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4 出版社:印刷工业出版社 作者:姚江波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彩陶的收藏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但是真正具有现代收藏概念的收藏活动却是很晚的事情,缘起于20世纪30年代,自从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彩陶发现以后,中国彩陶以其特有的魅力征服了世界,收藏市场上开始有人收购彩陶。今日中国恰逢盛事,收藏之风日盛,这些彩陶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目前市场的行情是“物以稀为贵”。从收藏渠道上看,拍卖行、文物系统的文物商店、自发性艺术品市场等都有可能收藏到精美绝伦的彩陶,这也是彩陶近些年来受到收藏家热捧的一个原因。但造假的彩陶也非常多,其总量已经大于真品,如无本而仿、有本而仿、真器伪纹、拼接作伪等作伪手段都有见,鉴定时我们应注意分辨,更应在掌握专业辨别方法的前提下进行甄别。
作者简介
姚江波,199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同年开始在河南三门峡博物馆工作,主要从事西周晚期玉器、青铜器及古瓷器的研究,先后在浙江大学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等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20余篇,同时在各级报刊如《人民日报》、《中国文物报》、香港《大公报》等发表专业类文章50余篇。
书籍目录
彩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彩陶的起源·10观念/11生活要求/12彩陶的发展历程·14初始期/14繁荣期/15仰韶文化/15马家窑文化/20衰落期/24齐家文化/24四坝文化/28彩陶的制作工艺·32原料的选择/32成型方法/34绘制方法/38烧制条件/42仰韶文化彩陶半坡类型彩陶·48半坡类型彩陶的造型/48彩陶钵/48彩陶盆/52彩陶壶/56彩陶瓮/60彩陶罐/64半坡类型彩陶的胎质/70泥料/70淘洗/71杂质/71胎色/72夹砂胎/74薄胎/75气孔/77起泡和黑粒/80温度/81硬度/82手感/83完残/85半坡类型彩陶的纹饰/88时代特征/88纹饰种类/89庙底沟类型彩陶·98庙底沟类型彩陶的造型/98彩陶钵/98彩陶碗/104彩陶盆/108彩陶罐/114庙底沟类型彩陶的胎质/122泥料/122淘洗/124杂质/126胎色/128夹砂胎/130薄胎/132气孔/134起泡和黑粒/136硬度/137手感/138完残/140庙底沟类型彩陶的纹饰/142时代特征/142纹饰种类/144马家窑文化彩陶马家窑类型彩陶·164马家窑类型彩陶的造型/164彩陶瓶/164彩陶盆/168彩陶罐/170马家窑类型彩陶的胎质/177马家窑类型彩陶的纹饰/184网纹/186条带纹/188蛙纹/190半山类型彩陶·194半山类型彩陶的造型/194彩陶壶/194彩陶瓮/198彩陶罐/200半山类型彩陶的胎质/204半山类型彩陶的纹饰/208网纹/208锯齿纹/212旋纹/215马厂类型彩陶·218马厂类型彩陶的造型/218彩陶壶/220彩陶瓮/224彩陶罐/226马厂类型彩陶的胎质/230马厂类型彩陶的纹饰/236圆圈纹/238回纹/242齐家文化彩陶齐家文化彩陶的造型·248彩陶壶/248彩陶罐/250齐家文化彩陶的胎质·252齐家文化彩陶的纹饰·256彩陶的收藏与养护彩陶的收藏/260收藏市场现状/260艺术价值/263研究价值/264经济价值/265收藏渠道/266拍卖行/267文物商店/268民间收藏/269标本采集/270造假常见手段/272无本而仿/273有本而仿/274真器伪纹/275拼接作伪/276彩陶的处理·278清洗/279修复/280彩陶的养护·282加固/283温度/284存放/286附录一:中国彩陶文化遗址分布及年代明细/288附录二:中国彩陶的主要纹饰及其演变/290附录三:彩陶精品赏析/292
编辑推荐
姚江波编著的《彩陶鉴赏与收藏》分别论述了彩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包含彩陶原料的选择、成型方法、绘制方法、烧制条件等;仰韶文化彩陶鉴赏,主要对半坡和庙底沟类型彩陶鉴定要点详尽地进行了解析;马家窑文化彩陶鉴赏,分析了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彩陶的鉴定要点;齐家文化彩陶鉴赏,对齐家文化彩陶的造型、胎质、纹饰等进行了论述;彩陶的收藏与养护,探讨了彩陶收藏市场的现状、收藏渠道、作伪方法以及彩陶的清洗和修复、保养等方面的知识。全书以直述鉴定要点为主,文字简练,兼顾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过于专业、不可操作、与收藏者无关的内容巳回避。笔者从文物鉴定的角度出发,以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器物为依据,将文物置于时代和社会历史大背景下来考虑,以确保本书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读性。解读彩陶研究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使读者真正领悟收藏,从收藏中受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