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作者:沈德潜 编 页数:318
Tag标签:无
前言
古诗源,即古诗为诗之源头。 “古诗”的原意是指古代学者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这些诗歌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梁陈时期的文学家文对其进行了定义: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其中“古诗十九首”为古诗的代表作。 古代诗歌发展至唐朝时,盛极一时,“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清人沈德潜认为“……唐诗者,宋、元之上流,而古诗又唐人之发源也。”因此他选编了一部唐以前的历代诗歌选集——《古诗源》。 《古诗源》是唐之前古诗最重要的选本,书中选辑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也包括一些民歌谣谚,内容丰富。全书共14卷,选诗700余首。其中古逸一卷,汉诗三卷,晋诗三卷,宋诗二卷,齐梁诗二卷,陈、北魏、北齐、北周、隋诗各一卷。唐以前的诗歌中,比较著名的篇章(除《诗经》、《楚辞》外)基本都已选录在内。 《古诗源》收录诗歌多为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被后人广为传颂。如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的《孔雀东南飞》,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的北朝民歌《木兰诗》,书中都有收录。书中部分名篇佳句甚至对后代诗歌创作都产生了影响,如曹丕的七言诗《燕歌行》是公认的中国第一首完整的七言作品。“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燕歌行》“其一”)这首诗句句押韵,一韵到底,是比较成熟的七言诗,其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认为是唐人歌行之祖。 《古诗源》以其丰富的内容,成为具有资料价值的诗歌选集,对人们研究古代诗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概要
《古诗源》为唐以前历代诗歌的选集,共14卷,选诗700余首。先秦至隋的著名诗篇(《诗经》、《楚辞》除外)大多选录在内,另外还辑录了不少民歌谣谚,内容丰富,具有资料价值。
《古诗源》原著由清朝沈德潜编著,本书为《古诗源》的加注本,由《传统国学典藏》编委会编著。
作者简介
编者:(清代)沈德潜
书籍目录
古诗源
序
卷一
古逸
卷二
汉诗
卷三
汉诗
卷四
汉诗
卷五
魏诗
卷六
魏诗
卷七
晋诗
卷八
晋诗
卷九
晋诗
卷十
宋诗
卷十一
宋诗
卷十二
齐诗
梁诗
卷十三
梁诗
卷十四
陈诗
北魏诗【附】
北齐诗【附】
北周诗【附】
隋诗
词品
词品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词品拾遗
词品补
章节摘录
版权页:曾觌张抡进词曾觌进词赋,遂进《阮郎归》云:“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春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萍散漫,絮飞扬。轻盈体态狂。为邻流水落花香。衔将归画梁。”既登舟,知阁张抡进《柳梢青》云:“柳色初浓,余寒似水,纤雨如尘。一阵东风,觳纹微皱,碧沼鳞鳞。仙娥花月精神。奏凤筅、鸾弦斗新。万岁声中,九霞杯内,长醉芳春。”曾觌和进云:“桃靥红匀,梨腮粉薄,鸳径无尘。凤阁凌虚,龙池澄碧,芳意鳞鳞。清时酒圣花神。看内苑、风光又新。一部仙韶,九重鸾仗,天上长春。”雪词“紫皇高宴仟台,双成戏击璃苞碎。何人为把,银河水剪,甲兵都洗。玉样乾坤,八荒同色,了无尘翳。喜冰消太液,暖融妈鹊,端门晓,班初退。圣主忧民深意。转鸿钧、满天和气。太平有象,三宫二圣,万年千岁。双玉杯深,五云楼迥,不妨频醉。看来不是飞花,片片是、丰年瑞。”太上大喜,赐镀金酒器三百两。月词曾觌《壶中天》词云:“素飙漾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肯信群仙高宴处,移下水晶宫阙。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上皇大喜,日:“从来月词,不曾用金瓯事,可谓新奇。”赐金束带紫番罗水晶碗。上亦赐宝!至一更五点还宫。是夜,西兴亦闻天乐焉。
编辑推荐
《传统国学典藏:古诗源》是一部带资料性的选本,收录作品较为广泛,唐以前的一些著名诗篇(除《诗经》、《楚辞》外),大多数都已选录在内,而目.还从一些古书中辑录了不少民歌谣谚,内容比较丰富,可作为读者研究古代诗歌的参考。诗至有唐为极盛,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则唐诗者,宋、元之上流,而古诗又唐人之发源也。唐诗之源头,盛世之篇章。读最经典的书,用文字诠释最辉煌的华夏文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