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与经济周期研究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张连城  页数:319  字数:320000  

内容概要

张连城编著的《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与经济周期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潜在产出的增长路径与经济波动幅度的政策控制研究》的研究成果。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1~4章)以长期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经济增长的数量特征和结构特征;通过构建一个二维经济增长模型来揭示经济增长阶段的变动规律;测算了现阶段中国潜在产出增长率及经济增长路径的变动趋势,分析了潜在产出增长率与最优增长率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供给问题和政策建议。第二部分(5~7章)以短期经济波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经济周期存在的直接原因,并试图从经济制度本身解释经济周期存在的根源、形成机制以及经济周期的制度特征,同时讨论了中国经济周期性运行的规律、价格周期性波动的规律以及经济波动的最优控制区间和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机制,提出了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建议。《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与经济周期研究》第三部分(第八章)将中国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国际贸易周期、国际贸易政策周期联系起来。试图揭示其中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规律,并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中国和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及国际贸易传导机制。第四部分(第九章)分析了经济运行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界定了政府的作用,得出了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悖论的结论,提出了应把国有企业纳入特殊企业的运行轨道,进行特殊管理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张连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毕业,2004年曾在美国新英格兰大学进修。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院长,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经济学院)任教30余载。1998—2002年担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副主任,2002—2012年担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并兼任研究生部主任(2009—2011)。在大学任教期间,于1981—1985年先后兼任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机关报《全国经济学团体通信》和《经济学周报》编辑部主任、记者部主任、研究发展部主任。1985—1987年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兼任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并从事研究工作。目前在多家学会兼任副会长、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经济增长、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在该领域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和10余部专著、教材、译著,其中5项科研成果获教育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在运用经济周期理论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方面独树一帜。由于他的学术成就,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86年以来曾主持多项社科基金课题,目前,承担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正确处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研究》(12&ZD038)以及我国经济理论界《现代外国经济学大系》大型丛书的主编工作。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和经济增长的特征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中国的崛起
第二节 长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第三节 经济增长方式的划分——基于长期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角度
第四节 长期经济增长的特征
附录:美国和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
第二章 经济增长的阶段性
第一节 “N”字形二维经济增长模型
第二节 跨越经济增长阶段的技术、经济和制度条件
第三节 中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第四节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中等收入陷阱”
第三章 中国的潜在产出与经济增长路径
第一节 潜在产出及其测算方法
第二节 中国潜在产出增长率测算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中国潜在产出增长率的测算
第四节 中国潜在产出增长路径的变动趋势
第四章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特征——基于总供给的角度
第二节 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三节 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的特征——基于总需求的角度
第四节 从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向消费驱动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五节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渐进性、紧迫性和制度供给
第五章 经济周期的成因、制度特征和形成机制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定义、类型和阶段划分
第二节 用AD—AS模型解释经济波动和经济调整路径
第三节 经济周期的根源
第四节 经济周期的体制特征和形成机制
第五节 经济周期的社会经济制度特征
第六章 中国的经济周期
第一节 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及体制特征
第二节 经济周期的波长与政策冲击
第三节 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走势
第四节 经济收缩的本质和经济复苏的条件
第五节 经济周期与价格波动周期
第六节 中国的通胀—产出环路
第七章 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与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
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与我国宏观调控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
第四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第五节 经济政策效应的国际传导
第八章 世界经济周期与国际贸易周期
第一节 国内外学者对世界经济周期的研究
第二节 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形成机制
第三节 经济周期与国际贸易周期
第四节 国际贸易政策周期
第五节 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中国和世界经济周期协动性研究
第九章 市场、政府、国有企业
第一节 市场机制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第二节 市场的局限性:市场失灵与市场机制的功能缺陷
第三节 政府的经济作用与政府失灵
第四节 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运行的历史演变与政府的职能
第五节 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第六节 市场与企业;国有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悖论
参考文献
重要术语索引
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世界经济周期与大国经济周期 任何一种经济现象都是在一定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世界经济周期也不例外。导致世界经济周期产生的条件一般可以分为以工业化为基础的技术条件、以经济一体化为基础的经济条件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制度条件。 人类社会爆发的第一次具有世界性质的经济危机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绝不是偶然的。20世纪3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并且成为现代工业化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的社会化,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的分工和协作把这些发达国家的经济从技术基础上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发达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从而又把这些发达国家在经济上联系在了一起。这正是爆发世界经济危机的前提条件。假如没有工业化的蓬勃发展,假如不存在市场经济制度,假如世界各国彼此隔绝、互相封闭,肯定不会有世界性的经济周期。 在第五章中,我们分析了经济周期的直接原因和形成机制,虽然这一结论是在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周期时得出的,但在这里同样适用。 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占据统治地位。虽然世界各国实行不尽相同的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有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但从其存在的微观基础来看,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企业硬预算约束制度是基本相同的。同时,世界经济是各国及各地区经济的综合体,因此,从理论上说,世界经济周期也直接源于世界总需求与世界总供给的周期性不一致,并且世界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周期性不一致应当源于世界各国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一致。 然而,在实践中,各国经济的周期性运动在时间上很可能是不一致的,也并不是所有国家的经济波动都会导致整个世界的经济波动。事实上,只有大国(包括大的经济体)的经济波动才有可能影响全球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经济周期也可以被称之为大国经济周期。如果一个或几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足够大,开放度足够高,那么这个国家或这几个国家如果出现经济波动,也一定会通过国际经济联系在其他国家之间传导和扩散,并有可能形成世界性的经济周期。如果大国的经济周期在时间上不一致,世界经济的波动就可能比较凌乱,周期性的特征就可能不明显,但如果世界大国的经济波动趋于一致,那么世界经济周期的规律性就会比较明显。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条件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周期将会逐步趋于一致。

编辑推荐

《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与经济周期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潜在产出的增长路径与经济波动幅度的政策控制研究》的研究成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与经济周期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