推荐
《走向最后的海洋:蒙古帝国西征3征战欧洲》以成蒙古帝国西征这段史实为背景写成,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实历史的再现。在尊重和还原史实的基础上,书中巧妙的谋篇布局,侦探小说式的开篇方式,首尾呼应的情节安排,幽默风趣的人物对话,生动有趣的民俗,不仅具备阅读性,更为读者再现了蒙古帝国西征时期的种种真相与细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