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田霖
内容概要
本书不仅对金融地理学、区域金融学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针对诸多理论层面内涵、外延的交又冲突以及金融协调中观视角研究的薄弱状况,框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地理学分析的研究主体与内容,而且凸显其实际应用价值,将金融地理学的空间差异、空间过程和空间相互作用的核心理念贯穿全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2 相关理论述评
1.2.1 金融地理学:一个关于金融的新经济地理学表述
1.2.2 区域金融理论的研究现状
1.2.3 金融地理学与区域金融学的联系与区别
1.2.4 金融地理学的最新衍生分支:金融排斥
1.2.5 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地理学探析
1.3 研究的方法论
1.4 内容结构与创新点
第2章中部地区金融成长的空间差异
2.1 研究现状与分析框架
2.2 中部地区金融成长差异的概览
2.2.1 区域金融发展指标
2.2.2 区域金融结构指标
2.3 中部地区金融产业成长的空间差异
2.3.1 银行业
2.3.2 证券业
2.3.3 保险业
2.4 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度量:金融综合竞争力
2.4.1 金融综合竞争力的指标构建与计量分析
2.4.2 金融综合竞争力的模糊曲线分析
2.4.3 中部地区金融协调的“短板效应”解析
第3章 中部地区金融成长的空间过程
3.1 区域金融空间结构发展规律
3.1.1 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
3.1.2 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性的空间计量研究
3.1.3 区域金融成长差异“倒u型”的存在性检验
3.1.4 适度差距、生存区域与生存调控
3.2 区域金融中心的空间转移
3.2.1 金融综合竞争力分布重心的空间格局变迁
3.2.2 金融中心的金融地理学分析
3.2.3 城市流与金融增长极
3.2.4 中部协调发展的外在要求:行政区金融到经济区金融
3.2.5 中部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金融中心的定位
第4章 中部地区金融成长的空间相互作用
4.1 中部地区的金融联动协调
4.1.1 中部地区金融联动协调的必要性
4.1.2 中部地区金融联动协调的可能性
4.1.3 中部地区金融合作机制
4.2 中部地区城乡金融耦合与协调发展
4.2.1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研究
4.2.2 基于统筹联通的农村金融体系重构
4.2.3 农村金融排斥的案例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书的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