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作者:詹姆斯.马修.巴里 原著,段立欣 改写,麦麦饼 绘
前言
在西方,无论怎么往前推,“分级阅读”也是一个很迟才出现的理念。它的背景,必定是后来成为主潮的科学主义的蔓延,必定是后来的认知心理学等现代学科的诞生和鼎盛。 “分工细化”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最终导致了各方面的细化,比如阅读。 在科学主义尚未成为主潮、成为人类的思维模式之前,我们在看待事物时,习惯于将世界看成一个没有层次、没有缝隙、没有前景和背景的整体。用“混沌”一词,对那时的认识世界的模式进行描述,显然是非常合适的。 在这个时期,不可能有人提出“分级阅读”的概念——连发现“剩余价值”的马克思都不可能。 但后来,随着现代社会的日趋成熟并走向极致,原先工种混杂甚至不分工种的劳动方式、生产方式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明确,学科的建立也大致如此。原先没有学科,后来就有了学科。而学科又一分再分。一门叫心理学的大学科,后来分成了大量的心理学子学科:儿童心理学、犯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疾病心理学不一而足。 现代社会的思维模式就是如此:将原先看作“混沌”的整体世界进行层面、层次的无穷区分。 于是,就有了“分级阅读”的概念。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现代的科学概念。它的合理性、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现在讲这个概念,是顺应潮流。学习出版社以分级阅读的名义出版这样一套书,自然也是顺应潮流。 当然,在中国推广分级阅读,还面临一些较为复杂的情况。西方“分级阅读”这一理念提出的前提是:社会获得了相对均衡的发展。巴黎的法国与南部乡村的法国,差不多是在同一水平上的法国。一个统一的分级阅读计划,是诞生在这个国家已经充分工业化,教育相对公平、均等的前提下的。然而中国呢?中国大概是这个世界上发展最不均衡的国家。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新贵与平民、重点与非重点,有着很大的差异。 这么说,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把“分级阅读”暂且搁置起来呢?我以为不可。我们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我们可以根据一个相对多数,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分级阅读计划。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套书,做了这样的努力,并且我以为是成功的。 最后,我必须要说的是,当我见到这份书单时,我进行了仔细的斟酌和考量,结论是:这是我在这些年所见到的一份非常出色的书单。 曹文轩 2011年11月17日于北京大学蓝旗营住宅
内容概要
本书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马修?巴里的作品改写而成。书中描述了一位永远不愿长大的男孩彼得?潘与一群孩子在永无乡的生活。在这里,有孩子们渴望见到的各种人物和动物:仙女、人鱼公主、印第安人、海盗、野兽和飞鸟;彼得?潘带领着孩子们经历了许多有趣的冒险。一百年来,彼得?潘这个形象已经成为西方世界无人不知的人物,象征着永恒的童年和永无止境的探险精神。本书适合7~9岁青少年阅读,主角彼得?潘那种“永远不想长大”的思想与行为淋漓尽致地说出了孩子们的心声。
章节摘录
“我会飞了!”他在半空中尖叫道。 约翰也起飞了,在浴室附近遇到了温迪。 他们都兴奋地大叫着。虽然他们还不能像彼得飞得那么优雅,但蹬一下腿就能让脑袋顶碰到天花板的感觉,实在太美妙了。他们就这样在屋子里上下翻飞,快活极了。 ……
编辑推荐
本套书由著名作家曹文轩先生倾情推荐,精选了适合7-17岁儿童阅读的世界著名童话故事。生动的故事,优美的文字以及精美的插图,能让孩子们在享受经典童话故事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喜欢上阅读,陶冶情操,塑造心灵!此外,本书的大号字体也会使孩子们的阅读更加舒适。孩子们都是要长大的,例外只有一个。 他就是彼得.潘。 彼得拒绝长大,拒绝丢掉幻想。 他带着更多的孩子,来到梦幻岛, 和精灵一起飞翔。 那里有茂密的丛林、高大的树木。海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