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朱秋白 页数:219
内容概要
《高等教育供求结构分析与宏观管理研究》以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和两类供求演变的历史和现状为背景和研究对象,试图在理论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结构及各种供求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较为深入的分析和尽可能合理的解释,并在揭示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供求宏观管理模式。为此,本研究首先从理论上较为深入地研究了高等教育供求的性质、结构及相互关系,然后从实证角度探讨了调节和控制我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理论与事实依据以及可利用的政策手段,并根据中国国情,探讨了实现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条件和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以实现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动态均衡为目标的宏观管理政策建议。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础性理论研究,共分三章。这部分的研究内容包括高等教育总供求的性质、构成和影响因素、高等教育总供求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形式与各种供求矛盾形成的原因、高等教育供求失衡的经济和社会效应、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整体解决方案等多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展开了对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结构分析以及对其进行有效调节的理论探索,这部分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及其解决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逻辑。
第二部分为中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及其演变趋势的实证研究,共分三章。这部分的研究直面中国高等教育日益严重的供求矛盾,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中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性质与构成、现状与演变趋势、各种矛盾形成和扩大的原因以及矛盾引发的实际经济和社会效应,为寻求解决中国高等教育供求中的主要矛盾的途径和方案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实证依据,并就如何解决中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各种复杂的供求矛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第三部分为高等教育供求的宏观管理研究,共分四章。这部分研究根据前两部分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结论,首先考察了部分高等教育强国在高等教育供求管理方面所作出的制度安排及所采取的各种政策措施,并总结了其中值得我国借鉴或重视的经验与做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论,并根据我国国情,分析总结了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供求调节可利用的政策手段、实现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模式与政策取向,提出了构建作为高等教育供求管理科学决策基础的大学生就业与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议方案,最后,在全面总结本研究的总体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调节中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实现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动态均衡的一系列可供有关方面参考与选择的政策建议。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
第五节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部分 理论篇:高等教育供求结构分析
第一章 高等教育总供求的性质和构成
第一节 高等教育总供求的性质
第二节 高等教育总供求的结构
第三节 影响和决定高等教育总供求量的因素
第二章 高等教育总供求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第一类供求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第二类供求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两类供求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高等教育总供求的宏观管理
第一节 高等教育总供求失衡的经济与社会效应
第二节 高等教育总供求的宏观管理方式
第二部分 实证篇:中国高等教育的供求结构与供求矛盾
第四章 中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求矛盾分析
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求矛盾现状与演变趋势
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求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 中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求矛盾的经济与社会效应
第五章 中国高等教育第二类供求矛盾分析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第二类供求矛盾的现状与演变趋势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第二类供求矛盾形成与演变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第二类供求矛盾的经济与社会效应.
第六章 中国高等教育两类供求之间的矛盾分析
第一节 两类供求之间矛盾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第二节 两类供求之间矛盾的经济与社会效应
第三部分 政策篇: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模式与政策选择
第七章 高等教育供求宏观管理的主要政策手段
第一节 比较与借鉴:他国高等教育供求管理的政策手段及其特点
第二节 国际化与中国化: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管理可利用的手段
第八章 实现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不同模式及其政策取向
第一节 以高等教育第一类供求均衡为主的均衡模式
第二节 以高等教育第二类供求均衡为主的均衡模式
第三节 统筹兼顾两类供求矛盾调节的均衡模式
第九章 决策基础: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调查与反馈机制的构建
第一节 构建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失业信息跟踪反馈机制的必要性
第二节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失业信息跟踪反馈机制设计的基本构想
第三节 应用前景
第十章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及主要政策建议
第一节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第二节 主要政策建议
附录一:2007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状态、就业观念及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附录二: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附录三:高等教育供给对科技进步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我国东、中、西部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的经验研究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四)高等教育供给的能力素质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 高等教育供给的能力素质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是指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与用人单位要求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结构之间出现差异而引起的供求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一般是根据成本一收益分析所决定的效益原则,来确定一定时期内对要素的需求,由此形成的对高等教育人力要素的需求,不仅是数量上的需求,往往还带有特定的对大学毕业生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如果企业在高等教育人力要素市场上不能搜寻到具备企业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结构的大学毕业生,企业宁可放弃原有的大学毕业生招聘计划,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高等教育人力要素的计划需求大于其实际需求,并因此可能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无法在这些企业实现就业。这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即使社会具有充足的高等教育第二类需求,但因高等教育供给在能力素质结构上的供求矛盾,仍然可能引发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为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第二类供求在能力素质结构上的矛盾状况,本项目组于2007年11月利用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双选会”和直接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走访两种方式,以“百家企业大学毕业生招聘政策”为题,对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同年6月,本项目组曾在全国近20所高校中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开展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问卷调查”,就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的关键因素和用人单位择人时看重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企业方面,绝大多数企业在招聘中更看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专业能力的要求还在其次;企业方面还反映,大学毕业生在应聘过程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在应聘者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与企业方面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的情况下,对合同收入和应聘岗位有过高的期望;此外,企业方面还普遍建议高等院校应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