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5-1 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 作者:[美]威廉•弗朗西斯•曼尼克思 页数:235 译者:赵文伟
Tag标签:无
前言
与其说《李鸿章回忆录》是自抒己见,不如说它是在替李鸿章为自己辩护,当然,李鸿章本人也很乐于为改善他的国家和民族谏言。值得提醒读者们注意的是,这份译稿是首度公之于众。 李鸿章绝非心细之人,当他北上天津时,大量手稿被留在了汉口,当他从直隶总督任上调离时,他又将二十四年来所写的大量手稿留在了天津。直至李鸿章去世后,他那位在两广地区做官的侄子才从汉口、广州、上海、南京、苏州、北京、天津等地将他的手稿收集在一起,并存放于李鸿章在广州的故居里。 大约是在两年前即1911年左右,经大清国政府准许并征得李鸿章遗产托管者和继承人的同意,我们才得以着手研究李鸿章的资料和笔记,并委托曾在李鸿章身边做过秘书的罗伯斯上校将它翻译出来,协助他完成此项工作的还有北京的李鸿章仆人王秀才和广州的一个老员外。 虽然,李鸿章的日记洋洋洒洒一百六十多万字,他的笔记也是浩如烟海,然而我们只摘选了部分内容译成英文,同时这些日记也是首次与英美读者见面。 读者也许会注意到,我们在单独的标题下设置了不同的主题。事实上,原稿中的主题纷繁芜杂——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仅仅一行字就概括了一群人。而此后当李鸿章在另一个地区担任不同职务时,他会把这个主题重新提起,这时他会就此写上三页、五页或者二十页。再后来,他又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同一个主题。 因此,将李鸿章的全部手稿结集出版显然是不可能的,而最好的方式是对他的日记和其他手稿加以筛选,并冠以恰当的标题,同时将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还有一个需要说明的是,翻译们在将李鸿章的优美文字转换成英文的过程中几乎未遇到太多困难,然而在确定日期这个问题上却变得手足无措,因为在早年间,一直上溯到他在天津任直隶总督时,李鸿章采用的是一种奇特的周期和纪年法在手稿上做标记,就连参与这项工作的中国学者也困惑不解,他们一致同意删掉很多日期,并一致认为,如果想把写作的每个条目的确切日期弄清楚,即便交给研究中国历史的资深专家,也需要一年的时间才可能完成。 1870年以后,尽管李鸿章大体上采用了现代的书写方法,但是为某些条目和手稿标注日期时,他还是会走极端,比如他这样写道:“农历五月十三日,光绪,可恶的一年。未时。”他会用这种方式记录不太重要的想法,但是完全忘了标注时间和地点,而这些历史资料可能会激起全世界的兴趣。但凡出现类似情况时,我们都会把日期补上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这件事与李鸿章一生的某个阶段适当地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有意提高或降低《李鸿章回忆录》的政治、历史或文学价值。 或许有人会说,这本书的容量无法囊括李鸿章就不同主题下所写的全部或大部分内容。但是,编著者如此选择的目的,在于收录那些他认为最有广泛和持久意义的文字。 威廉·弗朗西斯·曼尼克思 1912年12月1日,上海
内容概要
2011年是李鸿章逝世110周年。李鸿章不仅是一位影响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一百年前,在各色人物出于现实利益考量,将李鸿章妖魔化为“卖国贼”的时候,这本书的出版,客观、真实地再现了李鸿章的一生,描绘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该书是美国著名战地记者曼尼克思宣称从李鸿章一百六十多万字的日记和家书中编撰而成,但这却遭到史无前例的巨大争议。书中展现了李鸿章作为文人一面的浪漫,作为外交活动家的卓越成就,和在甲午海战失利后的内心苦闷。
美国评论家认为曼尼克思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和最具天才的历史小说作家。《李鸿章回忆录》堪称是一本伟大历史小说,它的整个故事,本身也如同一页传奇。至今还有一些懒惰的历史研究者将它当作史实进行引用,给历史研究带来黑色的玩笑。但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认为,即使这是一部小说,它也比任何其他严肃的传记,都更为贴切和传神地写出了李鸿章:一位高尚的、孤独的、无奈的先行者!
《曾文正公家书》李鸿章老师的人生自述!修身、齐家、平天下!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威廉•弗朗西斯•曼尼克思 译者:赵文伟威廉•弗朗西斯•曼尼克思,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历史小说家和战地记者。他早年参加古巴战争,写作了大量轰动欧美的报道。后参加八国联军,进驻北京,有幸认识李鸿章和晚清政要。自称曾与李鸿章有过多次会晤,通过李鸿章秘书得到李鸿章失踪日记,潜心编著《李鸿章回忆录》,但这遭到了众多质疑。他在中国期间,采访过袁世凯,后成立太平洋通讯社,因制造虚假新闻受审,最后在夏威夷终了一生。赵文伟,青年翻译家,精通英文、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曾留学意大利。热爱文字翻译工作,喜读中国史书。译著有:《歌剧魅影》、卡尔维诺的《疯狂的奥兰多》、《双轮马车的秘密》等西方经典著作。
书籍目录
前言 《李鸿章回忆录》始末威廉?弗朗西斯?曼尼克思
原序 《李鸿章回忆录》的价值科士达(哈里逊总统国务卿、国际事务专家,李鸿章顾问)
第一章 伟大的文学抱负
第二章 对基督教认识的变化
第三章 剿杀太平军
第四章 与慈禧特殊的关系
第五章 七百万人之死
第六章 献身农业
第七章 反思中日甲午战争
第八章 政变在即
第九章 沙皇加冕典礼
第十章 德国人与事
第十一章 出访英法
第十二章 横渡大西洋
第十三章 美国见闻
第十四章 鸦片瘾与鸦片交易
第十五章 义和团运动中的任务
第十六章 奉命救驾
第十七章 出兵保朝
第十八章 割让台湾
第十九章 评价政要
第二十章 日记中的小注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传奇中的传奇
章节摘录
插图:
后记
2009年初的一天,我翻看美国《国家》杂志,无意中看到一篇介绍《李鸿章回忆录》的文章,甚是惊讶。在我的印象中,与李鸿章有关的众多出版物里目前还没有一部李鸿章本人的回忆录或者传记作品问世。于是出于好奇,便托朋友从海外捎来霍敦·密夫林出版社出版的这部《李鸿章回忆录》。翻开一看,这已是第4版,据说1913年的首印版本已很难从市面上找到了。 《李鸿章回忆录》居然出自一个美国人之手?怀着好奇和寻求真相的心理,在极短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人物一点点迫近,历史浮现在眼前。一百年前的人与事,像看回转片一样历历在目。一代名臣犹如一个赶马车的人使出浑身解数只渴望能左右历史车轮的倾轧,而对于个人的安危,早已置之度外。 李鸿章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在晚清重臣中,他又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个。虽多次救大清国于危难,却又代表清廷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为后人对他的评说留下一道难题,也给历史留下了层层迷雾。后人写的关于他的传记文章都难免会落入窠臼,只有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还算公允:“他代表了他所在时代的最高成就,却难以超越时代的鸿沟。”我们小时候看的有关李鸿章的历史书本中,多是一些脸谱式的描写,或是陷入一种谩骂、谴责,用我们所谓的历史观,把他钉在“卖国贼”的耻辱柱上,真真假假,是是非非,纠缠了近一个多世纪。但当我看到曼尼克思的《李鸿章回忆录》时,眼前突然一亮。于是连夜查阅国内出版书目,竟然还没有《李鸿章回忆录》的中文译本问世,不知是出于当时的政治原因,还是已经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角落。咨询了几个出版界朋友,他们也含糊其辞,索性自己查阅资料,越发觉得这本书的中译本有重要的出版价值。 《李鸿章回忆录》的作者曼尼克思是一位战地记者,早年曾参加过古巴战争,在美国有着与海明威一样的声名。1900~,他作为美国第九步兵团的一名士兵,参加了八国联军的侵华行动,在中国待了不到两年,接触到李鸿章的英文秘书毕德格,并通过他采访到李鸿章本人。据曼尼克思说,他通过李鸿章的仆人王秀才得到了李鸿章珍藏多年的个人资料和日记。他捧卷夜读,发现李鸿章原本就打算写回忆录,只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写成。曼尼克思受到启发,在1911年回国后,从“李鸿章160万字的日记、资料中”,编辑整理出17万字的《李鸿章回忆录》。 该书一出版就风靡欧美,多次再版,曼尼克思也被评为最伟大的历史小说家之一。可就在曼尼克思声名鹊起之时,《李鸿章回忆录》却遭到多方质疑,最甚者是来自波士顿的杜维德。杜维德在大清海关任职多年,精通中文,与李鸿章关系不浅。1896年李鸿章访问美国期间,杜维德是全程陪同的随行官员。他认定“李鸿章访美回国前的一段文字有误”,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密夫林出版社迫于压力,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对该书进行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该书是真品,有着非同一般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事实上,此书未出版之前,就在美国《太阳报》连载,引起不小的轰动,也曾遭到质疑。为了回应这些质疑,密夫林出版社在出版这部书之前专门邀请科士达看过这些书稿。科士达曾担任过哈里逊总统的国务卿,曾作为李鸿章的英文顾问,参与马关条约的谈判。科士达看过后,认为书中所写内容和细节与历史相符,并真实地反映了李鸿章当时的心境。科士达还为此书写了序,给予了李鸿章和《李鸿章回忆录》高度肯定。在此后的时间里,虽也不时有质疑的声音出现,但丝毫没有改变《李鸿章回忆录》成为历年畅销书的事实。 2009年,澳大利亚历史学家雪珥在美国《国家》杂志上撰文说 “《李鸿章回忆录》是历史上最早的伪书,曼尼克思是最伟大的骗子”。他质疑的理由是跟随李鸿章多年的英文秘书毕德格曾经保存了大量的李鸿章官方和私人文件,装了整整一大箱。李鸿章去世后,他就一直在撰写《李鸿章与他的时代》,但毕德格在李鸿章逝世后不久也病逝了,所有文件连同箱子在他死后也一并失踪。有人怀疑是曼尼克思拿走了那箱文件,但雪珥认为不可能,因为据说曼尼克思退伍后,有人在旧金山见过他,也就是说,曼尼克思在旧金山时毕德格还未死,也就不可能得到那只箱子。不过这也是个人推论,或许毕德格出于对同胞的信任,早早把这些珍贵的资料让曼尼克思带走了呢?我们不得而知。但如果曼尼克思的创作素材果真来源于这些资料,就不能说这是一部“伪书”,而是一部相当有史料价值的著作。但遗憾的是,至今也没有发现那只神秘的箱子,有关李鸿章的个人物件也在历史运动中毁掉了,根本无从查考这些日记的真伪。 如果说曼尼克思仅凭想象杜撰,就能把历史事件写得这样逼真,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从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出,李鸿章早年怀揣着对文学的热爱,做着桂冠诗人的美梦,可时运不济,最后投笔从戎,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表现出超群的军事才能,后来又得到曾国藩的赏识,可他偏偏生在了晚清这个动荡的年代。曼尼克思给予了李鸿章充分的理解,并把他放在全球视野下审视他所做的一切,真实记录了他的心境。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李鸿章在尽一切努力挽救自己的国家。这位走在时代前列的“改革家”到后来却走在了“改革”的背面。他痛恨康有为等“逆历史潮流”的改革,拼命保驾倾危的朝廷,结果却事与愿违。他终究走不出他的时代,挽救不了已经腐败到骨头的清政府。国家的灾难却要让个人承担历史的责任,永久背负“卖国贼”骂名,一个孤独的先行者读来格外让人扼腕。 曼尼克思尤其钦佩李鸿章的外交才能,他出访欧美时,所到西方各国,无不掀起一股“李鸿章热”,这位大清头等出使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身材魁梧、仪表堂堂、思维敏捷、手腕高超,西方媒体把他誉为“东方俾斯麦”。即便是他晚年代表朝廷与法、日、俄等国家签订诸多条约时,也得到了对方尊重,因为“他争取到了他所在国家的最高利益”,表现出了卓越外交家的智慧。但在国内,他的政敌却不会轻饶他,不仅把挑起战争的罪名给了他,也把卖国的骂名给了他。曼尼克思没有屈服于这种声音,在“回忆录”里,他展现出李鸿章风光背后的无奈、坚强背后的脆弱,并让我们看到李鸿章作为儿子、丈夫、大臣诸多角色的光芒,现在读来依然有它的现实意义。 当读到李鸿章母亲死后,他向慈禧辞官三年回家守孝这一节时我哭了,不止为这种单纯的孝心,而是为中国政治特有的“家长中心制”,他们像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守护自己的国家,尽心尽力,由于没有先进制度作保证,这个孩子备受欺凌。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最后还要穿上战衣代表他的国家去签订缔结和平的条约,却是以领土为代价,割地赔款,他会是怎样的一种心境?《辛丑条约》签订数月后,李鸿章离开了人世,一代名臣就这样在历史的硝烟中沉寂了,留给后人的是他那一生沉重而坎坷的心路历程。 曼尼克思作为一位在现代政治文明下成长起来的美国人,他能把自己想像成“李鸿章’’进行创作,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书中附录的几首诗,写出了李鸿章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复杂心情,所以很难用现代语言把它翻译出来。我请教了一些专家,他们觉得一个外国人如果不精通汉语,是很难写出这种格律诗的。 其实,关于这部回忆录是不是真的摘自李鸿章的手稿已经并不重要了,单就这本书所体现出来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就已经难出其右了。更为有趣的是,作者的身份充满着传奇,再加上该书问世前后的经历,一并构成了这部传奇中的传奇。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各色人物出于现实利益考量,将李鸿章妖魔化“卖国贼”的时候,这本书却很好地描绘了李鸿章内心的孤独和苦闷。曼尼克思本人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和最有天才的历史小说作家。《李鸿章回忆录》作为一本历史小说堪称伟大,它的整个故事,本身也如同一页传奇。——《纽约时报》
编辑推荐
《李鸿章回忆录》编辑推荐:全球畅销经典,影响西方近一个世纪,风靡欧美的最伟大的中国人传记;史上最具争议的李鸿章传奇,国内首次独家出版。影响二十世纪西方最伟大的中国人传记,史上最具争议的李鸿章传奇,国内首次独家出版。畅销近一个世纪的传记经典,欧美各国无数次印刷传播,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历史小说。它比任何其他严肃的传记,都更为贴切和传神地写出了李鸿章:一位高尚的、孤独的、无奈的先行者!历史亦小说,小说亦历史,李鸿章日记面世,首次披露甲午战争始末,还原一代名臣心路历程。迄今为止唯一 一本由外国人写的李鸿章传记。1913年,一本洋洋17万字的新书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出版,轰动欧美。这便是号称从多达160万字的李鸿章手稿和日记中节选编译而成的《李鸿章回忆录》(Memoirs of Li Hung Chang)。美国哈里逊总统国务卿、国际事务专家、中日马关谈判期间受中国政府邀请担任李鸿章的顾问的科士达(John W. Foster)为《李鸿章回忆录》作序,他在序中热情洋溢地写道:“在过去的百年内,这个世界涌现出了很多学者、将领、国务活动家和外交家,但没有一个人能像李鸿章那样将这许多身份集于一身。因为他在这些领域的杰出表现,这本从他的日记中摘引编纂的回忆录,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性格和他的一生。”科士达对本书的肯定和美国各大报纸的纷纷报道,让这本中国人传记在出版仅仅一年多时间里重印了7次,全美上下继1896年李鸿章访美之后,又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和李鸿章热。那个时代,也只有那个时代,高傲的美国人才会对一位中国人如此崇拜和尊敬。本书的作者曼尼克思(William Francis Mannix)不愧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和最具天才的历史小说作家。他的传奇经历、放诞不羁的性格和传神的写作手法,让《李鸿章回忆录》和它的整个故事成为出版史上的一页传奇。转眼,离李鸿章去世已110年,细数过去,回顾历史,在过去的100多年间,能出其右的中国人寥寥无几。引用一位美国学者唐德刚的话说,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周恩来是一个,李鸿章是一个,还有半个是顾维钧。能够拿到这样携带着满身光环和传奇色彩的书稿,是我们做编辑的做大荣幸。说实话,从策划编辑、责任编辑到文字编辑,无一不被书稿的内容所吸引。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连夜审读,加班加点,目的就是希望本书能尽快与国内读者见面。如果把本书比喻成一部美国大片,正如电影《阿凡达》只有在第56分钟可以上一趟厕所外,《李鸿章回忆录》二十个章节,至少有十九个章节不容错过。而且编辑们在审读完书稿后一致认为,有几章是读者必须细细品读、深切感受的。例如,第七章“反思中日甲午战争”,看到甲午战争和马关谈判的细节,庆亲王指着李鸿章的鼻子大骂“是你发动的战争,现在我们倒要看看你是否能结束这场战争,而且不要在倭寇面前给国家丢脸”。第九章至第十三章出访欧美时,李鸿章作为清朝出访特使的外交风采和欧美各国为从李鸿章身上获得利,表现出的阿谀奉承的嘴脸(当时西方各国对大清特使给予的接待均超出了应有的范畴)。十六章“奉命救驾”,大清“裱糊匠”在79岁高龄,仍带病与列强谈判为国操劳,在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后吐血而亡。临终前李鸿章这样写道:“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寰海尘氛犹未了,诸君莫做等闲看。”这本《李鸿章回忆录》是对他临死前的心境和丁沛流离的一生的最好阐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