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权结构与绩效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朱勇  页数:138  

内容概要

  《所有权结构与绩效:基于分地区上市公司的研究》是以我国经济转型宏观背景为研究前提,在分析产权理论、转型经济学以及公司治理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产权理论与公司治理理论的适用条件,研究了转型经济环境对企业所有权结构调整的影响,结合对我国经济转型特征及区域性差异产生原因的分析,初步建立了区域发展环境影响企业治理结构及企业绩效水平的理论分析框架,明确提出了我国企业所有权结构安排对绩效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的理论假说,并以我国91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微观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方法对存在区域性经济、社会及创新环境差异条件下所有权结构对绩效影响所呈现的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

书籍目录

1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 本书结构、研究内容及方法2.1 本书的逻辑框架2.2 主要研究内容2.3 主要研究方法2.4 本书的主要创新3 产权、所有权与公司治理理论3.1 企业性质与产权3.2 企业所有权3.3 产权与公司治理3.4 本章小结4 经济转型中的企业所有权变迁4.1 经济转型的理论与模式4.2 中国经济转型特征4.3 转型与地区发展差异4.4 经济转型与企业所有权变革4.5 转型中的地区差异影响企业数量发展的实证分析4.6 本章小结5 所有权对绩效的影响机理5.1 所有权与公司治理结构5.2 我国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5.3 所有权集中对绩效的影响5.4 所有权分散下股权制衡对绩效的影响5.5 本章小结6 所有权影响绩效的地区性差异6.1 区域环境对所有权与绩效影响的路径分析6.2 所有权安排影响绩效的区域性差异假说6.3 我国上市公司区域分布6.4 样本与变量选择6.5 指标度量及转换方法6.6 研究假设6.7 模型及研究方法6.8 实证分析6.9 本章小结7 研究结论与建议7.1 主要研究结论7.2 政策建议8 未来研究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新制度经济学的现代企业理论从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分析了产权制度对微观经济效益的影响,认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点,“委托-代理”关系已成为企业组织结构的轴心。资产所有者是委托人,拥有“剩余索取权”,企业经营者是代理人,拥有经营权或资产使用权。经营者的选择机制和激励机制成为决定企业运行效率的关键,而这两个机制是否能发挥应有的效率,归根结底取决于所有权的安排。产权明晰是获得剩余索取权的先决条件,剩余索取权和资产风险迫使委托者非常慎重地选择经营代理人,并且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给代理人以尽可能的激励。企业产权结构理论认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产权制度在现代条件下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明晰的产权则是其效率的基础。西方产权理论从产权界定和企业产权结构的角度论述了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决定性影响,也认为明晰的产权是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的基础。这些理论也成为俄罗斯及东欧中亚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的理论基础(布兹加林,1999)。从现代产权理论可以看出,产权发展史是一部从非排他性产权向排他性产权转变的历史。产权的排他性把选择如何使用资产和承担这一选择的后果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所有者有很强的内在动力去寻找利益最大化的资源使用途径。产权的排他性决定了产权的可转让性,产权的可转让性意味着所有者有权按照双方共同决定的条件将资产转让给他人,这为资源从低生产力所有者向高生产力所有者转移提供了条件。而正是产权的排他性和可转让性这两大特点使产权成为经济动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所有权结构与绩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