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哲学

出版时间:2013-7-1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杨足仪  

前言

导论 生生死死说生说死对人类而言,死亡,既是最确定的事情,又是最不确定的事情。我们最能确定的是人人皆死,而最不确定的是不知道死亡何时降临。一、死,猜不透的谜死亡,一个神奇之谜,一个我们不能不猜而又永远猜不透的千古之谜。自人类诞生并有了自我意识以来,人及其生死之谜始终像一个巨大的梦魇困扰着我们。人类为此是“上究碧落下黄泉”,从“念天地之悠悠”转而“独怆然而涕下”。人们幻想着能如嫦娥奔月,希冀“与天地齐寿,与日月齐光”。这其中寄托着我们最甜蜜的梦想,也隐藏着我们最深切的恐慌。然而,有生必有死,这是铁的事实。那么,死了死了,是一死百了还是有什么东西继续存在呢?死又为何?自古以来,无论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艺术家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贩夫走卒,都会思考这个问题,且各有各的答案。死亡作为人生中最难说清的现象之一,根源于死亡现象的奇异性。生,是生命的肯定状态,意味着有生命。死,是生命的否定状态,意味着无生命。对于任何个人而言,或者有生命,或者无生命,二者只能居其一。因此,谈论死亡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亲身经历过死亡,这就叫“生者不知死”;而一旦他亲身经历死亡时,他自己已经再也不能对死亡说出什么了,这就是“逝者不知死”。但是,死亡是人生的铁的事实,需要对其作出解释,并已经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最早的死亡解释是原始的神话解释。研究原始文化的人类学家们已经对原始人的死亡观念作过详细的研究,从他们那里我们知道了原始的死亡解释的一些情形。原始文化的主要形式是原始宗教,而原始宗教往往借助于神话、仪式等方式表现,这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对死亡的解释。世界上许多原始的死亡神话表明:原始人一方面承认死亡现象的存在,但更多的是以某种方式否认死亡。在原始的死亡神话中,许多原始部落认为,人是不死的,人的死亡只是各种偶然性导致的结果:有的是恶魔所致;有的是由于手持不死赠品的使者传错了神的旨意所致;有的是使者中途的耽误而延误了时间所致;还有的是人类祖先的愚蠢选择所致;更有的是人祖的犯罪而致。大量的死亡神话表明:原始人的总的观念是以某种方式否定死亡,而对为何死亡并不在意。科学的死亡解释从何为死亡出发,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说明。这涉及许多相关的学科,如医学、法律、道德伦理、文化等。现代生活中,由于绝大多数人能死在医院里,自然死亡成了死亡的最重要的一种,因而,医学上的死亡定义也就上升为现代人的科学死亡定义的最重要的一种。当然,医学是十分严格的科学,医学上的死亡定义也是十分复杂的,而确定死亡的精确化的标准和程序显得尤其重要。医学上的生命和死亡的传统定义是:生命:一是活着的状态,即新陈代谢、生长、繁衍、对环境的适应性、动植物器官完成功能的状态;二是有机体从出生到死亡之间的时期;三是生命物体与非生命物体区别开的特征。死亡:包括非感受性与非反应性、无运动与呼吸、无反射作用及脑电图平直。现代医学死亡的标准是脑死亡。脑死亡概念的提出始于法国。1959年,在第23届国际神经学会上,法国学者首次提出“昏迷过度”的概念,并使用“脑死亡”,用以说明这类病人苏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1968年第22届世界医学大会上,以“脑功能不可逆性丧失”为新的脑死亡为标准,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脑死亡的标准。目前,全世界国家中,已有80多个国家以脑死亡为标准,美、德、英、法、澳等十多个国家已经实行了脑死亡立法。2000年4月以来,我国卫生部启动脑死亡判定标准立法的制定工作。2003年,正在制定中的脑死亡标准进行了第一次完整的、严格的临床应用:武汉市东西湖区一位心跳仍维持但脑已死亡的脑出血患者被武汉同济医院宣布为脑死亡,这是我国首位被宣布为脑死亡的患者。法律上的死亡标准是以医学的死亡标准为基础。根据《韦伯辞典》的解释,生命,意味着动植物或有机体存在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中,动植物或有机体能发挥自然功能,完成生理运动,或它们的器官能实现其功能。死亡,即生命的终止,不再存在。此外,还有从社会、文化、心理等角度对死亡作出的各种解释,在此不一一述说。二、死亡哲学死亡哲学是对死亡之事实与现象进行的总体的、全方位的、形而上的考察,也就是以理论思维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关于死亡的“形而上学”或“死而上学”。死亡哲学所探讨的问题是死亡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即死亡的不可避免性与可避免性)、死亡的终极性与非终极性(即灵魂的可毁灭性与非毁灭性)、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即死而不亡或死而不朽)、死亡和永生的个体性与群体性、死亡的必然性与人生的自由、生死的排斥与融会诸如此类的有关死亡的形而上的问题。死亡哲学具有两个重要的层面:首先,死亡或死亡哲学具有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意义,是人生哲学或生命哲学的深化或延续。生死问题是价值哲学最深厚的根源,因为死亡使人的生存时间成为最稀缺的东西,使生命成为最宝贵的价值。正确的死亡意识带来积极的生命意识。具有死亡意识的人能获得人生的整体观念和有限观念,这会催迫我们在今生规定的时间界限,在我们能够掌握的那段时间里,做出一番创造性的事业,自觉地克服世人的惰性观念,萌生出一种生活的紧迫感,从而倍加地享受和利用自己的有限人生,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得更紧张热烈。同时,以死观生,人更能充分地领悟和把握人生的价值,更加珍惜生命的价值。通过死亡意识,震醒生命的价值意识,才能使人的生命不朽。古人云:“未知生,焉知死?”同样,“未知死,焉知生?!”生死与共,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其次,死亡哲学具有世界观与本体论的意义,这是死亡哲学更为深刻更为基本的层面。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是我们到达哲学本体认识的重要工具、或契机。所谓对哲学本体的认识,也就是对以理论思维的形式表现出的对世界总体的认识。而死亡意识的哲学功能,最重要的也正在于它是我们超越对事物的个体的认识、达到对事物的普遍认识、达到对万物生灭流转、“一切皆一”认识的捷径,是我们到达哲学意识(认识)的充分条件。这也是许多古今中外大哲人重视死亡问题、重视死亡哲学的最重要的根由。他们是我们人类正视死亡、直面死亡、从而自觉地走向自己死亡的典范。三、死亡:人生的必修课有人说,生命中最确定的事是我们都会死亡,而最不确定的事是不知死亡何时降临。今天,我们能做这做那,包括谈论死亡,是因为我们都还活着。但是,我们都会死,都会变成死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事情,我们无法回避,也不应当回避。直面死亡、探讨死亡、进行死亡教育,就是要体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最终达到庄严地、从容地、自然安详地走向死亡。一句话,就是既要学会优生还要学会优死,正如文学家泰戈尔所言:“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生存抑或死亡,始终是我们人类面临的两难抉择。而有生必有死的铁的事实,使我们无法逃脱必死的命运,这就是人类的生存悖论。对人来说,如果人纯然是天使,他就不会担心死亡;如果人纯然是一种普通的动物,也就不懂得恐惧死亡的。但人既非天使,亦非动物。天地万物间,唯人独特:人既是生理性的肉体,又拥有自我意识,因而,命中注定要直面死亡,这样的生存困境及其悖论尖锐地凸显出来:一方面,人是万物之灵长,是社会经济动物,是文化符号的创造者。他的精神翱翔于天空,思索着原子、星空和无限;另一方面,人又属于自然,是必有一死的高等动物,也是可怜的“有朽”。如此彻底的二元分裂构成了人独特的荒诞命运,它是人类所遭受的最基本的、最深刻的压抑和痛苦,也是历来的哲学所探讨的中心问题之一。由于生与死是人生的两个相互规定、相互转化着的方面,因而,谈生即谈死,说死实乃谈生,其实质是一个赋予有限人生以永恒或无限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因而,归根结底是一个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中国历史上,孔子代表的儒家极力推崇“杀身成仁”、“死而不休”;老子讲“死而不亡”,声称“死而不亡者寿”。荀子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西方哲学讲,“预谋死亡即预谋自由”,主张“向死而在”、“向死的自由”,强调“哲学是死亡的练习”,“死亡是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哲学家对死亡的思考也真实地体现在对自己死亡的态度上。古希腊的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弄瞎自己的眼睛后绝食而死;快乐主义哲学家伊壁鸠鲁坐在盛满温水的澡盆里,手捧酒杯“幸福”地走了。道德论智者苏格拉底为了善,饮鸩自杀,临终前还嘱咐着朋友要替他归还人家一只公鸡。无神论者布鲁诺面对宗教裁判所无畏地高喊:“你们宣读判决比我听到判决更加颤抖。”渴求永恒的叔本华要人在其墓碑上只刻上自己的名字。事实上,历史上的哲学大师们直面生死的超然态度和对死亡的深切领悟代表着人类对死亡的透彻思考,尽管看法各异,但他们共同凑出了一曲人道悲歌。其实,在追求长生不老的漫漫征途中,人类所创设的一切神化工程,无论是宗教、神话、史诗还是现代科学技术,都是事关人类的生死大计,也是抗拒死亡、否定荒诞命运的真实的谎言。这对于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尊崇无疑是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一旦这种追求违反了人的本性,伤害了人类情感,破坏了自然法则,给人类及其生活的世界带来灾难的话,这种长生不老的追求又有何意义呢?!况且,这一切终究不能将“死亡”变成不存在。由于生命存在着死的必然性,因此,思考生命的意义,也唯有了解死亡的全过程,生命的可贵才能彰显。我们直面死亡、思考死亡,就是思考人生。活着,无论什么样的人——贫穷富贵、英雄凡人——我觉得首先应该感恩。宇宙自然的神奇创造万物,而只有我们生而为人,成为万物之灵,这已经足够了,难道我们不应该感谢上苍、敬畏自然、感恩生命!如蒙田所说,每个人的生命都“受到自然的厚赐”,为人并活着,就是大自然的恩赐。感恩地活着,就是幸福,就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美好;其次,直面人生,理解生、死,向死而生。实际上,上苍是公平的,生而为人,每人每天24小时,每人必死,人生如过客。但人生而伟大,生而渺小,如何活法,怎样地去死,却是大大地不同,这在于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时至今日,死亡之所以仍是个沉重的话题,也被深深地误解着,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每个人对生与死的不同理解与选择。实际上,死亡并不可怕,死亡是温柔的和安详的,只要我们成熟地对待生命、对待死亡,学会如何地死亡,我们就会庄严地、体面地、自然安详地走向死亡。学习死亡,就是认识死亡、理解死亡,进行死亡教育,其实质也就是生命教育,这种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第一,在知识层面,就是帮助人们获得有关死亡问题的知识。第二,在情感层面,帮助我们在了解死亡问题后,在自己内心建立对此问题的看法与态度,如如何有效地解决和处理内在的冲突和对死亡的恐惧。第三,在行为层面,则使我们获得处理相关死亡问题的技能,当遇到问题时,能做出适当的行为反应。比如说,什么时候立遗嘱?是否将死亡列入自己的生涯规划中?面对死亡时,如何调整情感?当碰到有亲朋好友死亡时,又如何去帮助他们的家人调适情绪?等等。第四,在价值层面,死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具体地说,就是获得正确的有关死亡及生命的自我意识与价值观,能理性地、合乎逻辑地思考和面对生死问题,让自己的心灵获得安顿。禁忌、逃避、冷漠、恐惧死亡,都不能将“死亡”变成不存在,乃至影响到生命教育。今天,死亡之谜已被纳入到科学的范畴来进行研究了。也就是说,于宗教、文学、艺术之外,死亡又成了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律学、伦理学等许多具体科学或精确科学研究的对象。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死亡问题更是成了现代物理学、环境科学、社会心理学等的重大课题,并由此产生了一门综合性的新兴科学——死亡学。随着哲学的关怀又诞生了死亡哲学。总之,对死亡的各种问题的探讨、正确的死亡教育,帮助我们了解生死大事,珍惜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有目标,从而培养出提升健康与幸福的生活态度和面对死亡的安详,即所谓生得其益,死得其所。这样的人,才是生活着,而不仅仅是活着。从这种意义上说,死亡教育应当是人生的必修课。

内容概要

死亡是必然的,认识死亡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坚定我们生活的信念。死亡,是神奇之谜,是我们不能不猜,而又永远猜不透的千古之谜。作者从心灵哲学角度对死亡这一现象进行了解读。本书从死亡的惊异、死亡的渴望、死亡的漠视、死亡的超越、与死亡言和以及死亡的艺术六个章节阐述了自生而死的过程和观点。死亡是一个多维度现象,涉及哲学、心理学、宗教、文化等多个层面,作者对于每一过程的解读也是融合多家观点,多学科之思想,将死亡对生者的吸引力、诱惑力做了深层的探索。

作者简介

杨足仪,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灵哲学与科技哲学。主要著作:《死亡哲学》(华中师范大学优秀素质课)、《心灵哲学的脑科学维度》、《西西弗斯的石头》。

书籍目录

导论生生死死说生说死001 一、死,猜不透的谜002 二、死亡哲学005 三、死亡:人生的必修课006 第一章死亡的惊异011 一、原始死亡观的崩解012 二、人的死亡的发现025 三、当死神降临之时030 第二章死亡的渴望053 一、天神的故乡054 二、天堂的诱惑064 三、寂静的乐土072 第三章死亡的漠视085 一、常人的漠然086 二、哲人的超然092 三、文人的浪漫106 第四章死亡的超越119 一、原始信仰式超越120 二、文明信仰式超越129 三、世俗式超越141 第五章与死亡言和151 一、人鬼之战152 二、人鬼言和167 第六章死亡的艺术193 一、人类之死194 二、死的艺术205 三、学习死亡219 后记232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章死亡的惊异  从根本上讲,哲学开始于惊异。柏拉图说,惊异“驱使我们去考察宇宙,由此产生了哲学,这是诸神赐予人类的最大的福祉”。雅斯贝尔斯讲:“由于惊异,人们不仅现在,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就去进行哲理推究:他们最初对于那些明显的难事感到惊异,然后一步一步地说明那些较大的难事——诸如有关日、月、星辰的现象,以及宇宙的创造。”的确,面对浩瀚的宇宙、自然,人类易生惊奇之感,而去求认知,追问世界的本质,由此形成哲学研究中的世界观、本体论、形而上学;面对易逝的人生,蒙生困惑之感,而去求觉悟,追问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形成哲学研究中的生存论、人生观和伦理学。死亡哲学也正是人类对死亡、对死亡的本性的疑惑和震惊中产生出来的。从整个人类或是人类个体的死亡意识的产生来看,情形是极其的相似。 一、原始死亡观的崩解 在人类的早期阶段,死亡问题总是同原始的宗教、神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原始思维中,原始人往往凭借古老的“灵魂”和“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宗教、神话的形式拒斥死亡。原始死亡观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对死亡顽强的反抗和坚定的否定。实际上,“对原始人的思维来说,要想象自然死亡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其实,原始的宗教神话关心的,与其说是死亡,毋宁说是不死,神话就是关于不死的信仰。正如卡西尔所说:“在某种意义上,整个神话可以被解释为就是对死亡现象的坚定而顽强的否定”,其蕴含的“对生命的不可毁灭性的统一性的感情是如此强烈如此不可动摇,以致到了否定和蔑视死亡这个事实的地步”。 以原始宗教神话形式表现出来的原始死亡观的基本观点可集中概括为三点: 第一,否定死亡的必然性。 可以想象的是,原始人肯定会经常碰到人的死亡现象,但那时的人们并没有人固有一死的必然性的认识。相反,在他们看来,死亡只是一种很偶然的现象,死亡没有必然性。 原始时期,许多神话故事都以某种方式回答了死亡的起源问题。这些死亡起源的神话实际上大都反映出原始人的死亡偶然性的观念。在有关死亡的神话中,许多的原始部落认为,人原本是不死的,死亡不是不可避免的。人的死亡的发生都是由于某个特殊的事件,是一种偶发性事故导致的。比如,有的是恶魔所致;有的是由于手持不死赠品的使者传错了神的旨意所致;有的是使者中途的耽误而延误了时间所致;还有的是人类祖先的愚蠢选择所致;更有的是人祖的犯罪而致。

编辑推荐

《死亡哲学》编辑推荐:“只有具有死亡意识才能获得生活的紧迫感”,媲美耶鲁大学的中国版“死亡”公开课,这不仅是一个强大的知识体系,更是一种生存、生活在人世间的大智慧。《死亡哲学》具有以下特点:1)首本从心灵哲学角度解读死亡的经典!死亡是人人必经之路。人之将死,通向死亡之乡的道路是怎样的?心理是怎样的?人的心灵是否也会哭泣、无奈?解读死亡,就是解读哲学。《死亡哲学》是国内首本从心灵哲学角度诠释死亡这一哲学命题、心理命题的著作。作者优美的笔触、细腻的描写将这一最不确定之事进行了最理性的表达。2)华中师范大学优秀素质课!本课程为华中师范大学的精品课程,学生选课现状“人满为患”。不仅仅是大学生,你,我,他都对死亡抱有好奇心。杨足仪在华中师范大学讲授死亡哲学多年,其深度而通俗的讲述得到了学生的喜爱。本书根据作者讲稿整理成书,为大家呈现最淋漓尽致的死亡之路。3)告诉你死亡的神秘、诱惑和吸引!生者不知死。逝者不知死。任何人都不可能经历过或体验过死亡。当你还能体验死亡时,实际上你根本没有死,还保持有意识;当你已经死亡时,体验就无从谈起。或许你对死亡抱有恐惧之心;或许你面对死亡淡然处之;或许你觉得死亡神秘而诱惑。为什么不同的人对死亡有着不同的情结?源自不同人的心灵哲学观。从《死亡哲学》中,了解你拥有怎样的死亡观、人生观、哲学观。4)古往今来,我们为死亡做的事!柏拉图、叔本华、伊壁鸠鲁、庄子……为死亡歌颂、对死亡超然;土葬、火葬、水葬、天葬、塔葬、崖葬、安乐死……古往今来,我们为死者做了各式各样的安葬……仙丹、引路符、咒术、符箓、平安符、护身符、巫术……我们害怕死,所以想尽办法延长生命……犯法、战争、天灾、人祸、瘟疫……死亡是必然的,而又是偶然的……5)与死亡有关的百余张图片《死亡哲学》插有许多与死亡有关的图片,这都是作者及编辑精心选取、寻找的。如古代陪葬品、各式墓葬、与死相关艺术品、各种鬼神、咒符等。图片的插入能够将死亡这一最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生动展现。

名人推荐

人活到75岁,总不得不时时想到死,我们不会因此而感到不安。太阳看起来好像是沉下去了,实在不是沉下去而是不断地辉耀着。——歌德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纪伯伦生和死是无法挽回的,唯有享受其间的一段时光。死亡的黑暗背景对托出生命的光彩。——桑塔亚那活在活着的人的心里,就是没有死去。——坎贝尔死并不是人生最大的损失,虽生犹死才是。——卡曾斯人不应当害怕死亡,他所应害怕的是未曾真正地生活。——奥里利厄斯谁怕死,谁就已经不再活着。——左伊默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伊壁鸠鲁怕死比死更可怕。——赛恩斯以死来鄙薄自己,出卖自己,否定自己的信仰,是世间最大的刑罚,最大的罪过。宁可受世间的痛苦和灾难,也千万不要走到这个地步。——罗曼•罗兰一个老年人如果能有广泛的兴趣,学会关心他人,使自己的生活汇入到整个世界的生活中去,他就会象一滴水归入大海,慢慢地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最终,也不会再有对死的恐惧。——罗素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死亡哲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是我们大学的任选课的教材,之所以买这本书并不是老师要求,而是我觉得杨老师讲课讲得好,而且分析死亡的问题很深刻,我很喜欢,现在杨老师的课快结束了,买了这本书以后有空还要看看。
  •   看完这本书内心平和很多,讲死,了解死亡不是重点,而是让我们在心理上接受死亡,好好的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