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琴  页数:239  字数:220000  

内容概要

  《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与我国的特定国情,重点研究了开放经济环境下如何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问题。本书首先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国际产业转移作用于东道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框架,接着对国际产业转移与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典型模式——“韩国模式”和“印度模式”进行分析,为不同条件下一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路径选择;其次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与中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进行分析,为下一步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方向;并对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影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特征进行了阐述,从资本、技术和制度要素三个角度出发对国际产业转移影响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策略与具体建议。

作者简介

  张琴,1975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现为宁波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金融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项,建设部软科学项目1项,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教育部项目多项。在《国际贸易问题》、《农业经济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纵横》等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文章10余篇,研究成果先后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和宁波大学科研成果三等奖。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国际产业转移与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2.1 “雁行形态发展模式”理论及其拓展 
 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3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2.4 国际产业转移的演变规律 
第3章 国际产业转移对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3.1 国际产业转移与东道国资本要素的积累 
 3.2 国际产业转移与东道国的技术进步 
 3.3 国际产业转移与东道国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化 
第4章 国际产业转移与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国际经验 
 4.1 要素禀赋约束下的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韩国模式” 
 4.2 要素禀赋约束下的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印度模式” 
第5章 中国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5.1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特点 
 5.2 现阶段中国产业结构 
 5.3 中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第6章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与教训 
 6.1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历程与特征 
 6.2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的演进 
 6.3 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干扰 
 6.4 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挑战 
第7章 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7.1 国际产业转移的资本要素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7.2 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要素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7.3 国际产业转移的制度要素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8章 对策与建议 
 8.1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 
 8.2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策略 
 8.3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三,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转移的过程一般包含三个阶段,以制造业为例:先是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设立加工基地,输出装配技术和中间产品,发展中国家从加工装配开始起步;然后是发展中国家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的积累,各项水平不断提高,逐渐由加工装配过渡到最终产品的生产;最后是发达国家增加零部件和原材料等中间产品在本地的采购,这样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在发展中国家的本地化生产,最终使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从而实现了产业的跨国转移。 第四,国际产业转移所蕴涵的技术往往是已进入标准化生产阶段的技术。这个阶段产品的技术已经比较稳定,对技术上的要求开始趋于一般化,如何保持成本上的优势成为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这个阶段的产品,对原来企业来说其拥有的技术上的垄断优势已经趋于消失,竞争的基础往往是价格的竞争,因此将它转移到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开始成为一种有效的选择。而在发达国家,企业则开始致力于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第五,不同梯度的国际产业转移,其转移速度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在产业转移的初期阶段,由于约束条件相对较少,因此产业转移速度较快;进入高一级梯度产业转移阶段,产业转移速度会较上一梯度有所放慢;而在产业转移的最高梯度阶段,其产业转移速度相对于低、中产业梯度阶段的产业转移是最慢的。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相对发达国家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前提是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新兴产业较原来的产业而言往往需要受到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制约,导致一定的时间间隔,因而延缓了产业转移速度;二是,对产业承接国来说,梯度越高的产业转移对其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方面的要求也越高,承接难度也越大,因此产业转移速度也相对更慢。 第六,在以产品内分工为主的情况下,国际产业转移一方面可以使处于主导地位的跨国公司依据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配置相应的环节;另一方面将自身与不同环节上企业的技术关联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在阻碍其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的同时,保证自己的主导地位与价值的最大化。在产品内分工的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的客体不再有衰退产业或成熟产品之分,只存在低附加值和高附加值的环节之分。 通过对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理论与规律的回顾与总结,可以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从当前的现实环境来看,我国面临的产业升级已不单单是继续像以往一样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产业间升级,更重要的是,沿着全球产业价值链从劳动密集的价值环节向两个方向提升:一个是向资本与技术密集的价值环节提升;另一个是向信息与管理密集的价值环节的提升。

编辑推荐

《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书的质量还好,内容还没仔细看
  •   书的题目很大,但作者的驾驭能力还行,值得经济学专业的参考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