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申学锋 页数:216 字数:280000
内容概要
《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由申学锋著,总体来看,本书主要探讨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其一,近代历届政府对外开放思想的演进与政策的变化;其二,近代对外开放区域的发展,重点是约开口岸到自开商埠的转变;其三,近代利用外资的大体情况,包括历届政府借用外债、外国在华投资等;其四,近代对外贸易的变化,包括外贸规模、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各国在中国外贸格局中的此消彼长等;其五,不同时期对外开放的客观效应,包括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
作者简介
申学锋,1973年出生,河北邯郸人,历史学博士。1993—2000年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硕士学位,2000—2003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财政研究》、《历史档案》、《史学月刊》等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现供职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编 晚清时期的对外开放(1840~1911)
第一章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形势
第一节 甲午战争前外国对华商品输出
第二节 甲午战争后外国在华资本扩张
第三节 内忧外患下的财政经济危机
第二章 晚清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
第一节 对外开放思想的近代转型
第二节 “自开商埠”:从个人主张到政府决策
第三节 “走出去”:鼓励华商参加国际博览会
第四节 外资外债政策的变化
第三章 晚清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外国在华投资的变化
第二节 不同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三节 “自开商埠”政策的实施
第四节 各类外债的举借
第五节 清末中外合资企业的兴办
第四章 晚清对外开放的绩效评析
第一节 自开商埠的积极影响
第二节 开放中的城市化发展趋势
第三节 科技的引进与中国科技的进步
第四节 外资外债与中国利权的丧失
第二编 北洋政府时期的对外开放(1912~1926)
第五章 北洋政府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
第一节 军费和债务的膨胀导致财政危机
第二节 对外开放面临恶劣的国际环境
第三节 世界经贸格局的变化
第六章 北洋时期对外开放政策的走势
第一节 “利用外资,振兴实业”方针的确立
第二节 鼓励出口和争取关税自主
第三节 推动企业参加国际博览会
第四节 维持债信政策的出台
第七章 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外国在华投资的不平衡发展
第二节 外资在华扩张:以中外合资企业为例
第三节 自开商埠的进一步拓展
第四节 外债的借用及“借新还旧”
第八章 对外开放的客观效应
第一节 外贸规模的增长与商品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国际收支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第三节 北洋外债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
第四节 对外开放下的城市化进展
第三编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对外开放(1927~1936)
第九章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国际国内局势
第一节 世界经济危机使中国的外贸环境恶化
第二节 美国白银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第三节 银价、汇率波动对中国外贸的不利影响
第十章 对外开放政策的变化与演进
第一节 统治者利用外资的思想主张
第二节 关税自主改革的艰难历程
第三节 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第四节 “废两改元”:为币制改革奠基
第五节 整理外债:为利用外资铺路
第十一章 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外国在华投资的增强
第二节 各种形式的中外合资企业
第三节 中国外贸格局的新变化
第四节 法币政策的实施与外国对中国货币控制权的争夺
第十二章 对外开放的绩效分析
第一节 关税自主政策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
第二节 外国投资对中国的双重影响
第三节 对外贸易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外债整理的落实及效果
第四编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的对外开放(1937~1949)
第十三章 全面抗战以后的政治经济形势
第一节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 抗战后国民政府的财经危机
第十四章 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
第一节 外贸统制政策的形成与实施
第二节 缔结关贸总协定后的减税政策
第三节 外资外债政策的变化:从战时停付到整理偿付
第四节 对美国资本的全面依赖
第十五章 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中外易货偿债贸易
第三节 抗战以后的主要对外借款
第四节 抗战胜利后的外国对华投资
第十六章 对外开放政策的效应
第一节 外贸统制下对外贸易的起伏及成效
第二节 抗战期间的日本在华投资
第三节 “美援”与美国资本在中国的扩张
第四节 外债的双重效应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节 美国白银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美国陷入危机的漩涡。为了转嫁危机,美国政府实行了“白银政策”,企图通过人为抬高银价,刺激东方用银国的购买力,将美国的过剩商品销往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从而解脱经济危机的困境。白银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际白银协定。1933年7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伦敦召开国际经济会议,签订了一份旨在由美国等承担稳定世界银价责任的国际白银协定,核心内容就是限制中国、印度等储银国出售白银的数量,并规定美国、墨西哥、秘鲁、加拿大等产银国应当收购的各自银矿生产的生银数量。该协定的目的是维持白银的较高价格,以稳定国际市场,这和美国国内实行的一系列稳定价格政策完全一致。二是“购银法案”。在签订国际白银协定时,美国就准备和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一样,放弃金本位制,改为银本位制,这必须要有大量的白银作为准备金。为此,美国政府于1933年12月21日公布了收买国内(包括属领)新产银的布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银购入法”。然而这一储银办法满足不了银本位的需要,于是又在1934年6月公布了国会通过的“购银法案”,明确规定美国应该增加货币发行保证的白银份额,达到“金三银一”的比例,亦即白银准备必须达到黄金储备的1/3,这样就以立法形式决定向国内外大量收购白银。三是白银国有令。“购银法案”通过后不久,美国政府又于8月9日宣布了白银国有令,规定国内现存白银须于三个月内交国家造币厂统管,凡交到造币厂的白银必须用于铸造标准银元,或充作通货准备。这是与“购银法案”相配合用以加强白银国有化管理的强制性行政法令。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