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中国画报 作者:《线装国学馆》编委会 编 页数:全4册
内容概要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历经千年,但许多诗篇仍为世人广为流传。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唐诗完成了中国古典诗歌各种形式的创造。古体诗的五言、七言、乐府歌行,近体诗的五律、七律、五绝、七绝、排律,无不齐备。这些形式,上承风骚,下启词曲,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流传最普遍、影响最深一迈的诗体。唐诗的成就空前绝后,成为以后各代诗歌文学的榜样。唐代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了高峰。
历代关于唐诗的集著很多,《全唐诗》无疑是其中影响最大的唐诗总集。
书籍目录
虞世南
魏徴
王绩
王维
王勃
刘希夷
宋之问
陈子昂
贺知章
张若虚
张说
张旭
张九龄
王之涣
孟浩然
李欣
王昌龄
祖咏
高适
丘为
李白
……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联叙述作者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指晚年,『南山』是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所陶醉了。从这段描述,我们就可知道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白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了。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唯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第三联,即言『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现。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地揭示出了。再从艺术上看,这两句诗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一联,突出了『偶然』二字。『偶然』二字贯穿上下文,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 全诗自始至终描绘作者的闲适生活,写得淋漓尽致,但其对仕途的厌倦之情尽在不言中。诗人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语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宋苏庠云:『此诗造境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