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武魏巍 页数:24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由武魏巍编著的《我国金融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我国金融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的内容提要如下:
金融危机过后,我国金融未来发展呈现出一些突出的发展趋势:低碳金融化、金融创新化、审慎资产证券化、金融全球化、投资理财大众化、金融自由化、金融电子化和金融监管规范化都是这些趋势的突出表现。对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去研究我国金融未来发展趋势,从而高瞻远瞩地来构建我国现代金融体系、进而更好地提升我国金融国际竞争力,更高效地探索我国金融业未来健康有序发展的途径。
作者简介
武魏巍,郑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博士毕业于金融工程与风险分析专业,研究方向为金融学,出版经管类著作3部(含独著2部,译著1部)、以独著或第一作者名义发表核心论文20多篇、在财经类报纸上发表文章多篇、主持课题、获得省厅级奖励20佘项。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1.2 研究主题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金融危机的基本内涵
2.1 金融危机的定义
2.2 历史上主要的几次金融危机
2.3 金融危机的特征
2.4 金融危机的实质
2.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研究
2.6 小结
第3章 金融未来发展趋势之一:低碳金融化
3.1 低碳金融化的内涵
3.2 低碳金融化的动因
3.3 低碳金融化的特征
3.4 低碳金融化在中国的进展
3.5 中国应对低碳金融化的对策
3.6 小结
第4章 金融未来发展趋势之一:金融创新化
4.1 金融创新化的内涵
4.2 金融创新化的动因
4.3 金融创新化的特征
4.4 金融创新化在中国的进展
4.5 中国应对金融创新化的对策
4.6 小结
第5章 金融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审慎资产证券化
5.1 审慎资产证券化的内涵
5.2 审慎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5.3 审慎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5.4 审慎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进展
5.5 中国应对审慎资产证券化的对策
5.6 小结
第6章 金融未来发展趋势之一:金融自由化
6.1 金融自由化内涵
6.2 金融自由化的特征
6.3 金融自由化的动因
6.4 金融自由化在中国的进展
6.5 中国应对金融自由化的对策
6.6 小结
第7章 金融未来发展趋势之一:金融全球化
7.1 金融全球化的内涵
7.2 金融全球化的特征
7.3 金融全球化的动因
7.4 金融全球化在中国的进展
7.5 中国应对金融全球化的对策
7.6 小结
第8章 金融未来发展趋势之一:金融电子化
8.1 金融电子化的内涵
8.2 金融电子化的特征
8.3 金融电子化的动因
8.4 金融电子化在中国的进展
8.5 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对策
8.6小结
第9章 金融未来发展趋势之一:金融监管规范化
9.1 金融监管规范化的内涵
9.2 金融监管规范化的动因
9.3 金融监管规范化的特征
9.4 金融监管规范化在中国的发展
9.5 中国应对金融监管规范化的对策
9.6 小结
第10章 金融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投资理财大众化
10.1 投资理财大众化的内涵
10.2 投资理财大众化的动因
10.3 投资理财大众化的特征
10.4 投资理财大众化在中国的进展
10.5 中国应对投资理财大众化的对策
10.6 小结
第11章 结论
各章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2.4金融危机的实质 尽管各种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复杂,类型各异,但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金融资产价格急剧下降,资金大规模逃离市场,这两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形成一股冲击波,使金融货币体系的稳定面临威胁116 3。从这一共同特征出、发,我们可以把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理解为:国际过剩资本脱离经济需要大规模跨国移动。这种资本运动过于迅速和剧烈地改变了一国现有的价值尺度,造成金融和经济背离的矛盾,从而引起金融货币领域的体系性困难。这一观点包括了三个层次的意义: 1.国际过剩资本脱离经济需要大规模跨国移动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 马克思深刻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过剩上升为资本过剩,资本输出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特征。过剩资本受自身趋利本性的驱使,必然永无止境地涌向利润率最高的地方。在某一市场出现诸如高利率、高收益率、泡沫经济中的价格攀升、经挤增长迅速等有利可图的机会时,资金便如潮水般涌人该市场。当市场出现价格下降等不利于资本获利的信号时,资金便疯狂逃离该市场。正是这种无序的资本逐利运动。构成了当今国际金融货币领域内持续存在的台风源。 2.金融危机的核心是金融与经济的背离。 金融货币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必须为商品经济服务。货币需求和供给的稳定,与一个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稳定息息相关。因此,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各国政府和学者苦心经营,构建了庞大复杂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设计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利率、货币供应量等控制手段,甚至不惜实施行政干预,以保证金融货币的发展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一切努力的核心,是建立上种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价值尺度,使一个经济社会内的商品交换和社舍分工得以顺利进行,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然而,当资金大规模逃离一国时,市场上争相抛售该国货币,造成汇率和股市暴跌,从而在极短时期内迅速改变了一国的货币供求格局,打乱了一个经济社会既定的价值尺度,引起交换关系的空前混乱,最终给生产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