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狂奔

出版时间:2013-6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作者:王十九  
Tag标签:无  

前言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一个,应该说是传统的一致性保持得最好的国家,比如印度教徒崇拜牛,把牛视为神,至今如此。二十三年前,我曾经在新德里最繁华的类似北京王府井的商业中心——格纳特普勒斯——见到过一群牛横穿马路,汽车和行人都只好让路。在尼赫鲁大学的校园里,我也曾看到没有主人的牛在草地上自由地吃草,也曾看到漂亮的孔雀自由自在地“漫步”。从这几个极普通的现象,便可看出印度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国家。在印度,既可以见到不同人种、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也可以见到五光十色的现象,比如在孟买最大的贫民区旁边可以看到豪华的高楼大厦。    印度由于有不杀生的传统,人与自然、与动物也能和谐相处,偷猎现象在印度几乎看不到。因此,印度有些动物,如猴子,在常有人去的地方是不会怕人的。记得有一次我乘的火车在一个小站停下时,站台旁树上的猴子就下来爬到车窗上要吃的,拿到吃的以后又很快回到树上去了。这种现象在其他国家恐怕很少见到。    王十九等人去印度“狂奔”,从尼泊尔入境,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尼泊尔地处高寒地带,与印度又有比较特殊的关系,而且尼泊尔奉印度教为国教,所以尼泊尔人进入印度和印度人进入尼泊尔都十分方便。此外,尼泊尔人很多都会讲印地语,所以到印度打工的尼泊尔人也很多。由于这种原因,或许从尼泊尔进入印度的过关手续办起来就稍微容易一些。    王十九在印度虽是“狂奔”,但他是观察十分敏锐而仔细的人,因而对印度的解读十分深刻,不像那些有钱的阔佬豪华旅游,花很多的钱,却只是观观风景,照照相,录录像,再购买些奢侈品。他在印度的旅游,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乘坐的是极普通的交通工具,住的是极普通的旅店,甚至是不花钱的宗教会馆,但的确看到了真实的印度。从他入境时所找到的印度海关,到斋浦尔的美丽风宫,都是十分真实的。印度的海关是那么不起眼,那可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但不深入了解印度的人大概有所不知,印度的政府不是很富的,所以建不起豪华的建筑。再说那海关的公务员索贿,这也是真实的现象。在印度最受尊重的是老师,老师的待遇也与受到的尊重相吻合,不像有的国家天天喊尊师重教,实际上只是一个口号;印度的尊重知识是实实在在的,因此合格的工程师数量印度竟然占世界第三位。前两位分别是美国和俄罗斯。再回到海关的公务员索贿,他们为什么索贿?因为他们的收入的确不高,他们掌握的公款的确是非常少的,不能什么都报销。印度是国穷、民也不富,因为它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算大概不到我国的三分之一,但相比较而言,老百姓手里的钱要多一点。所以内需能拉动大约60%的经济增长。不过,海关的公务员索取的贿赂的确不多:200卢比,只相当于大约40元人民币。但不管怎么说,索贿肯定是不对的。当然,你也可以不给他们钱,他们还是会给你办完应办的手续,只是要慢一点。二十多年前,我在德里的政府机关办事,也送点礼,例如一盒清凉油,那办事就快多了。不过,有时候行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比如王十九他们出境时遇到的问题就是这样,必须按原则办事。    王十九一行从德里乘汽车去阿格拉,二百公里走了大约六个小时。为什么呢?印度的软件虽然很好,但硬件或者说基础设施还相当差。而且不光是道路问题,公共卫生设施等诸多问题亦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里只能点到为止,不能细讲。    王十九等人在阿格拉住的只是极普通的旅店,像那样便宜的旅店不知在我国是否还能找到,或许在偏远的小镇能找到,但恐怕很难入住。他们住在那里,倒是享受到了一些住大宾馆享受不到的东西,了解到了普通印度人的情况。比如说那里的巴辛为什么在知道王十九是中国人后会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敌意,以致用词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这是因为印度有充分的新闻自由,老百姓能从不同的新闻媒体看到或听到许多不利于中国的报道。这一方面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感,另一方面增加了对中国的敌意。当然巴辛是表现得比较突出的,大多数人不会表现得那么明显,而上层人士即便表现出来,也会更加含蓄一些。不过,如果对方是生意人,为了赚你的钱,那会是另外一种态度。    另外,王十九也了解到了懂得印度人的母语能更好地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交流起来更加容易。然而,正如他在书中说到的:对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要用不同的印度语言,对印地语地区的印度教徒用纯乌尔都词,印度教徒会不高兴;对穆斯林用印地语(主要是一些属于纯印地语的词汇),穆斯林也会不高兴,甚至不理睬你。不过,语言问题在印度还不止这么简单,南印度的奥里萨、安德拉、泰米尔纳德、喀拉塔克和东边的西孟加拉等邦的人除了他们的母语外,更喜欢用英语。在那些地方,你如果讲印地语,对方完全有可能装听不懂,甚至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回答你。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做买卖的为了挣到你的钱,也会跟你说印地语。至于其原因,比较复杂,这里不赘言。    印度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的双轨制是经济改革后的产物,而且门票价格的差异还特别大。这也许与现在游客大增有一定的关系。我二十多年前去胡马雍陵的时候,那儿根本用不着买票,人也很少,还有点阴森森的感觉,至少是非常幽静。当然,也许是因为那时胡马雍陵还没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加之人们都将视线投向了泰姬陵,所以关注它的人少一些。    王十九到达德里游览时,不幸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病,高烧不退,而且不能进食,还坚持看了几个地方。他的勇气和毅力实在让人钦佩。大多数时间和小高一路狂奔的刘师傅,年近花甲,在那么热的夏天也很是令人敬佩。此外,还有彬子,在炎热的夏天敢于骑单车在印度独自旅行,勇气实在可嘉。他也许是属于有极大勇气的探险者一类。    此外,还应该提及的是,王十九不仅在游记中展现了真实的印度,而且呈现了历史古迹、名胜的相关知识。这些对想到印度旅游或不去印度旅游而想了解印度这些方面知识的人来说,都大有裨益。    王十九的《印度狂奔》即将付梓,是大好事,我东拉西扯地写了这些文字,聊以为序。    唐仁虎    2012年4月28日于清缘东里陋室    注:作者为北京大学印度语言文学教授

内容概要

【编辑推荐】
◆ 一名旅人一路狂奔,还原最真切的印度
◆ 西行印度的旅行必备读物,动感十足的旅行,安静热烈的情书。最近距离触摸印度,体验印度的万种风情
◆ 穿越背包客的终极圣地,搜寻印度的神秘和不可思议
——————————————————
【读者评论】
看到王十九这本《印度狂奔》——确切地说,是当我在《LENS•视觉》杂志上看到他写的拉合尔报道时,我就想到他在印度旅行的样子。是的,你可以跟随他的文字,行走印度。
——北京青年报记者 余美英
由于具有相当的南亚文化背景,作者王十九的眼睛比普通游客更毒,更能与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所互动,更能为读者展现不可思议的印度。
——新华社编辑 陈晓刚
这本书像是身影交错间的一道微光,照亮了古老“幽暗国度”的轮廓和印堂;更像锐利刀锋划出的一道痕,穿透印度文明的表皮,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精微的文化血脉、陈旧的伤口和深邃的内核。
——《LENS•视觉》杂志记者 路瑞海
性灵的寂寞,大致更多地来自命定,但都隐藏在被激发的偶然性契机里。父母,及父母之邦,都是在远离之后才呈现出关系的。
对熟悉者的疏离,对陌生人的贴近,或许是对寂寞的最好保持,正如书中对泰姬陵的谈论。
所以,陌生人你别以为我就跟你远了,熟人们你别以为我就跟你们近了。
——798一棹空间艺术家 管一棹
——————————————————
【内容简介】
随着印度电影的迅猛流行,到印度去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有关印度文化的论坛、贴吧、小组和Q群也在不断涌现。印度政府更是在中国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去印度”现在已是一个热门和时髦话题。
本书作者为印度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他以一个背包客的身份,横穿印度,没有专走那些为众多人所知的大众景点,而是扎实深入到印度的最里层,选择的最为寻常的线路,走出了一份亲切、真实的感觉,体会印度最纯正的风情。
这一路“狂奔”加上丰厚学养作为调料,烹制出这道味道清新的印度奶茶。狂奔始于印尼边境的小镇苏瑙利,终于印巴边境的名城阿姆利则,像是一道贯穿南亚次大陆的红线,串联起北印度的金三角,用最短的行程将北印精华一网打尽,后来者尽可以蹈其覆辙。

作者简介

王十九,曾用笔名水族、莫须有。出版有《双曲线》、《燃情烹调》、《我把我唱给你听》、《春辞》等小说。游记文章散见于《LENS•视觉》、《北京旅游》、《湖北旅游》等杂志。《印度狂奔》为其游记系列图书第一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逆流的时间/001 那是一个神奇的时刻/002 绿衣大叔·夜很白/006 佛灭之地的火车站/0l3 第二章 去德里!去阿格拉!/025 微观印度火车/026 恒河平原,雨季或春天/031 德里之雨/035 印度式夜行车/040 投宿记/045 第三章 看一眼泰姬陵,然后心满意足/055 半生姻缘·两场寂寞/056 谜题、困境与现实/067 第四章 泰姬陵周边的人和事/079 餐厅里的民族意识/O76  穆斯林迷宫社区/084  雨·猴子·克什米尔炒饭/088 第五章 数着石榴去斋浦尔/093 再见,薄大爷/094 数着石榴去斋浦尔/097 第一次邂逅/l04 第六章 沙漠边缘的首府/109 家庭旅馆/110 最可爱的旅游警察/117 风之宫:一部小说的风魔与寻找/121 安珀故宫/133 第七章 唐贝贝的双城记/147 第八章 我不认为我真的到过德里/157 倒霉的、生病的外国人/158 第二次邂逅/l62 错过红堡/166 莫卧儿寝宫/169 在德里的最后时光/180 第九章 锡克人的城市/l85 来自中国的唱游者/186 我不自称为善,也不看人为恶/l91 属于阿迪格兰特的夜晚/198 第三次邂逅/202 第十章 出印度记/209 一个印章/210 一杯奶茶/216 一场八卦/221 一列火车/225 一道伤痕/228 附录 /233 附录一:印度狂奔之【磨牙记】/234 附录二:印度狂奔之【书店记】/245 后记 /251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二天两支小分队的人还是各自活动,毕竟来到德里的时间有先后,大家的安排大不一样。而我们实际上只有这一天可以在德里走动了,头天上午,订的是这天下午六点去阿姆利则的火车。 当天早上,我感觉比前一天好了很多。可能由于夜里也睡得比较沉,白天也睡了足够多的觉,清晨就醒来了。走到街头时,天光还没有全亮,街道上基本看不见几个人在走动,直到走了一大段路,晨光熹微的时候,才看见活物——还是两头牛。 在下一段路上,终于发现了一家店是开着门的。大家就在这地方吃了早饭。我已经不幻想中国式白粥,只能喝一点麦片粥。就因为我自己忘记叮嘱,里面加的牛奶让我感到反胃,当然,这不是麦片的问题,是胃的问题。此时其实还有轻微的低烧和头疼,但相较于头一天的难受,已经算是减轻了大半。 这是本次到印度期间,我能在德里待的最后一天。因为我们不会走回头路,离开德里,就要一直向西去了。我很想分配好这一天的时间,把德里仔细看看。 我们先坐车去红堡。自从沙杰汗把莫卧儿王朝首都从阿格拉搬迁到德里之后,花十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德里红堡就成了万众瞩目的杰出建筑作品。它被公认为是德里最壮丽的建筑,但凡写到印度或德里的书,都免不了要谈论它的庄严与奢华。这座古堡坐落于朱木纳河边,围墙长2500米,堡内的明珠清真寺和枢密殿令去过的人过目难忘。 一本书曾经这样描述德里红堡—— 堡内溪水潺潺,处处是花园、清真寺,后宫林立;还有皇帝接受臣民致敬的金塔;传说中叫枢密殿的权势中心所在之处,也可说是正式觐见大厅。墙壁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银子铺就的天花板闪闪发光,奔流的溪水将地面隔开。用成千上万的珍珠、绿宝石和蓝宝石镶嵌而成的孔雀宝座也曾摆放在大厅内;环绕在大厅柱子上面的是用金子写的铭文: “若有人间天堂,那便必是这里,必是这里。” 司机在马路边停下来,说街对面就是红堡。正好路旁有一座耆那教神庙,需要光脚才能进去。我对耆那教完全不了解,除了知道它的创始人称大雄、教众分天衣派和白衣派、非常鄙视女性外,别的就不清楚了。另外恍惚记得南印度某处竖立着通身赤裸的石雕大雄巨像,香火比较旺盛,那些地方偶尔还会有人按照教义来绝食而死以求解脱轮回之苦。 在这德里的耆那教神庙里,并不能看出多少我能够理解的内容,只转了转就出来了,于是过街去红堡。但是这一天适逢周一,到了红堡边上才发现大批的军警荷枪实弹守在那里,不让游客进去。里面是无数戴着白帽的穆斯林在集会。我们沿着红色围墙走了一段路,都是同样的景象:里面是穆斯林,外面是警察。 后来看到当天的《印度时报》,果然有消息说,周一德里红堡并不对游客开放。这次也就只能过而不入了。

后记

从某种角度看,这世界确实可以分为两个区域:印度和非印度。    印度这个国家太独特,以至于在文化上能独立成为区分或衡量世界的一个标准。    但这不意味着它是铁板一块的混一整体。    从内部看,印度本身就是足够斑斓和多元的。    一个人在印度,不仅可以发现印度自身,还可能遇到波斯、阿拉伯、突厥……乃至欧洲。当然,还有一部分中国。究竟能辨认出多少,则有赖于各人的缘法与眼力。    至少有八种宗教存在于这个国家。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耆那教、佛教、基督教、巴哈依教和拜火教。    在这些宗教之间——尤其是在膜拜神光的伊斯兰教与崇尚幽玄的印度教之间——有一种优美的张力;尽管若趋于失控,就容易演变成暴力。然而冲突终究不是主流。    印度把这些复杂多元的因素调和在一起,成了它现在这个样子,让人很难用单一的词汇去概括或标注它。    据说从旅行的角度,人们可以划分成两类:反复去印度的和从来不去的。前者食髓知味,后者缘分未到——却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心动了。    生活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不知道下一次去印度会在哪一天,但一定会再去。    我希望,再次访问这个国家的时候,是漫步而非狂奔。    王十九    2013年4月1日  北京

媒体关注与评论

看到王十九这本《印度狂奔》——确切地说,是当我在《LENS·视觉》杂志上看到他写的拉合尔报道时,我就想到他在印度旅行的样子。是的,你可以跟随他的文字,行走印度。    ——北京青年报记者 余美英    由于具有相当的南亚文化背景,作者王十九的眼睛比普通游客更毒,更能与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所互动,更能为读者展现不可思议的印度。    ——新华社编辑 陈晓刚    这本书像是身影交错间的一道微光,照亮了古老“幽暗国度”的轮廓和印堂;更像锐利刀锋划出的一道痕,穿透印度文明的表皮,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精微的文化血脉、陈旧的伤口和深邃的内核。    ——《LENS·视觉》杂志记者 路瑞海    性灵的寂寞,大致更多地来自命定,但都隐藏在被激发的偶然性契机里。父母,及父母之邦,都是在远离之后才呈现出关系的。    对熟悉者的疏离,对陌生人的贴近,或许是对寂寞的最好保持,正如书中对泰姬陵的谈论。    所以,陌生人你别以为我就跟你远了,熟人们你别以为我就跟你们近了。    ——798一棹空间艺术家 管一棹

编辑推荐

《印度狂奔》编辑推荐:印度是一个神秘的国度,令很多人多印度心驰神往。热烈和冷静,迷幻和真实,丰富和统一,这就是印度!背包客穿越印度,最真实的印度游记,一路狂奔,感受印度的万种风情。众多媒体倾力推荐。一个旅人一路狂奔,还原最真切的印度。西行印度的旅行必备读物,动感十足的旅行,安静热烈的情书。最近距离触摸印度,体验印度的万种风情。穿越背包客的终极圣地,搜寻印度的神秘和不可思议。

名人推荐

看到王十九这本《印度狂奔》——确切地说,当我茌《LENS·视觉》杂志上看到他的拉合尔报道时,我就想到他行走印度的样子。是的,你可以跟随他的文字,行走印度。 ——北京青年报记者 余美英 由于具有相当的南亚文化背景,作者王十九的眼睛比普通游客更毒,更能与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所互动,更能为读者展现不可思议的印度。 ——新华社编辑 陈晓刚 这本书像是身影交错间的一道微光,照亮了古老“幽黯国度”的轮廓和印堂;更像锐利刀锋划出的一道痕,穿透印度文明的表皮,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精微的文化血脉、陈旧的伤口和深邃的内核。 ——《LENS·视觉》杂志记者 路瑞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印度狂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毫不客气地抢占第一评了。。如同剧本是编剧的作品但电影是导演的作品,这本书里的文本和图片是我的作品,但整个书是策划编辑小吴吴亚娅童鞋和品味盈实的作品。所以如果星星是给文本和图的,我会不打那么多;但这是针对这个图书,我毫不犹豫地打了五星。感谢编辑童鞋和出版机构的努力工作和百般费心。感谢责编张光红老师的挑剔与求精。我为你们的劳动成果打了五星。
  •     一直对印度充满好奇,尤其是因为唐僧西天取经的缘故,也因为它是佛教的发源地,还有令人惊叹的宝莱坞电影。  印度的文化、宗教、种姓、教育、医疗……都是那样特别,毕竟和中国同属东方文明古国,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怎么会让你在一夜之间触摸清楚呢?  所以必须用狂奔的速度,所以就喜欢上了这本《印度狂奔》……  它让我第一次真正清晰、及时而又印象深刻地领略了这个具有某种神秘色彩的国度,她的人文,地理,历史,你可以从中感受到这个南亚古国悸动的脉搏。  对于我这个从未去过印度的人而言,阅读《印度狂奔》可以获得一种间接深入其中的乐趣,也免了脚力之苦,财力之扰,未尝不是一件乐事。  这本书语言精练,视角独特,亦庄亦谐,内容丰富多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上乘游记作品,是一本探索当代印度风貌的精彩作品。
  •   看得出作者对于南亚文化背景的熟悉和行走其中的认真,相比行程的描述,内心的感悟更容易吸引读者。好评!
  •   我喜欢作者用冷静的文字呈现了印度的光与影、冷与热,让人不经意间看穿印度的表像与内核,当读完最后一个字手抚书页,也许你就能找到你的“印度”。
  •   只在印度玩了几天就弄出本书?! 精彩或深刻也就算了,明明就是流水帐+百度百科啊!   有一章居然是39童鞋在学生时代看过的一本叫《远亭》小说的大概内容!!!您的稿费有没有分给《远亭》的作者?    这也能出版?地球的树不多了,不能这么糟蹋吧!闲时不多的偶赚钱也不容易啊。。。    看完《我在印度住了五年》,意犹未尽之即,翻开此书,完全是才吃过满汉全席后,被骗吃用自来水泡的发霉方便面的感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