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学的现状与展望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柳新华,徐艳华 主编  页数:308  字数:330000  

内容概要

《公文学的现状与展望》编著者刘新华、徐艳华。
《公文学的现状与展望》一书,集中了公文学界专家学者和鲁东大学公文文献研究中心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全书五部分内容来看,“公文学研究”既有公文学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也有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问题争鸣,尤其对公文学学科建设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公文写作研究”立足公文写作实践,深入探讨了公文写作的方法、技巧与经验,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公文改革与改进文风”针对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对策与建议:“公文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深刻揭示了信息技术对公文学的影响与重要意义,提出积极运用数据库等现代技术手段将公文研究的理论与应用引向深入的思路:“电子公文研究”对网络环境下电子公文的特点、安全及使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为公文的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可以这样认为,本书收编的优秀文章,不仅探讨了当前公文学研究的许多问题和发展方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并代表了当前我国公文学研究的水平,许多理念、观点和方法值得大家去学习和借鉴。

书籍目录

公文学研究
我国当代公文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公文学研究主要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文学研究的成果、问题与对策
我国公文学研究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公文语体标记词研究刍议——兼论语言学理论在公文学研究中的价值
公文基本概念的质疑与解说
中外公文处理规范与制度比较
公文写作研究
公文正文写作格式规范新论
机关公文写作的性质特点及内在规律
略论公文写作语言两种修辞运用问题
领导讲话稿句型系统探析
公文句式运用特点浅析
积极修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运用
高职公文写作教学刍议
公文改革与改进文风
统一党政机关公文规范的思考
公文文种的历史演变与改革刍议
行政公文文种发展探析
文风问题的症结与匡正
文风乱象种种与综合整治
当前公文格式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现行公文格式印制版记应该取消
公文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研究
公文文献资源建设研究
公文文献数据库结构体系模型与构建
公文文献服务平台建设探析
基于公文文献服务平台用户满意度测评方法
电子公文研究
电子公文的优越性及发展趋势
网络环境下电子公文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处理电子公文资源共享与安全问题
电子公文的发展优势、问题与取向
政府外文网站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山东省地市级政府网站为例
学习新《条例》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步人新阶段
从新《条例》发布看党政公文处理规范的统一
浅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修改变化——以公文种类、公文格式和行文规则为例
新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规范比较
会议集锦
公文学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和公文文献服务平台建设
研讨会在烟台鲁东大学召开
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公文文献研究室揭牌仪式在
鲁东大学举行
后记
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公文文献研究室鲁东大学公文文献
研究中心简介

章节摘录

  (一)注重实践应用研究,忽视基础理论研究  必须承认,目前公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说还很不成熟,还没有取得其应有的学科地位,注意加大公文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力度,这是确立公文学学科地位的根基所在。不容否认,在长期以来的公文学研究过程中,确确实实存在着重实践应用、轻基础理论研究的倾向。这从有关专著、教材及一些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即可明显地反映出来。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关于公文学有关理论问题的研究展开过争鸣,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只可惜是“雷阵雨”,未能很好地坚持下去,也没有出现令人满意的结果。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内容如公文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公文学的学科性质、学科类型、学科归属、学科体系等“公文学自身的科学”却很少有人涉猎。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滞后使公文学的研究仅停留在应用阶段,制约着整个公文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并影响着公文学应有的学科地位。从长远来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有害倾向。  (二)限于国内公文一般研究,缺乏外国公文比较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与外国的往来日益频繁。注意加大对联合国的公文体例、世界发达国家的公文体例,以及非洲、美洲、东南亚国家的公文体例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連设服务,为公文发展同国际惯例接轨奠基铺路。但在长期的公文学研究中很少见到对外国公文的研究,偶尔可见到港、澳、台地区的一两篇论文,这种状况不得不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外国公文研究的滞后,就不能容纳与借鉴其精华和合理之处,以便适应公文发展同国际化接轨的需要,做到为我所用。  (三)多为表面泛泛研究,缺乏深层次系统研究  公文学研究时至今日,多停留在表层一般性研究,深层次的系统研究十分罕见。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公文学的现状与展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