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20个传统节日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武世同  页数:115  

内容概要

   《中华传统文化通俗读本:中国人的20个传统节日》介绍了包括二月二、花朝节、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天贶节、乞巧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下元节、冬至、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等节日在内的20个传统节日。

书籍目录

我们的节日
 第一个节日 春节
 第二个节日 立春
 第三个节日 上元节
 第四个节日 二月二
 第五个节日 花朝节
 第六个节日 上巳节
 第七个节日 寒食节
 第八个节日 清明节
 第九个节日 端午节
 第十个节日 天贶节
 第十一个节日 乞巧节
 第十二个节日 中元节
 第十三个节日 中秋节
 第十四个节日 重阳节
 第十五个节日 寒衣节
 第十六个节日 下元节
 第十七个节日 冬至
 第十八个节日 腊八
 第十九个节日 腊月二十三
 第二十个节日 除夕
爱国 爱家 爱过节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所以,在这个大地回暖、万物萌动的最佳耕种时节,把人们从“冬眠”的“昏睡”状态中推醒,振奋精神,鼓舞干劲,尽快投身到春耕劳动中去,就是“立春”作为一个节日的主要目的所在。当然,在这样重要的日子里,祈求神明的护佑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据说,把“立春”这个节气同时当做节日来过的历史,起码也有3000多年了。在历史上,庆祝立春首先是由官方举办的活动,尔后逐渐成为民间的风俗,就是古人所说的“上以风化下”:君王皇帝以坚持不懈礼仪活动形成一种风尚,并用来教化天下子民。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的时候,每逢立春,周天子都要提前戒酒、不吃荤腥,穿戴整洁的服饰,虔诚地做好迎接春天之神来临的准备。在古代神话中,金木水火土各路神仙中,木神是执掌春天的神仙,名叫“句芒”,居东方。因此,在立春这一天,周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来到距离国都以东八里外的郊区举行迎春仪式,仪式中安排了许多象征耕种的表演,以及祈求丰收的祭拜,显示君王身体力行的表率意义,号召普天之下的臣民们赶快行动起来,抓紧春耕、春种。这种顺应天时,组织和推动全国春耕生产的活动,后来变成了皇家、朝廷的一项制度,一直延续到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立春演变为民间节日以后,仍然以“劝农春耕”为主题,但内容则丰富了许多。节日活动中最为普遍的,要数“鞭春牛”了。各地的能工巧匠们,用泥土塑造或用彩纸扎制耕牛的形状,百姓在举行了“迎春牛”、“拜春牛”等一系列仪式后,便争相上前鞭打“春牛”,直到打烂,庆祝活动在一片喧闹的热烈气氛中达到高潮。以至于人们干脆就把立春这一天称为“打春”。再到后来,人们在彩纸扎制的“春牛”肚子里装上干果食品,彩纸被人们用鞭子打破以后,这些干果食品便抛洒出来,围观的小孩子们一哄而上,争而食之,更增加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同时也更直接地预示了耕种与收获的内在联系。春牛也成了立春节日中标志性的吉祥物,民间艺人多制作玩偶一样的小泥牛,以供人们相互之间“送春”;张贴用黄纸绘画耕牛的“春牛图”也广为流行。除了“春牛”之外,在立春节日期间,妇女们把叫做“春鸡”的剪纸贴在窗上,姑娘们把用羽毛粘制的“春蛾”戴在头上,长辈们把绢制的“春娃”拴在小孩的身上。也有一些地方,讲究把盛着五谷杂粮的小布袋挂在耕牛的犄角上,取春耕顺利、五谷丰登的吉祥寓意。 但凡过节,吃喝总是少不了的;不仅要吃喝,还要吃好喝好。在古人看来,“吃好喝好”不一定非要吃大鱼大肉,而是要讲究“时令”,要“应时应季”,要尝“时鲜”。比如民谚说的“春人饮春酒”,比如大诗人杜甫诗中的“春日春盘细生菜”,比如大文豪苏轼提到的“青蒿黄韭蔟春盘”。

编辑推荐

《中国人的20个传统节日》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人的20个传统节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内容很具体,重要的节日内容及习俗也在其中,适合了解。
  •   内容不错,有想法
  •   内容简洁,同时也是节日文化简介,轻薄易拿,作为普及了解不错。
  •   买给13岁的孩子看的,孩子兴趣不大,勉强看
  •   大概翻了下,还没有细看,感觉挺好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